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舆论引导的重要性及原则

舆论引导的重要性及原则

时间:2023-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舆论引导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重要内容。他提出“舆论一律又不一律”的舆论工作管理方针。邓小平在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中,要求新闻舆论媒介积极地引导舆论,成为国家安定团结的思想中心。党领导的新闻传媒,必须按照党和人民的意愿、利益正确地引导舆论,要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要承担起这个职责和使命,必须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牢牢坚持党性原则,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牢牢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牢牢坚持正面宣传为主。

舆论引导的重要性及原则

舆论环境作为一种软环境,是社会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度发达的媒介化社会中,由无数媒体编织而成的舆论环境,对于社会的良性运行不可或缺。尤其在当下的中国社会,正处在社会转型的深水区,社会热点事件频频发生,不断点燃舆论“引线”,致使舆论场波澜起伏,舆论风险不断升级,迫使舆论引导和舆论管理方式转型和改进。

舆论引导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主义奠基人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舆论反映了“公众心理的一般状态”[2],而社会舆论是一种“普遍的、隐蔽的和强制的力量”[3]。因此,他们认为,在德国,影响舆论的工作具有革命的意义,因为“争夺对德国舆论的统治地位即争夺对德国本身的统治地位”[4]。他们认为,报刊的责任正是代表社会舆论、反映社会舆论、表达社会舆论,而各种不同的舆论,也会找到相应的报刊作为自己的载体。马克思指出,“具有各种各样色彩和深刻矛盾的舆论,它会找到相应的报刊”[5]。恩格斯则以自己的经验表示要主动地去控制舆论,他说,“我们供给一切自由派报纸以必需的材料,从而把它们变成了我们的喉舌。我们向全国散发了各种小册子,并且很快就在各个问题上控制了社会舆论”[6]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报刊的一般性质就是表达社会舆论的广泛和敏感:报刊时刻做好经常的战斗准备,并且总是满怀对于这种急需报道的耸人听闻的当前问题的热情关心。马克思指出,报刊不仅是“社会舆论的产物,同样地,它也制造这种社会舆论”[7]

列宁认为保障公民的舆论表达权是社会主义革命的成果之一,新政权应当为此而努力。他强调,只有让每个党员,每个公民能够对党和政府的决议进行充分的讨论,提出异议,“才能形成我们党的真正的公众舆论”[8]。他认为,党内生活准则必须坚持行动一致,批评自由。列宁还主张利用党的报刊开展公开的争论和论战,以推动党内广泛的思想交流。他主编报纸的时候,甚至主动征求不同的意见和有争议的观点在报纸上发表,以期引起公开争论,通过这种公开的争论达到统一思想的目的。列宁还特别强调,无论是政府还是经济组织,都必须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和批评。他说:“我们希望政府时刻受到本国舆论的监督。”[9]

毛泽东高度重视社会舆论和新闻舆论工作。他说,夺取政权靠“两杆子”(枪杆子和笔杆子),巩固政权也要靠“两杆子”。他提出“舆论一律又不一律”的舆论工作管理方针。他将只许反动分子规规矩矩,不许他们乱说乱动的政策叫做“舆论一律”。而在人民内部,他主张实行舆论不一律的政策,即人民群众应该享有充分的言论出版自由,享有批评的自由,发表各种不同意见的自由,宣传有神论和无神论(即唯物论)的自由,允许先进的人们和落后的人们自由利用我们的报纸、刊物、讲坛等去竞赛,以期由先进的人们以民主和说服的方法去教育落后的人们,克服落后的思想和制度。

邓小平在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中,要求新闻舆论媒介积极地引导舆论,成为国家安定团结的思想中心。他说,新闻舆论可以产生巨大的影响。舆论工作如果出了大的偏差,可能助长不安定因素的发展。在对外宣传中,邓小平要求新闻宣传必须实事求是,留有余地。过头的话不要讲,过头的事不要做,对重大的国际事变,要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埋头苦干。西方的一些舆论压我们,我们要泰然处之,不受他们的挑动。他要求实施舆论监督,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他强调,党的组织和共产党员必须接受党的监督和群众监督,报刊监督是其中有效的实施途径。他还要求通过发扬小民主的办法,来避免大民主,因此要让群众有说话的地方,有出气的地方,有申诉的地方。(www.xing528.com)

江泽民高度重视舆论导向的重要性。他说,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党领导的新闻传媒,必须按照党和人民的意愿、利益正确地引导舆论,要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他还提出了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五个标准。

胡锦涛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新闻舆论工作宗旨。他说,新闻舆论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必须增强新闻报道的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为确保舆论引导有新成就,就要发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坚持讲真话、报实情,实事求是地反映情况,坚决反对弄虚作假。他提出“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新闻舆论工作方针。他要求公开报道突发事件,作为保障公民知情权的重要体现。他提出要重视新媒体的作用,努力形成网上正面舆论强势。他要求加强和改进新闻舆论监督,正确处理好官方舆论场、民间舆论场和海外舆论场的关系,以“最大公约数”的方法突出其中最有价值的信息。

习近平主政党中央工作以来,在新闻舆论工作上下了很大工夫。他强调党管媒体的原则,要求一切舆论工具都在党的领导下运作。他指出新闻舆论工作的党性和人民性历来是一致的、统一的。他提出要把坚持新闻传媒的社会责任放在首位,建立媒体社会责任报告制度,并对媒体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出了量化的规定。他提出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要融合一体发展,要建设一批新型主流媒体和传媒集团。他对进一步改变“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格局提出了明确要求,采取了有力举措。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在保障和提升舆论表达、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的水平方面做了许多工作,相关的理论建设和规范建构有了一定的进步。

在最近召开的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对坚持党性原则和坚持政治方向第一提出了全面要求。他说,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是: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连接中外、沟通世界。要承担起这个职责和使命,必须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牢牢坚持党性原则,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牢牢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牢牢坚持正面宣传为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