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下课前必做的事情

下课前必做的事情

时间:2023-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乘坐动车到各地旅行,下车出站前,都要再次“验票”。我们不觉得这样做有什么不妥,没有关联过“出站验票”,没有对比思考,我们不会发现问题。临下课前,应设计什么样的检测环节呢?出站前验票,发现问题的目的不是为难学生,更不能无限制拖延本节课的学习时长。其实,问题的发现,必定为下节课的教学内容调整带来改变,这也是“验票”应当起到的作用。要知道,真正的“出站验票”,是每个乘车人必须参与的。

下课前必做的事情

乘坐动车到各地旅行,下车出站前,都要再次“验票”。如今这个程序简化为“刷验身份证”。

其实,不仅是出站要验票,每个行动流程结束了,都要安排检测环节,我们称之为“例行检查”。经过一定的程序,检查合格了予以放行。很自然联想到课堂教学——上课中进行学习活动,犹如展开一次学习之旅,下课了,我们能什么都不做,就让孩子离开吗?

可以,大多时候,我们也正是如此。还有的时候,我们会更为高调地讨好学生,大声宣布“好了,下课了,你们去玩儿吧。”我们不觉得这样做有什么不妥,没有关联过“出站验票”,没有对比思考,我们不会发现问题。

仔细想想:如果课堂是一次学习之旅,经过一段学习历程,下课前确实该有一个类似“验票出站”的环节。而这个环节在设计上,也应具有三个特点:

第一,快速。检验环节应该简洁、短时、不拖沓。便于教师快速执行,学生立刻参与,如同出站验票,刷一下身份证,不要两秒钟。

第二,明确。这个“验票”环节的设计,目的性非常明确,就是核对学习的结果是否获得,该抵达的目标是否达成,学习的效果究竟是怎样。

第三,应对。检测之后,如果完成,就放行;未完成,就改进。检测不是目的,检测之后的应对,是检测本身存在的意义,也是检测的目的。

明确了出站前要验票,问题转为“如何验票”?临下课前,应设计什么样的检测环节呢?我们建议实施三个最为常用的简易检测法:

方法一:设计简答进行检验。所设计的简答题和本课的学习内容息息相关,例如学习统编三年级的寓言故事《守株待兔》,就可以让学生简要回答:在这篇寓言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对你的生活有哪些启发或者帮助呢?又如,学习统编六年级的《故宫博物院》就可以让学生简答:带家人游览故宫的线路,你有了大致的构思吗?是怎样的?学习了统编五年级的《鸟的天堂》,也可以设计简答,问一问:课文中“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一句,你是怎么看的?为什么前一个用了引号,而后一个却没有?

用简答的方式进行验证,设计的题目要有概括性,同时要符合学情,不同学段认知生长的关键节点不同。例如,第二学段三四年级,重在整理、归纳、理解、分析;第三学段五六年级,重在判断、鉴赏、评论、审美。问题设计犹如检验的机器,要“灵敏”。

方法二:设计对识记的检测。识记能力,虽说是基础能力,但并非不值得重视,特别是在“出站”前,确实可以进行“关于识记内容”的检测,让本课学习的基础知识确保被掌握。例如,可以让学生复述本课学习中的关键段落的内容;重要的知识点可以让学生当场复述;要求记忆的段落,可以尝试当堂背诵;知识点,可以再次重现,集体陈述予以巩固。这是最为传统的检验方式。

方法三:设计相关的表达实践活动。结合着学习内容,组织开展短小,立刻可行的表达类实践活动,让阅读和写作在最后环节“联姻”。例如:写一句话心得,学习了统编四年级的一则故事《纪昌学射》,写写你自己的感受与体验;又如,写下你的疑问,学习了统编四年级的《“诺曼底”号遇难记》,就有同学不明白:船长为什么一定要和船一起下沉,他完全可以逃生啊?船长算是一个英雄吗?还如,学习统编三年级习作《写日记》,在课堂的最后环节,我就让学生当堂写“一句话日记”,以一句话记录今天的课堂给自己带来的感受,并将这一句话作为“今天的日记”。这些简洁的、易操作的实践活动,能够实现对本课所学的快速检验。

