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那个星期天》里的特别事件

《那个星期天》里的特别事件

时间:2023-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今天我们要走进这个单元的另一篇精读课文——《那个星期天》。那个星期天可能发生了比较特别的事。

《那个星期天》里的特别事件

周丹虹

教材分析

《那个星期天》是史铁生长篇小说《务虚笔记》第四章《童年之门》中的一部分,写了一个小男孩在一个星期天等候母亲带他出去玩的经历。文章通过大量的细节描写,细腻生动地表现了主人公的心理变化过程:从一开始的兴奋期待,到后来因为母亲一拖再拖而焦急万分,再到最后希望落空而委屈惆怅。

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以时间变化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关注关键词句,大致梳理并了解主人公一天的心情变化,对文章形成一个整体的印象。接着,体会早上和上午的心情变化,重点关注两种不同的表达:一是通过内心独白表达情感。二是通过具体事例表达情感。特别是第四自然段,通过四个具体事例,表现了“我”在等待中的无聊和无奈,不仅值得学生细细体会,还适合学生模仿表达。

教学目标

1.会写“媚”“砖”等生字,会写“明媚”“拨弄”等词语。

2.能了解“我”心情变化的过程,体会人物内心、动作的细致描写,感受在具体事例及独白式表达中饱含的细腻真挚的情感。

3.尝试将情感融入具体事例中进行表达。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基本程序

教学调整

【第一课时】

一、回顾前文,导入新课

1.同学们,在刚刚学完的《匆匆》中,作者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达了对时间飞逝的惋惜和感叹,深深地打动了我们。今天我们要走进这个单元的另一篇精读课文——《那个星期天》。

2.出示课题,读题。

3.这个题目给你怎样的感受?

预设:那个星期天一定是作者印象特别深刻的。

那个星期天可能发生了比较特别的事。

二、初读课文,梳理脉络

1.自学课文,注意读通课文,思考:那个星期天,发生了什么?

2.反馈。

预设:那个星期天,“我”盼望母亲带我出去,可是母亲不停地忙,没有兑现承诺。

3.梳理脉络。

(1)大家发现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板书:早晨 上午 下午 黄昏)

(2)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心情又有哪些变化呢?默读课文,圈画出表达心情的关键语句。

(3)交流。

预设:

我想到底是让我盼来了。(板书:期盼、激动)

这段时光不好挨。(板书:焦急)

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板书:焦急、惆怅)

母亲发现男孩儿蹲在那儿一动不动,发现他在哭,在不出声地流泪。(板书:失望、委屈)

三、细读独白式语言,品味情感

1.让我们一起先走进那天的早晨,自己读一读第2、3自然段,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我”的期盼与激动?画一画,圈圈关键词,写写批注。

2.交流。

走吗?等一会儿,等一会儿再走。……您说了去!等等,买完菜,买完菜就去。买完菜马上就去吗?嗯。

预设:从“我”的两个问句和一个感叹句中感受到“我”时刻等待着母亲实现承诺。

(1)读句子,你发现了这些句子有什么特殊之处?

预设:句子很短。是“我”和母亲的对话,可是却没有引号

(2)比较:给这一自然段中的对话加上引号。

再读读,为什么作者不给“我”和母亲的对话加引号?

预设:更简洁,读起来更流畅,更能表达那种急切的期盼。

3.像这样的表达方式,在这篇课文中还有吗?快速浏览,画一画。

4.交流。

走吧,您不是说买菜回来就走吗?好啦好啦,没看我正忙呢吗?真奇怪,该是我有理的事啊?不是吗,我不是一直在等着,母亲不是答应过了吗?……去吗?去吧,走吧,怎么还不走啊?走吧……

(1)再读读,这段话里除了有“我”和母亲的对话,还有其他吗?

