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经济一体化的静态效应与动态效应

经济一体化的静态效应与动态效应

时间:2023-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现有的研究在理论上将区域经济一体化产生的经济效应分为静态效应和动态效应。为了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各成员国必须通过生产要素和商品自由流动,降低成员之间的交易成本,最终建立起统一市场,实现要素价格均等。

经济一体化的静态效应与动态效应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现有的研究在理论上将区域经济一体化产生的经济效应分为静态效应和动态效应。梁双陆和程小军(2007)指出静态效应包括贸易转移效应、贸易创造效应和社会福利效应;而动态效应包括规模经济效应、竞争效应和投资效应(表2-1)。

表2-1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经济效应

(续表)

资料来源:梁双陆,程小军.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综述[J].经济问题探索,2007(1):40-46.(www.xing528.com)

加拿大经济学家雅各布·维纳(Jacob Viner,1952)开创了区域经济一体化效应的静态分析框架,由其系统整理和总结的关税同盟理论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中居于主导地位,从生产的角度解释了关税同盟对成员国的影响,认为关税同盟的收益最终取决于贸易转移效应(Trade Diversion)和贸易创造效应(Trade Creation)二者的大小,前者是指一旦加入关税同盟意味着以前从区域外非成员国进口的低成本产品,而现在要转为从区域内高成本生产国进口,从世界范围看,低成本的生产将要放弃,高成本的生产将扩大,因此降低了成员国福利;后者是指一些成员国内部较高成本的产品被另一成员国低成本的产品所替代,创造了过去不发生的新的贸易,实质上是特定产品的生产从高成本成员向低成本成员的转移,总体上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因此可以增加成员国福利。通常转移效应大于创造效应,因此关税同盟会降低世界的福利水平,维纳的理论奠定了关税同盟理论的坚实基础,后经詹姆斯·爱德华·米德(James Edward Meade)补充共同形成了Viner-Meade静态分析框架。社会福利效应(Social Welfare Effect)是指建立关税同盟对成员国的福利产生的影响。Carsten Kowalczyk(1989)认为,考虑产品之间的互补性时,贸易自由化可以提高成员国对区域外的进口需求,而当关税下降幅度足够弥补当前进口国和原进口国的价格差时,贸易转移效应不一定降低福利。当加入关税同盟后价格下降的幅度足够大时可以获得福利增加,贸易壁垒的消除会降低成员国之间贸易的交易成本,由本地市场效应引起生产转移,区域内可购买的产品数量和种类增多,从而使价格指数下降,在名义收入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实现实际收入增加,也可以实现福利的增加。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动态效果是指通过市场扩大而实现规模经济,通过促进竞争实现生产效率提髙,通过增加投资实现技术进步,最终实现经济增长的加速。具体而言,首先,通过关税同盟建立稳定的统一市场可以直接扩充市场容量,成员国生产者可以实现专业化生产,由此组织大规模的生产降低生产成本,最终使企业获得递增的规模收益。其次,以Jan Tinbergen、T.Scitovsky和J.F.Deniau为代表提出的大市场理论认为关税同盟的建立克服了封闭条件下互相分割的小市场与保守企业高垄断利润的恶性循环。各成员国市场相互开放,各国企业都可能面临着来自其他成员国类似企业的竞争,在竞争压力下,技术进步得以加快。最后,市场容量的扩大会使得区域内企业迫于生存压力增加投资,同时区域外企业为了绕开关税壁垒,会直接到关税同盟内开设工厂。李瑞林和骆华松(2007)指出与自由贸易区理论和关税同盟理论的假定不同,共同市场理论的前提是要素在成员国之内自由流动,该理论探讨消除要素自由流动障碍后对成员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旨在消除贸易保护主义,建立统一的大市场。共同市场意味着生产要素,特别是资本要素可以按照利益最大化的原则跨区域流动,这种流动使得资本价格最终实现动态均等。

为了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各成员国必须通过生产要素和商品自由流动,降低成员之间的交易成本,最终建立起统一市场,实现要素价格均等。第一,建立统一市场,实现产品和要素自由流动事关“一带一路”倡议的最终成效。“一带一路”倡议本质上要求建立有利于产品和要素自由流动的统一市场,消除贸易保护主义,实现交易成本的降低和要素价格趋于均等,增加成员国的福利水平。第二,“一带一路”倡议的定位不是简单的区域开发,也不是条块分割、各自为阵的区域经济增长,而应该是建立一个旨在实现经济一体化的合作框架,需要区域内各成员之间的互动。实施由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到共同市场、最终建立经济同盟的渐进式的经济一体化行动方案。卫玲和戴江伟(2014)认为着眼于一体化框架的“一带一路”建设不再是在区域内布局若干重点项目、规划若干经济区、建成几条交通通道的传统模式,而是要构建一个制度框架,制定共同的行动纲领和合作准则,形成统一协调的宏观经济政策等。为此,“一带一路”建设首先要构建竞争与合作框架,激励各成员开展国际贸易;随着一体化水平的提升,要素禀赋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相似的成员国自然会形成地区联盟,国际贸易将逐渐变成区域内贸易,在国际分工的前提下实现规模经济;随着产业生命周期的变化,各国要素禀赋优势亦发生变化,因此各地区需要更新产业结构,调整贸易结构,扩大区域联盟,最终实现全球经济一体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