拥有了检验的方法,随之而来的问题是:经过“出站验票”,发现“没有买票”的情况——未完成学习目的,又怎么补缺补漏呢?基于临近下课,属于“即将出站”这一特殊的环节,补缺补漏的原则也必须遵循“简约化”,我们也给出一些简洁的小方法。

通用的方法:个别辅导。当我们施与集体教学后,个体依然有缺漏,非常正常,因为学情与能力的差异,缺漏在所难免。错误的做法是因为个别缺漏,把全班留下,这其实是将学习活动异化为纪律整顿,极不利于学习环境建设。教师对缺漏不能视而不见,可以通知个别需要辅导的同学在约定的时间,前来面谈。(www.xing528.com)

个别辅导,原本就是班级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类似一个系统的“补丁”。任何一个系统,无论发布与否,都要不断“补丁”。

最管用的方法:小组跟踪。让“兵来教兵”,效果最好。个别学生的辅导有时让教师的精力损耗殆尽也无法满足需求,可以改为小组跟踪制,组长负责制,针对性进行补缺补漏。建立学习小组,由组内的优等生“点对点”负责后进生,或者在组内进行学习资源共享。当然,这样的小组也可以直接使用班级中的自然组,由小组长分配任务,对后进生进行跟踪辅导。

也可以更有计划地,实施“较长时间的实名追踪”。即发现某学生在学生能力上有缺陷,在知识点掌握上有薄弱点,或者高频率出现理解与掌握上的困难时,就可以列为“重点关注”对象,安排学生有意识地长期追踪,有针对性地提供帮助。

一旦赋予学生任务,使命必达的精神会让教师感到惊讶。放心将补缺漏的工作教给学生,教师依然可以成为最后一道防线。

最简单的方法:下节课补讲。出站前验票,发现问题的目的不是为难学生,更不能无限制拖延本节课的学习时长。最简单的方法,可以在下节课进行弥补,这也是教学常规提出的要求。其实,问题的发现,必定为下节课的教学内容调整带来改变,这也是“验票”应当起到的作用。

解答以上两个问题后,“出站验票”的模式和操作法,基本成为系统了。之前说过,任何一个系统都要“补丁”,这一系统的补丁又是什么呢?依然还是一个问题——这样的检验,如何更好地面向全体,让所有学生都被检测到呢?

要知道,真正的“出站验票”,是每个乘车人必须参与的。所以,面向全体的原则,就是“出站验票”教学系统的基本原则。依然给出几个小操作方法,便于青年教师采用,实现面向全体检测:

技法一:可以实行同桌互检。两两相对,你出题检测我,我回答你来评价,相互检测,在短时间内实现全面筛检。

技法二:可以实行小组分检。由组长落实,将小组分为若干个更小的学习团队,各自实现快速检查全体成员。

技法三:可以进行集体练习。在检验的环节,如果采用“小练笔”方式进行,可以集体参与,之后由教师回收,快速批阅后,通过各种渠道反馈。例如班级群,黑板报,留言区等,也可以及时下发批阅的练笔作业。

技法四: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这一类操作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例如,采用投票系统,表决系统等,瞬间获取数据,还可以进行大数据积累。当然,这适合有条件的区域,有时候教师也可以自己研发一下小程序,在班级范围内使用。

出站验票,在临下课前检验,实行短、频、快的教学检测,这样的做法在《像冠军一样教学——引领学生走向卓越的62个教学诀窍》一书中,也有类似的提法——“快速投击”。此书累积在全球销量超过千万册,被誉为美国的“教学圣经”。作者美国教师道格·莱莫夫将在短时间内对某一教学内容进行快节奏地反复练习,称之为“快速投击”。可见,短、频、快地练习,达到巩固收益的效果,这是被不同地区教师所共同认识的。这也正是“像冠军一样”的教学方法。

在下课前,我们确实需要做些什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