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加强一带一路倡议,推进区域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加强一带一路倡议,推进区域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时间:2023-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提出和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加强沿线区域合作,推进区域内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助于形成促进各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加强一带一路倡议,推进区域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一带一路”是一个“不限国别范围、不是一个实体、不搞封闭机制、有意愿国家和经济体均可参与进来”的开放包容经济合作倡议。2017年10月2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在党章中加入了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等内容,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一带一路”建设和坚定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决心与信心,这意味着“一带一路”建设将不是一个短期工程。

“一带一路”倡议具有深刻的内涵,是以经济合作为基石,以人文交流为支撑的发展战略。鉴于亚欧大陆乃至世界其他区域的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问题,“一带一路”建设将以基础设施投资为抓手,并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起点推动贸易互通,逐步实现经济一体化发展,新兴开发性金融机构将在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一带一路”沿线经济增长打牢地基。

“一带一路”建设为亚欧国家深化合作勾勒了宏伟蓝图,将把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乃至中东欧区域国家连为一体,沿线许多国家也已将本国发展战略与“一带一路”建设战略有效对接。袁新涛(2014)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受到亚欧国家的积极支持和参与,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基础坚实,国内相关省份也纷纷制定实施规划方案配合“一带一路”倡议落实。潘志平(2015)认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大发展、大开放之路,政治沟通与合作之路,物质与精神结合的文明之路,为整个国家和相对滞后的西部地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一带一路”建设将政治关系优势、地缘毗邻优势、经济互补优势转化为务实合作优势,努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增进沿线各国人民福祉。陈玉荣和汤中超(2014)认为“一带一路”建设应分步骤分阶段实施,初期任务目标是电信能源管线、道路、港口等基础设施共建和互联互通,为投资和贸易便利化打好基础;中期目标是建立自由贸易区,进一步在制度上为经济一体化铺路;远期目标是打造覆盖“一带一路”沿线的自由贸易区群,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

从全球视角观察,“一带一路”沿线是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的洼地。提出和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加强沿线区域合作,推进区域内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助于形成促进各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经济交往历史悠久,但相互间政治经济关系也常常因政治动荡、大国干涉、种族冲突和战争而恶化。进入21世纪以来,除少数国家和地区外,“一带一路”沿线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致力于经济发展,不断推进经济市场化和开放化。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沿线各国和地区越加意识到区域合作的必要性。中国与周边国家共建“一带一路”不仅具有一定的政治经济基础,而且具有较大的潜在利益,这种基础和利益主要体现在以下五点。

第一,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许多国家和地区开放理念接近。作为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度,中国在历史交往中长期对周边国家输出文化,形成了泛东亚文化圈。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古丝绸之路和郑和西洋开辟的海上丝绸之路令“一带一路”沿线区域具备传统的文化认同感。在新世纪以来,“一带一路”发展中国家因自身经济政治制度特点而无法被西方发达国家接纳,长期处于被边缘化的位置,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蕴含了经济大发展和国际话语权提高的机会,普遍受到发展中国家的积极响应。(www.xing528.com)

第二,世界经济增长和中国对外贸易增长重心逐步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转移。金融危机后西方发达国家复苏乏力,而“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由于具备庞大的人口、广袤的土地和丰富的资源,经济潜力在发展中逐步得到挖掘,渐渐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发达国家次贷危机后需求不振、贸易萎靡,中国企业便将贸易重点转向新兴经济体,努力开拓发展中国家市场,对外贸易重心逐渐向“一带一路”沿线转移。

第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目的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口众多,资源丰富,具有无穷的发展潜力。在西方发达国家市场饱和的背景下,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目的地便转移至发展中国家。尽管受制于多方面的政治经济因素,发展中国家投资可能存在较大风险,但中国企业作为后起之秀难以在低风险的发达国家市场中取得份额,因此只能和风险共舞,在应对风险的过程中强大自己,同时也为发展中国家建设贡献力量。

第四,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的供给优势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需求相吻合。中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经验,形成了强大的供给能力。“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因为政府财政实力较弱难以负担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制约了经济发展,这又导致政府财政无法壮大的恶性循环。中国强大的基础设施建设能力可以和沿线国家需求耦合,从而打破这一恶性循环,帮助沿线国家发展。

第五,“一带一路”建设将会显著改善中国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条件,在推进中国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的同时,促进国内区域间的互联互通。中国西部地区在历史上曾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和重要通道,古代商人经过丝绸之路往来贸易繁荣了沿线地区,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历史上也曾是世界第一大城市。“一带一路”建设在为中亚、西亚、南亚、中东欧地区带来经济活力的同时,也将使我国西部成为对外开发的前沿阵地。贸易往来的增加将提升基础设施建设需求,使西部地区告别发展落后的局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