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迢迢牵牛星》古诗三首

《迢迢牵牛星》古诗三首

时间:2023-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比如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中的这一句,我们也来读一读。在老牛的帮助下,牛郎和织女组成了幸福美满的家庭,生下一儿一女。

《迢迢牵牛星》古诗三首

步余洁

教学目标

1.会写生字“章”“泣”“盈”“脉”。

2.结合牛郎织女的故事,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感悟作者表达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4.了解相关中华传统节日文化内涵。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揭示诗题

师:同学们,在本单元学习中,我们跟着老舍先生了解了老北京人春节的习俗,沈从文先生笔下的腊八粥更是让我们垂涎欲滴。今天,让我们穿越千年,去看看古人眼中的传统节日。一起读一读课题。(板书课题:古诗三首 迢迢牵牛星)

生:古诗三首 迢迢牵牛星。

师:这首诗选自《古诗十九首》,它原本没有题目,后人为了方便,就把这首诗的首句“迢迢牵牛星”作为了题目。你知道题目的意思吗?

生:有个成语叫“千里迢迢”,所以我知道“迢迢”的意思是形容遥远。

生:题目是指牵牛星很遥远。

师:那么它距离谁显得遥远呢?咱们去诗中找找答案吧。

二、初读古诗,读出韵味

师:学好古诗的第一步是读准字音。这首诗中有三个多音字需要我们关注。

师:第一个是“纤”(xiān)字,单个字的意思是细小。同学们认为诗中的“纤纤”是什么意思?

生:联系古诗内容,我认为“纤纤”在这里应该是指手指细长。

师:你很会学习,的确如此。第二个是“间”(jiān)字,从音韵和谐等角度考虑,在这里读第一声更合适。后人诗词中化用的“一水间”,也大多是这么读的。比如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中的这一句(课件出示),我们也来读一读。

生: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师:第三个多音字是最后一句中的这个“脉”字,书上已经为我们注音了。这里为什么读mò呢?老师找来了它在词典中两种读音的意思。

生:在词典里“脉脉”的意思是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表达情意的样子,比如脉脉含情一词,而当“脉”读mài时,几个意思都跟诗的内容不相符。

师:没错,借助意思来区别多音字的读音是一个好方法。现在请同学们自己读这首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请多读几遍。

学生自由读诗。

师:现在谁能把这首诗读通、读准确了?

指名朗读。

师:真不错,声音响亮,字正腔圆。

师:古诗讲究韵律美。这首诗朗读时可以怎么停顿呢?试着再读一读吧。

学生练习。指名朗读。

师:老师听出来了,你是这样处理停顿的(课件出示),你为什么这么读呢?

生:比如,在第一句中,我觉得“迢迢”是用来形容后面的“牵牛星”的,所以我在它后面稍作停顿,后面的句子也是大致按这样的规律来朗读的。

生:我也是这么读的,不过我是按照我自己朗诵时的语感来处理节奏的。

师:有的同学根据内容来处理,有的同学根据自己的朗诵习惯来处理,都可以。我们在读的时候注意了停顿,就读出了古诗独有的味道。

三、化诗为画,品味诗情

师:我们说诗歌就像一杯醇香的茶,需要细心品味。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仔细品味一番!当诗人仰望天空时,他看到了什么呢?

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师:这是他仰望星空所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人看到的画面吗?

生:诗人看到牵牛星和明亮的织女星隔着银河,相距十分遥远。

生:诗人看到牵牛星和明亮的织女星分隔在银河两岸,我觉得我们之前的问题找到答案了——牵牛星距离织女星显得遥远。

师:真会思考。“迢迢”和“皎皎”这两个词相互呼应,相互补充。把这幅画面写生动写具体了。你觉得怎么把它读好呢?

生:我觉得前句要读得慢一些,突出他们距离遥远,后句中的“皎皎”可以读得稍微短促一些,声音高一些,突出织女星的明亮。

师:你的朗读建议非常好,让我们试着读出这样的感觉吧。

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师:现在,你是不是仿佛置身在星空下?作者仰望星空看到了牵牛星和织女星,他又想到了什么?

生: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师:你又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先说给同桌听一听吧!

同桌互说。

生:我由“擢”和“弄”这两个词,想到了织女伸出细长而白皙的手,摆弄着织机织着布的样子。

师:你关注到了这两个动词,这幅画面就生动起来了。

生:我读着“札札”这个词,仿佛听到了织女的织机工作时发出的响声。

师:是的,这是一个拟声词,如此一来,画面感更强了。请你一边想象着这幅动态画面,一边读一读吧。

生: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师:你的朗读声情并茂,真好听!其他同学还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呢?

