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黑暗的真正含义吗?在历史上,欧洲曾经在黑暗之中度过整整三百年。黑暗是必然的,因为那个时候的人们很无知。有人说,只有知识才能带给人光明,可惜那时候,欧洲还没有什么智者,也无所谓带着人们走出黑暗。
众所周知,阿拉伯人是拥有智慧的,是可以带着欧洲人走出黑暗的,可惜他们远在阿拉伯半岛上。
公元800年,在欧洲还被黑暗笼罩的时候,出现了一个人,这个人是一个国王。他集权力和智慧于一身,最终将四分五裂的欧洲重新统一,创立了一个强大的新的罗马帝国。然而,这个国王并非罗马人,而是法国人。法国人其实也叫法兰克人,因为法兰克人是法国一个很大的民族。法兰克人原属日耳曼部落,日耳曼就是继罗马帝国后又一个统治欧洲大陆的民族。这位名叫查理的法兰克福国王,原来就是大名鼎鼎的铁锤查理的孙子——在第45章里曾提到的那个曾率领法国军队与穆斯林交战的铁锤查理,他的法名叫做查理曼,顾名思义,就是“查理大帝”的意思。
查理曼是个野心勃勃的人,在他还是法国国王的时候,他就感到自己是不满足于此的。很快,他就开始了扩张版图的计划,从周边小国开始,后来他又征服了西班牙和德国一些领地。亚琛是德国的一个古城,以温泉闻名于欧洲,查理曼很喜欢泡温泉,想当然亚琛就是查理曼的囊中之物了。除了爱泡澡,查理曼的游泳技术也相当高超。
在那个时候,部落之间寻衅滋事,战事不断,意大利教皇忍受不了北意部落之间的摩擦,很想要解决它,于是他问查理曼是否愿意南下征服那些不断生事的部落。无疑,对于想扩张版图的查理曼来说,这是一个好消息。于是他表示很乐意帮忙,并且兴致勃勃地发兵了,最后还轻而易举地战胜了那些生事的部落。教皇因此对他很感激,承诺要回报他的援助。
那时,罗马是世界各地的基督徒都向往的地方,因为举世闻名的圣彼得大教堂坐落于此。是否还有印象?圣彼得大教堂坐落的地方恰恰正是圣彼得受难的地方。查理曼也在公元800年到罗马的圣彼得大教堂朝拜。到达教堂的那一天正好是圣诞节,当他虔诚地做着祷告时,教皇亲手为他戴上了无比尊荣的王冠。那时教皇享有任命皇帝和国王的权力,教皇对查理曼的认可无疑是最大的鼓励。就这样,查理曼控制了不仅是他统治的国家,还有意大利。查理曼的王国已显雏形,只是还比较小,比较新,它和罗马大帝国很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并非由罗马人统治,而是法国人。
那时,知识和教育还没有普及,读书写字对于极大多数人来说还是相当陌生的。就连查理曼本人也没有读过什么书,也不认识几个字,差不多是个文盲,但是他对知识非常渴望,迫切想接受良好的教育,想掌握一切未知的东西。他还希望,别人会的他都会,他想改变自己,可是在他的国家,博学的人如凤毛麟角。后来他得知,英格兰有个叫阿尔昆的智者,博学的美名享誉整个欧洲。于是,查理曼对他发出了邀请,想要聘请他来为自己和国民讲学。阿尔昆的确非常博学,他不仅对基督教文学了如指掌,对在欧洲连年征战中幸存下来的拉丁语和希腊语作品也有一番研究。
对于知识,查理曼学习得如鱼得水,但是对于写字,他却毫无办法,怎么都学不会。据说,他对写字到了如痴如狂的地步,他甚至枕着写字本睡觉,一睡醒就翻开本子开始练习写字。可是即便是这样,他的写字水平还是进步不大——他只能写自己的名字。这可能跟查理曼开始学习、接触写字的时间不长有关,他是成人以后才开始学习知识的。虽然开始得较晚,但他从开始就没有中断过,一直维持着学习的状态。同时,为了让大家都能够更好地获得知识,查理曼下令普及教育,在全国的每一个修道院都开办学校,就像在自己宫殿建立学校一样。他不希望别人像他那样错过早年学习的机会。作为一个君王,这是个不失为有先见之明的举措。(www.xing528.com)
