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云: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这五者是恭(稳重)、宽(宽厚)、信(诚实)、敏(勤敏)、惠(慈惠)。教师具有仁爱之心,努力通过实践锲而不舍地去解决教育教学真问题,是教师之“侠”骨风范。研究型教师在教育教学问题探究中渗透“仁侠”情怀,是一种对学校教育大爱的显现,是一种对学生成才大义的浸润,是研究型教师成长为大先生的底蕴。
当代教师的“仁侠”,有自身鲜明的时代特点,是在坚持党和国家教育方针与政策前提之下,立足于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的视角,进行教育教学规律的探索;也是勇于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去思考、解决难题,融入研究型教师自身在发现教育教学问题、解决教育教学难题中的“仁侠”风骨与探究气质、教育情怀。研究型教师,正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促进自身的专业素养与专业智慧的持续提升。
本书稿作者,为我主持的上海市第四期普教系统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攻关计划”教科研基地的学员。他敢于立足于教师教育教学实践与探究,从新时代呼唤研究型教师出发,从教师直面教育教学第一线问题、解决问题的视角,凸显教师在处理“教育—教师,学校—学生,课程—社会,教学—学习,普教—职教”等关系过程中进一步提升探究能力、解决教育实践问题、关注学生成长规律探索的侠骨风范,并通过一系列问题的研究反映研究型教师成长的心路历程。
作者的探究,有如下四个亮点。
其一,以“仁侠”的情怀探索当代研究型教师成长
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教育,需要教师认真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教育改革问题。直面教育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是始终站在前沿阵地上的。教师能以“仁侠”的情怀去解决教育教学问题、探究教育教学规律,就能进一步促进当代研究型教师的成长。
作为教师,仁爱为先。“仁”为教师传道、授业、解惑之基,也是教师锻造自身专业素养、研究能力之基,更是教师教学个性生长之本。以“仁”为基,教师教书育人的真功夫、真本领的锻造过程,可以从教育教学问题的研究中展现。本书稿选取了一些教育教学实践问题的研究,能够引导教师在研究中形成关注学生成长、学校发展、时代育人的“仁侠”特点。这样的教师研究,不同于非教育同仁的“众说纷纭”,具有针对独特学生、独特教育场景的分析价值。
其二,促进学校大力培养关注教育真问题的研究型教师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与上海教育现代化2035,对教师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学校引导教师关注教育发展中的真问题,用“仁侠”之心去思考与解决问题,就能在这个过程中催生研究型教师。本书稿选取基于教育教学实践思考形成的研究论文,展现教师在成长为研究型教师中,该怎样直面自己的专业领域,寻求育人难题突破性解决答案。
对学生成长而言,教师解决一个个真问题,是一种去懵懂、未知、无知,而走向理性、认知、真理的“侠”;对学校而言,教师对真问题的研究,能帮助学校立足育人实际与学生特点、区域实情与国家要求,找到去伪存真、去粗存精的创新能力,这也是一种“侠”;对教育改革来说,正需要有一位位研究型教师,去凸显实践应用性与导向性,成为追求真善美的“侠”;对社会而言,具有“仁侠”的研究型教师在教育真问题的解决中,能不断起到正确引领作用,聚集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www.xing528.com)
其三,引导教师从教育实践问题思考中提升研究素养与专业智慧
研究型教师的研究素养与专业智慧,需要在教育实践问题的思考与教育教学探索中提升。本书稿作者通过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研究了教育—教师,学校—学生,课程—社会,教学—学习等一系列感兴趣的问题,尤其是从自身感兴趣的领域出发,思考教育教学实践问题,这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动力所在。
本书稿以教师自身经历现身说法,推进教师分析国际国内教育发展趋势,根据所处环境,找准问题进行实践研究,阐明研究型教师成长的仁爱之心、侠义之道以及仁侠合体,并从中领悟到研究素养的提升与专业智慧的内化,为中小学教师成为仁侠为基的研究型教师提供启迪。
其四,研究型教师的“仁侠”探究开拓并优化教师教育研究新场域
将“仁”与“侠”联系起来引导教师从当前教育改革发展要求出发,研究人力资源强国建设背景下的学校教育真问题,催生教育教学改革方略,发现教育改革真想法,努力探究教育—教师,学校—学生,课程—社会,教学—学习,普教—职教等一系列问题,试图寻找合适的运行方式,让教师在研究真实教育情境中成长,可以优化教师教育研究的新场域。
研究型教师的仁侠探究渗透在作者40多篇论文中进行阐述,以导读、推论的方式从更宽广的视野去分析,有利于引导一线教师努力从自身的学科、专业教育实践中去思考,去解决教育疑难杂症,去虚存实,必然在开辟教育研究新场域中,催生一批具有仁爱与侠骨之心的研究型教师。
纪明泽
2020年7月修改定稿于上海市教委教研室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副主任、正高级教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