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分析和批判是从商品开始的。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他一开始便指出:“最初一看,资产阶级的财富表现为一个惊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的商品则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原素存在。”这段话同样也成为《资本论》的开篇语,可见马克思对这个问题的高度重视[1]。商品的物质形态虽然是物,具有使用价值,但必须具备其他几个因素才能够成为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没有劳动的参与产生价值,就不是商品;必须用于交换,如果只是生产者自己消费,也不是商品;必须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否则也只是劳动的浪费和物品的耗费。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区分了商品的二因素,即使用价值与价值。使用价值是商品的有用性,也就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每一种商品都具有使用价值,而且随着人们的生产实践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获得新的使用价值。商品不仅有用,还且还能用来交换,具有交换价值。斧子与大米之所以能够按一定比例交换,并非其使用价值,而在于剥离掉使用价值之后商品所剩下的属性,即它们都是劳动产品,在它们身上都耗费了一定的人类劳动。因此,这种凝结或物化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指出:“一切劳动,一方面都是人类劳动力生理学意义上的支出。并且,当作等一的人类劳动或抽象的人类劳动,它形成商品价值。一切劳动,另一方面又都是人类劳动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的形式上的支出。并且,当作具体有用的劳动,它生产使用价值。”[2](www.xing528.com)
在商品分析的基础上,马克思进一步分析了货币的出现和资本的产生。在马克思看来,随着商品基本矛盾(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的外在化和商品交换的发展,货币就产生了。在商品经济的发展中,货币具有了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等职能。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如果想从事某种生产活动,必须首先用一定数量的货币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但是,货币本身并不就是资本。在马克思看来,“商品流通是资本的出发点。商品生产和已经发展的商品流通,商业,是资本所由发生的历史前提”。商品流通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直接的“为买而卖”(即W—G—W),另一种则是“为卖而买”(即G—W—G),“在运动中通过后一种流通的货币,转化为资本,成了资本,并且按它的性质规定来说已经是资本”。但是,如果整个的交换是等值不变的,这种“为卖而买”的商品流通并没有多大意义。资本之所以能够产生并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正在于,在这一流通过程中,出现了价值的增量(G′),即出现了“剩余价值”。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使这个价值变为资本。那么,剩余价值从何而来?它不可能从流通环节中来(但是又离不开流通环节),只有从生产过程中来。根据马克思的分析,剩余价值就是由雇佣工人所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其劳动力价值以上的那部分价值。由此,马克思揭示出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生产过程,当作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是商品的生产过程;当作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便是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是商品生产的资本主义形式。”[3]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