尽管女儿们都贵为衣食无忧的公主,查理曼仍然要求她们体验平民一样的生活——她们必须学会织布、缝纫、做衣服和煮饭。查理曼认为,这些生活技能是必不可少的,她们必须得靠劳动来养活自己,而不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查理曼自己也做了很好的示范,贵为一国君主,他大权在握、富有天下,但他奉行勤俭节约的美德,杜绝奢侈浪费,他吃的是粗茶淡饭,穿的是朴素短褐。为了让贵族们也意识到这个问题,查理曼故意在一个暴雨天邀请贵族们去打猎,穿着绫罗绸缎的锦衣的贵族们,被雨水打湿了的衣服就黏在了身上,还不时地被荆棘划破布料,一个个都搞得狼狈不堪,显得非常滑稽。
虽然说查理曼吃穿方面很节俭,但有些方面他却非常奢侈。他令人建造了一座富丽堂皇的寝宫,不仅如此,他还在宫殿里摆上金银做的桌椅,华丽的家具,金碧辉煌。不仅如此,他还专门建起了一些偌大的游泳池、一个非常大的图书馆和一个剧院,宫殿四周环绕着美丽壮观的花园。
在那个所谓的“黑暗时代”,人们判断一个人是否犯法,例如偷窃啊,杀人啊或是其他的罪行,采用的方法很极端。作为嫌疑犯,他们不是经由陪审团和法官鉴定到底有没有犯罪,而是命他们背着一块烧红的铁块走十步,或者是将一盆滚烫的热水端到他们面前,让他们将手臂伸进去,又或者让他们光脚踩在一些灼热的煤炭上,这些方法称为“神断法”。据说神会目视整个断案的过程,如果他没有犯罪,他是清白的,那么他就不会被烫伤,即使被烫着了,伤口也能很快愈合。“神断法”起源于《圣经》里的沙得拉、米煞和亚伯尼哥的故事,也许你没有听说过,但是据说,他们就曾经从炽热的熔炉里安然无恙地走出来,因为神是会庇佑善良的人们的。虽然查理曼很聪明睿智,对“神断法”却也深信不疑。以我们现代人的角度看,用这样残酷、不公平的方法来审案是很荒谬的。不过现在有时我们也常说,他在经历“神断法”呢,这指的是一个人遇到了很多考验他品格和能力的磨难,这与古时候的神断法有很大的不同。
那时候,辛巴达有个叫哈伦的哈里发非常仰慕查理曼。《阿拉伯之夜》中曾经提到过这个人,哈伦代表着“受神启示的人”。哈伦是一个信奉伊斯兰教的帝国领袖,虽然他常常带领伊斯兰教教徒与基督教进行抗争,但他非常仰慕查理曼,他给查理曼送去很多礼物,其中有一件就是钟表。钟表在欧洲还是很罕见的,因为是由阿拉伯人发明的,并没有在欧洲大陆上普及开来。那时的欧洲人判断时间用的还是日晷,就是根据一天之中太阳影子的方向、长短来估计时间,还有一种方法就是用沙漏或是水,就是通过一个罐子滴到另一个罐子的水或沙子的数量来判断时间。还有一件礼物是头大象,这可惊呆了王宫里的所有人,他们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动物。
哈伦外号“指引正道的人”,因为他不仅是睿智、优秀的穆斯林统帅人才,还是一个非常公正的人,就像那个被称作“公正的阿里斯蒂德斯”的希腊人那样,两人都以执政公平而著称于世。哈伦也有体察民情的时候,那时他就穿上粗布大衣,乔装成工人混进百姓之中,同他们攀谈、交流,问问大家对皇帝的管理和一些日常事务的看法,以便自己能听到多方的想法,改进自己的执政方式。人们看他穿得破破烂烂,以为他只是个贫民,就很乐意将自己的想法讲给他听。哈伦因此听到了很多作为帝王根本不能听到的批评与不满,了解到许多民间疾苦。然后回到王宫,他就致力于改进自己的执政方法,解决老百姓不满意的地方。
查理曼死后,帝国再一次分裂。这一次,没有人还能力挽狂澜重新组建起这个四分五裂的国家,就像有人说的,“所有国王的马匹和人民都没有办法再把它重新拼凑到一起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