预设:有些话是“我”和母亲口头说出来的,有些话是“我”在心里默默说的,把对话和心理独白穿插在一起,更能表现“我”焦急的心情。

(2)比较着读一读这两处语言,读出“我”念念叨叨的可爱模样,体会那种从期盼到越来越焦急的心情。

5.小结:这样的独白式语言,在这篇课文中出现了很多次,这样的语言平实质朴,却又直接鲜明地表现出“我”的心情。我们在习作的时候,也可以借鉴一下。

四、品读具体事例,感受表达

1.在刚刚的学习中,我们发现早晨的“我”还是充满期盼的,而等到母亲买完菜又忙开了时,“我”已经有了一些焦虑,甚至有点不耐烦。在这中间,“我”又经历了什么呢?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的第4自然段,想想在这段时间里,“我”做了哪些事?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这段时光不好挨?圈圈画画,写写批注。

2.交流。

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等母亲回来,焦急又兴奋。

(1)生活中,你们是否抬头看过天看过云彩?如果抬头看云彩的是你们,会想象些什么呢?能否模仿课文说一说。

示例: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仿佛看到________,仿佛看到_________________,仿佛看到________,仿佛看到________。

(2)那文中的“我”当时是否有这样的想象?为什么?

体会刚开始“我”一心等着母亲回来,看到的云彩都是急匆匆地往前赶,心里着急,时间就如云彩一般急匆匆地溜走了。

我蹲在院子的地上,用树枝拨弄着一个蚁穴,爬着去找更多的蚁穴。院子里就我一个孩子,没人跟我玩。

(1)“院子里就我一个孩子,没人跟我玩。”是否可以去掉?

预设:本来,找蚁穴可以是一件有趣的事情,但是找到之后没人可以分享,这件事对于“我”来说,就变得没有乐趣了。

(2)指导朗读。

我坐在草丛里翻看一本画报,那是一本看了多少回的电影画报。那上面有一群比我大的女孩子,一个个都非常漂亮。我坐在草丛里看她们,想象她们的家,想象她们此刻在干什么,想象她们的兄弟姐妹和她们的父母,想象她们的声音。

(1)抓住“看了多少回”,体会电影画报对于“我”来说其实已经没有吸引力,只是为了打发时间。

(2)抓住四个“想象”体会煎熬。四个“想象”是否可以调换顺序?

(3)指导朗读。

3.结合插图感受“我”焦急的延续和程度的加深。

(1)看看课文的插图,你有什么感受?

预设:孩子的神情是焦急的、无奈的,没有真正玩得开心。

院子中只有这个孩子的身影,看上去特别孤单。

(2)这四个事例,能否交换顺序?

(3)指导朗读第4自然段。(www.xing528.com)

4.小结方法,尝试仿写。

(1)我们发现,作者用了四个具体事例,让读者真正感受到了“这段时光不好挨”,读懂了“我”等待时越来越强烈的焦急心情。在课文中,你还能找到哪些“我”做的事呢?分别表达了什么情感?

简单交流:如“起床”“刷牙”“吃饭”“藏在大门后”,感受动作迅速、心情急切。如“追在母亲的腿底下”,感受那种因为着急而黏人的样子。

(2)我们会有高兴、伤心、生气、失望等不同的心情,你往往会做哪些事呢?能不能模仿着课文,用上一到两个具体事例把当时的心情表达出来?

(3)学生试写。

(4)交流评议。

你读到了哪几个具体事例?你感受到了怎样的心情?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

五、课堂小结

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我们发现,原来表达心情有很多种方式,可以借助口头说的话和心里的想法这样独白式的语言表达出来,也可以将情感融入具体的事例中。下节课,我们还将继续学习表达自己的情感的方式。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上一节课,我们一起走进那个星期天的上午,跟随文中的“我”一起,因为母亲的承诺而期待、兴奋,因为等待母亲买菜、买菜回来又翻箱倒柜忙开了而焦急,甚至有些不耐烦。我们发现,作者将这些情感变化藏在了人物的动作、心理活动和具体事例中,深深地打动着我们。今天我们继续走进《那个星期天》,看看作者又会如何表达“我”的情感变化。

2.齐读课题。

二、聚焦景物,体会情感

1.自由读第6自然段,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我”的心情变化?自己读一读,画画关键语句。

2.交流。

我蹲在她身边,看着她洗。我一声不吭,盼着。我想我再不离开半步,再不把觉睡过头。我想衣服一洗完我马上拉起她就走,决不许她再耽搁。

(1)借助一个具体事例——看母亲洗衣服,表达着急的心情。

(2)通过两个“我想”,写出了“我”内心的独白,感受到“我”的迫切心情。

(3)再读两个“我想”,除了着急,你还从中读懂了作者的什么心情?

