使用统编教科书,我们都有一个感受——每次拿到手,都不一样,都在微调。这样的变化,给我们带来的思考真不少。
例如:新版统编教科书三年级上册《总也到不了的老屋》课后练习更换了。
2018年第一版三年级上册教材中第二题为“填写表格”,如图所示。
表格让读者明晰预测产生的线索:从“故事里的内容”到对“生活经验和生活常识”的关联,再到产生“预测的内容”。同时,右边上一栏中的预测结果和原文不符,下一栏的预测结果虽然没有明确出示,但足以指示学生,关注原文内容,准确猜测出答案。表格,清晰地呈现了预测是如何产生的,让学生明白要预测,先要认真阅读,之后联系自己的体会思考,最后顺势做出推断,完成预测。
2019年更换后的“课后练习”就是一组对话,内容如下:
读课文的过程中,你有没有猜到后面会发生什么?和同学交流。
1.当我读到老母鸡请求老屋不要倒下时,我猜老屋可能会不耐烦。因为不断地被别人打扰,可能会觉得很烦。
2.一读到小蜘蛛来请求老屋,我就猜到老屋会同意。因为故事中的老屋很乐于帮助别人。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人,他们都很愿意帮助别人。
3.我发现,文章的题目、插图,文章内容里的一些线索,都可以帮助我们预测。
4.我预测的内容有的跟故事的实际内容一样,有的不一样。(www.xing528.com)
第一位小伙伴说的是“我是如何预测的”,显然,预测的结果是错的,此条对话内容,意在告知学生,预测怎么做。同时,透露出一个信息:预测的结果可能和原文是一致的,也可能是不一致的。第二位小伙伴抓住文中关键句来预测,同时提示预测时要联系生活。第三位小伙伴的对话内容提示读者预测来源于何处,提醒要关注“文章的题目、插图,文章内容”等。第四位小伙伴再次提示预测的内容和原文比对,有相同和不同之分。
补充说一句:其实这些对话,很多源于之前版本中,表格下方的“泡泡提示语”。只不过,原先的提示语孤零零地出现,如同表格之下的遗落物;如今对话,成组抱团出现,阵容强大。
先后两版教科书在课后练习上做出这样大的调整与更换,引发了一线执教者的关注与热议。大家都在猜测:这样的替换,到底是为什么?
其一,有专家学者提供了思考结果。例如,上海师范大学吴忠豪教授,在一次评课时,针对执教者对表格部分的教学设计时指出:
探究预测的依据,这一步设计得比较细致,要求学生讨论“预测的内容是怎样得出来的”“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预测”,还要把自己“预测内容设计成表格”完成表格的填写。这样设计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要说清楚预测的“依据”非常困难,因为预测的依据是个人内心感觉和生活经验,是感性的而不是理性的,是隐藏在思想深处的模糊感觉,要把这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依据表达清楚,其难度可能会超过预测本身。因此,这一板块似乎应该降低难度,学生只要了解预测要有依据即可,不必过度展开。
吴教授的评价带有对“预测”这一策略的学理认识,指导得精准到位。其中涉及的对预测的理解,如“要说清楚预测的依据非常困难,因为预测的依据是个人内心感觉和生活经验,是感性的而不是理性的,是隐藏在思想深处的模糊感觉,要把这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依据表达清楚,其难度可能会超过预测本身”,也成为教材编撰者们替换这一表格的重要原因。
同时,一线教学的难易反馈是重要参考。2018年版本在一线教学实验中,收集了大量源自一线教师的体验与反馈。教学中,大家发现这一表格教学难度系数很高,上课时将表格中各框的内容进行讲解、比对、拓展,消耗的时间很多。因此,替换的极大可能性来自“学情反馈”。
第三,还考虑到学习结果的多样性。表格中的预测,不论对错,都是固定的结果,这就使得预测的结果变得单一。同时,表格直接出现在教科书上,学生的认可度极高,相信这就是“唯一的学习结果”。诸如“预测就是要根据生活经验和生活常识”。也许,很多学生根据的是“上下文的信息”。同时,即便是知道“预测结果有准确与不准确”之分,也很容易将不准确的预测结果简单认定为表格中出现的内容。预测结果的多样性得不到认识。
表格更换成对话,是代表着统编教科书理念上的更新。但在新一轮教学实践中,一线教师也发现,更换后至少也存在三个比较明显的缺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