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徒弟备课时,提出这样的问题:《精卫填海》,课文那么短,能教满一节课吗?统编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的《精卫填海》全文如下,两句话加6条注释:精卫填海①炎帝②之少女③,名曰女娃。形状像乌鸦,头上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传说是炎帝小女儿溺水身亡后的化身。其实,这里存在着对“教学内容”这一概念的误解。如果对教学内容有较为全面而准确的认识,就会明白:课文的长短并不是决定教学时间的唯一因素。
徒弟备课时,提出这样的问题:《精卫填海》,课文那么短,能教满一节课吗?
统编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的《精卫填海》全文如下,两句话加6条注释:
精卫填海①
炎帝②之少女③,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④而不返,故⑤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⑥于东海。
【注释】
①本文选自《山海经·北山经》。精卫:神话中鸟的名字。形状像乌鸦,头上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传说是炎帝小女儿溺水身亡后的化身。
②〔炎帝〕传说中上古时期的部落首领。
③〔少女〕小女儿。(www.xing528.com)
④〔溺〕溺水,淹没。
⑤〔故〕因此。
⑥〔堙〕填塞。
这篇文言文确实很短,浅显易懂,再加上注释的帮助,完全可以自学完成。因此,徒弟在自行解读与初步试教后坦言:教学时间大概在15分钟左右。那么,剩下时间做什么呢?基本上安排当堂完成练习。或者,再做点“作业订正”“班级琐事点评”之类的事……
我知道,这是青年教师在自己班上教学时的“常态”;不过,这的确属于“非常态”。与此相类似的还有:三五分钟完成“口语交际”教学,之后进行“作业订正”“班级琐事点评”之类的事;将作文当作作业,提出写作要求,之后进行“作业订正”“班级琐事点评”之类的事;简单布置“综合实践活动”,之后进行“作业订正”“班级琐事点评”之类的事……
青年教师并非不负责,而是感觉“没得讲”。其实,这里存在着对“教学内容”这一概念的误解。“教学耗时”与“课文长短”不构成正比例的关联——课文的长短与教学的内容是两个概念,不能混淆。如果对教学内容有较为全面而准确的认识,就会明白:课文的长短并不是决定教学时间的唯一因素。
关于教学内容,我们可以分两个层次来理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