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马齐喑究可哀,众声喧哗亦正常。关键在于主流媒体舆论能够引导各种社会思潮,使其不偏离主流价值体系的发展轨道,并形成社会共识,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所谓舆论引导,“是指政党、组织、群体、个人针对特定社会舆情,依据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来设置议题并进行议题互动,引导公众达成社会共识,帮助公众树立正确社会信念、社会情感和社会价值观的实践活动”[17]。对于当今中国来说,舆论引导就是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去规范多元化社会思潮的影响,“形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舆论共识”,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提供最充分的社会认同与支持力量[18]。
我们党一贯重视通过媒体来引导社会舆论。在一元化舆论格局时期,党的各级宣传部门通过掌控官办的主流媒体,确实有效地主导了社会舆论。但是,今天在我国多种舆论场交织并存,舆论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特别是网络自媒体迅速崛起,网络舆论“倒逼”甚至抗衡主流媒体舆论,而传统的主流媒体影响力又日见衰微,此消彼长,使舆论引导勉为其难。
媒体能够引导社会舆论,前提是拥有强大的传播力,没有传播力或传播力弱小,引导舆论就无从谈起。不过,媒体拥有强大的传播力并不意味着同时具有了强大的舆论引导力。媒体舆论引导力的核心是其公信力,即公众对媒体的信任度。如果公众不信任媒体,所谓的引导舆论也是自欺欺人。媒体如何赢得公众的信任?核心当然是媒体所传播的内容的品质。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就指出,内容永远是新闻媒体的根本,是决定其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在品质上一定要追求专业权威:“传统媒体在信息采集核实、分析解读等方面,有着新兴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要通过融合发展,最大限度地把这个优势发挥出来,延伸和拓展到新兴媒体。要依托强大的采编力量、权威的信息渠道、规范的采编流程,进行专业化的新闻生产,着力打造优质的新闻产品,确保网上网下的报道真实准确、全面客观。要加强信息资源的挖掘和加工,深耕信息内容,提出思想性强、观点鲜明的深度报道和评论言论,进一步提升信息内容的品质。”[19](www.xing528.com)
观念引领行动,认识推动实践。在我们的新闻体制下,面对舆论格局的重大变化和媒体融合的发展趋势,新闻从业者更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牢记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重塑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和主流意识形态,通过真实客观、思想性强、观点鲜明的优质新闻产品内容赢得公众的信任,引导社会舆论;真诚倾听民间声音,真实反映民众诉求,弥合社会裂缝,寻求社会共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持久有力的新闻舆论支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