生:“终日”是整日的意思。“章”是花纹的意思,作者想到了织女一整天都织不成像样的花纹。

师:那么她在干什么呢?

生:结合注释我知道织女在哭泣,织女一整天都织不成像样的花纹,泪水如雨水一般落下。(板书:泣涕如雨)

师:来,让我们连起来读一遍,请你边读边思考:这是一个怎样的织女?

生:织女是织布织得最好的神仙,她如果织一整天,应该能织很多,可是现在却“不成章”,可见她极其伤心难过,没有心思织布。

生:联系前面的“弄”字,我觉得这是一个心不在焉、心神不宁的织女。

生:我看到了一个娇柔、勤苦的织女。

师:同学们,这一切都因为什么?

生:因为她在苦苦思念着牛郎啊。(板书:思念)

师:在《木兰诗》中也有一句与此句类似——(课件出示)

生: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师:听不见织机织布的声音,只听见木兰在叹息,同样是抓住了“机杼”这个事物来写女子的心情,而在这首诗里,真可以说是札札机杼乱人心,最是织女愁肠时。

师:由此你想到了哪个民间故事?

生:我想到了五年级时学过的课文《牛郎织女》。

师:是呀,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吧。谁能简单复述一下故事的内容?

生:传说牛郎从小遭哥嫂虐待,和老牛相依为命。在老牛的帮助下,牛郎和织女组成了幸福美满的家庭,生下一儿一女。可是,他们却被王母娘娘用一道天河拆散,从此天各一方,但他们不忍离别,隔河相望化作星辰。最终,王母娘娘拗不过织女,允许她每年七月七日跟牛郎相会。

师:重温了《牛郎织女》的故事,你觉得此刻正在织着布的织女心里在想什么?

生:牛郎啊,我实在是太思念你了。我一个人在这里孤独寂寞,简直度日如年啊!

生:我们一家四口在一起多么快乐,多么幸福!我好想每天都能见到你们啊!

生:你我夫妻二人,现在分隔两岸,一年只能见一次面,实在难解我的相思之苦啊!

师:你们读懂了织女的心声,现在请你们边想象画面,边有感情地读好诗句。“纤纤擢素手”可以读得轻柔一些,读出一种柔美的感觉,“泣涕零如雨”可以读得低缓一些。(www.xing528.com)

男女生轮读: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师:真好,同学们读出了古诗的韵律美。作者想象着织女是如此忧伤,进而又发出了怎样的感慨呢?

生: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师: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你又体会到了诗句中包含着怎样的情感?

生:我读着“一水间”这个词,仿佛看到牛郎织女两人之间隔着一条又清又浅的银河,他们远远地望着,说不上话,心中一定很难过。

生:我仿佛看到了织女面向银河另一边,望眼欲穿的画面。我觉得他们十分无奈。

生:我从“脉脉”一词看到牛郎织女虽一水之隔却不能说话,只能含情脉脉地凝望的画面。这是多深的相思呀!(板书:脉脉不语)

师:是呀,这盈盈“一水”成了阻隔两情的障碍,他们有话难说,有情难表,请读——

生接读: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师:从“不成章”到“不得语”,这隐忍静默中蕴含着多么强烈的情感,再读——

生接读: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师:让我们想象织女面向银河另一边,望眼欲穿的画面,再读——

生接读: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师:你们走进了织女的内心,读出了古诗饱含的情感。

四、关注叠词,发现特色

师:同学们,在读的时候,你发现这首古诗的一个独特的语言形式了吗?

生:在这首古诗中,出现了“迢迢”“皎皎”“纤纤”“札札”“盈盈”“脉脉”这6个叠词。

师:是的,这也是它与众不同的地方。来,再读读这首诗,你发现运用叠词有什么好处呢?

生自由读诗。

生:我发现大量运用叠词,就会把画面描绘得非常细腻和传神。

生:我读的时候感觉这些叠词突出了一种悲伤的气氛,也抒发了织女深深的思念。

师:是呀,这些叠词都用在句子的开头,读起来是不是觉得节奏很鲜明,韵律也非常优美呢?

师:你还知道哪些运用了叠词的诗句呢?

生: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生: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师:老师这里也搜集了一些,一起大声读一读。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采薇

学生诵读。

师:在诗句中使用叠词有什么好处?

