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难问题”的核心问题是处于同一时期、同一条件下,矛盾的双方不能同时兼顾。在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的“两难问题”,就需要弄清现阶段基础教育的发展条件,时代发展需要基础教育侧重于哪一点发力,寻求基础教育对象、教师自身以及社会发展需要三者的和谐统一。
第一,需要转变教育观念。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与走向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需要教育工作者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以“人的终身可持续发展”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育人要求出发,进行课程设置、教学组织、考试改革、资源分配,才能让学生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中健康成长。
第二,改革课程,把握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相统一的基本点。
在提高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上下功夫。在课程设置上关注小学、初中、高中阶段的层次性,如小学以综合为主,初中注重分科与综合结合,高中注重分科基础上的综合、交叉上的多样发展。为使学生能主动、有活力地发展自身素养,学校课程改革不仅要建立在脑科学研究等多学科领域基础上,而且要建立在社会现实与未来发展需求上,使课程管理与设置能呈现个性化、生活化、社会化,为此必须加强课程的选择性、实践性与综合性。(www.xing528.com)
第三,让高考与教学改革在引导学生“会学”上下功夫。注重因地制宜与因材施教,选择适当的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会学。“让学生会学”的内涵有两层:一是具备“会学”的要素,如掌握学习规律、学习技巧、具有学习的优良品质;二是会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与创造性学习。
第四,在减负上进行综合治理。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与人文环境,提升教师的待遇,让教师轻松愉快地教书与主动、全身心地投入教学工作中,使教师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并致力于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建立。优化学校管理,控制学生课业负担,调整宏观教育结构,构建人才成长的多种渠道。家长也要克服盲目性,正确认识自己孩子的发展潜能,给予合理的期望。社会应对人才有新的观念,从重文凭向重人才素养转化。[2]
总而言之,在基础教育改革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两难问题”,需要学校管理者与研究型教师抛弃那种简单化的思考方式,坚持辩证地看问题,从基础教育对象与本身、社会现实与时代发展需要出发,寻求解决“两难问题”的途径与方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