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院制度
盛朗西著,中华书局1934年出版,华世出版社1979年第二版。
盛朗西(1901—1974),上海青浦镇人。18岁毕业于江苏省第二师范学校,先后在上海万竹小学及苏州一师附小等学校任教,后考入东南大学,攻读教育学学士学位。在校期间,曾搜集宋、元、明、清四代书院制度的相关资料,发表于《民铎》杂志。毕业之后,被东南大学延聘为教育系助教,后为青浦县教育会会长、上海中学实验小学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担任青浦市实验小学校长,三年后调至上海市第一师范学校任教,1957年退休。1974年病逝于上海。
盛朗西对小学教育进行过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主编出版的《小学教育小问题研究丛书》颇受好评。此外,就是对书院学倾注了许多心血,是与班书阁齐名的民国书院研究专家。《中国书院制度》是盛朗西书院研究的代表作,该书于1934年由中华书局出版,全书约20万字,堪称中国书院研究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的通史性著作。全书共分六章,分别是书院之起源、宋之书院、元之书院、明之书院、清之书院、书院之废替。该书尤详于书院制度的源流、演变,凡职事设置、山长遴选、学生甄别、学术风尚、讲学内容、藏书、祭祀、讲会、会讲、考课、膏火等均有涉及。
大量运用史料是该书最显著的特色。该书在研究方法上运用胡适引进的实证主义精神,也步清代考据学流风,整体写作风格接近资料汇编,与柳诒徵《江苏书院志初稿》很是类似。该书的主体部分用极为简明的文字写成,而其中穿插附录以大量的征引文献,使每个重要问题都有足够的史料予以支撑。这些征引文献都是原始史料,按时间顺序依次排列于正文之下。从分量上来看,书中征引文献远远超过正文,往往一句论断,便会附以甚至十几倍的相关史料,比如《白鹿洞教条》《东林会约仪式》等几乎全文照录。其资料之翔实,后代相关书院通史研究著作都无出其右。(www.xing528.com)
全书大量取材于史传、政典、文集,兼采笔记、地方志,与其他相关著作比,该书使用地方志较少,但是它在材料上也有自己的特色,就是善于征引传记材料。此外,该书还特别运用了唐代诗歌和佛学典籍。在唐代书院部分,作者多次使用《全唐诗》中的材料论证唐代士人构屋读书之处,其名即为“书院”,引用有卢纶、贾岛、王建、杨巨源等诗人的诗篇。佛学典籍的使用也有特色,诸如《佛学大纲》《释氏稽古六略》《坛经》《禅林的学校制度》(陈东原)等。
更重要的是,该书对历史发展的前因后果都有研究,使各个朝代及每朝的各时期连成了有机的整体,从而成为一部真正意义上的通史,对后世研究有重要的启发作用。作者还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书院有三大事业,一是藏书,二是供祀,三是讲学,后代对书院功能的判断虽然多有出入,但是基本不出此三方面。
《中国书院制度》的出版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因为它是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研究书院的学术专著。此后,中国书院的通史性著作出版亦不绝如缕,但是从基本范式上,都多少受到该书的影响。1979年台湾华世出版社再版,杨家骆将其收入《古今图书集成续编》中。除了这部著作之外,盛朗西还关注了中国书院制度的东渐,即向东洋日本、朝鲜的传播,先后撰写了《中国书院制度之东渐》《中国书院制度之东渐续》(分别发表于《学艺杂志》1937年第1期、第2期),第一次将书院研究的视野延伸到域外。这两篇文章与该书一起,使盛朗西的书院研究不仅从时间上成为“通史”,从空间上也成为“全史”。在巨星璀璨的民国学者中,盛朗西以此知名于后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