生:我觉得如果是写景的时候用,会更显得生动形象、细致真切。

生:在读的时候,有一种连贯的、音韵优美的感觉。

师:的确,读的时候朗朗上口,还可以使诗句的感情更强烈感人。怪不得有人评价《迢迢牵牛星》是《古诗十九首》中最具浪漫色彩的诗作,它借天上之事,传人间之情。老师也想读一读,好吗?

生:好。(鼓掌)

教师示范朗读。

师:让我们起立,一起饱含感情地朗读一遍吧。(配乐)

师生齐诵。

师:如此富有节奏美、音乐美的文字,你能试着根据老师的提示背一背吗?(出示诗中叠词)老师给大家一些时间。

学生尝试背诵。指名背诵。

师:同学们真厉害,不仅会思考,会表达,连记忆力都这么强。

师:在刚才的学习中,我们通过大声诵读,读出了古诗的节奏,又抓住关键词句,想象了诗句描绘的画面,从而体会了古诗的情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我们也可用上这样的学习方法。

五、链接古诗,扩展认知

师:其实,还有很多诗人也写了关于牛郎织女的古诗,老师向大家推荐两首。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吧。

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七夕

[宋]杨朴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生自由诵读。

师:杜牧也在秋天的夜里仰望牵牛织女星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生齐诵《秋夕》。(配乐)

师:正是因为牛郎织女的美丽传说,也让我们有了一个特别的节日——

生:七夕节

师:在杨朴的《七夕》这首诗里,杨朴写到了七夕节的什么习俗呢?

生:七夕乞巧。家家户户都在观赏秋月,而妇女们对月穿针,展示技艺,乞巧求福。

师:同学们,还有很多古诗也写到了传统习俗,大家课后可以去查找资料,读一读,了解一下。

板书设计

古诗三首

迢迢牵牛星

教学点评

《古诗三首》是“民风民俗”单元中的第三篇课文,以古诗这一文体来传递深厚的文化内涵,能让学生充分体会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聚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各个学段所提出的目标与内容,我们发现“诵读”“想象”“情感”这三个关键词反复出现,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以此为抓手,紧扣教材编写意图,采用多样化的策略,达到教学目标的落实。

一、读在课堂:感受韵味助体悟

读是古诗教学的重要手段。温儒敏先生指出:“在开展古诗文教学时,应该少一些朗读,多一些吟诵。”依字行腔,有节奏地诵读诗文,能够增强学生对文本的主观感受。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在学生读准读通的基础上,请学生关注停顿,学生根据已有学习经验,读出节奏,古韵古味就出来了。在教学时,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朗读指导,引导学生想象织女伤心哭泣的画面以及重温牛郎织女的故事,努力让学生在头脑中复现诗中意境,读出对古诗新的认知,在学生感情迸发处安排师生接读,一咏三叹,更是将学生对诗词的体悟推向高潮。教师通过多种方法、多种形式的读,帮助学生在逐层提升的诵读中学得入心,学得入情,学得入境。

二、想象画面:铺展情境知情深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古诗语言精练,以有尽之言,传无尽之意,诗人之情就包含在这意境中。“想象画面”是入境知情深的方法与路径,能使古诗的内容丰满起来。教学中,教师抓住所见——所想——所慨这条线,引导学生扣住“不成章”“不得语”等关键词,想象织女织布时声色兼备的动态画面,想象织女思念牛郎的心理活动,想象有情人只能相隔银河两岸却不得相见的画面,由此汇点成面,将古诗描绘的意境铺展开去,借力想象,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更好地让学生体悟织女的相思之苦,达到语言与情感的完美融合,拓展阅读深度,提升阅读品质

三、链接课外:联结扩展丰认知

温儒敏先生在介绍如何使用部编版教材时,建议教师针对语文阅读采取“1+X”的方法,也就是讲一篇课文,附加若干篇课外阅读的文章。在古诗词的教学中,也应秉承这一理念,教学中,教师抓住本诗多处使用叠词这一独特的语言形式,补充相关诗句,使学生在诵读比较中感受韵律美、节奏美,更发现了叠词的运用对古诗情感表达的助推作用。在课的末尾,教师围绕单元主题还拓展了有关牛郎织女的两首古诗,扩展课外知识,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在古诗的课堂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诵读、品悟、延展,才能让学生感受中华传统习俗中蕴含的人情美、文化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