抓住“再不离开半步,再不把觉睡过头”“决不许她再耽搁”体会“我”因为焦急而懊悔的心情。

(4)指导朗读。

看着盆里揉动的衣服和绽开的泡沫,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

(1)“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我明白了什么?

预设:明白今天基本上是不能出去玩了,明白“我”的希望落空了。

(2)此时,“我”为什么会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

预设:一是因为天色确实暗了下来。二是因为随着希望的落空,“我”的心里面越来越伤心,越来越惆怅,所以觉得连光线都是凉的、沉郁的。

(3)如果,此时的“我”结束了一天的游玩,正和母亲手拉手走在回来的路上,“我”眼前的光线又是如何的?

(4)作者虽然没直接写“我”的心情由焦急慢慢变成伤心和失望,但是,他把这种情感通过景物描写表达了出来。让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话,感受一下“我”当时的失望、伤心。

3.迁移。

(1)像这样将情感融入景物中来表达,课文中还有吗?让我们再去课文中找一找,并标注。

(2)交流。

那是个春天的早晨,阳光明媚。

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漫长而急遽的变化,孤独而惆怅的黄昏的到来……

男孩儿蹲在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依偎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

(3)小结。

那个春天的早晨,因为“我”充满期盼,所以看阳光是( )。后来,“我”因为内心失望而伤心,光线( ),黄昏( )。最后,心里的委屈让“我”闭上眼睛不看太阳,却仍能感受到光线( )。把情感融入景物当中,这样的描写更加细致,更能打动人。

三、了解作者,感受母亲形象

1.当我们读完《那个星期天》,大家对于文中的母亲有什么样的感受?说说理由。

2.结合交流出示:

我感到母亲惊惶地甩了甩手上的水,把我拉过去拉进她的怀里。我听见母亲在说,一边亲吻着我一边不停地说:“噢,对不起,噢,对不起……”

(1)母亲为什么“惊惶”?从哪些行为中感受到?

(2)你觉得这是个怎样的母亲?

预设:“甩了甩手上的水”“把我拉过去拉进她的怀里”,一边亲吻一边不停地道歉,此时的母亲急着想要给“我”一些安慰。

(3)指导朗读:作者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细腻地刻画了一位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能不能把这种情感融入到你的朗读中去?

3.了解作者:我们可以关注一下这篇课文的作者——史铁生,大家对他有什么了解吗?

出示资料:

史铁生,青年时期就半身瘫痪,后来又因肾病导致尿毒症,靠每周三次血透维持生命。尽管身体经受着这样的磨难,他却完成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莫言这样评价他:“我对史铁生满怀敬仰之情,因为他不但是一个杰出的作家,更是一个伟大的人。”

拓展:在史铁生坎坷的一生中,他的母亲是一直陪伴在他身边照顾着他的人。他写过一篇专门怀念自己母亲的文章——《秋天的怀念》,推荐大家去读一读。

四、整体比较,深化认识

1.比较《匆匆》和《那个星期天》,它们在情感表达的方式上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2.交流。

(1)预设不同点:《匆匆》用一连串的问句,直接抒发自己的情感;《那个星期天》更多地将情感融入在具体的事例、人物的动作和内心独白以及景物的描写中。

(2)引导发现相同点:在《匆匆》中,有没有将情感融入具体的事物中的表达?快速浏览。

预设:《匆匆》的第3自然段,用太阳象征时间,将对时间匆匆的感慨融入到了太阳这一事物中。

五、创设具体情境,尝试运用

1.如果此时,你拿到了昨天考试的试卷,看见了试卷上面的分数,你看到的景物是什么样的呢?

2.出示:

我抬头望着窗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生试写。

4.交流评价。

评价标准:选择的景物是否符合这一情境?从哪些语言中感受到了心情的“好”或者“不好”?

5.在《匆匆》中,朱自清直抒胸臆,那种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引起了我们的共鸣;而在《那个星期天》中,史铁生将情感融入具体的人、事、物中,读来细腻真挚,勾起了我们的回忆。希望同学们也能在这个单元的习作中,运用学到的方法,让真情在笔尖流露。

板书设计

那个星期天

早晨 期盼、激动 内心独白

上午 焦急 具体事例

下午 焦急、惆怅

黄昏 失望、委屈

【教学反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