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批评的范式探析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批评的范式探析

时间:2023-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批评,伴随着中国学界文化研究的兴起与发展,一直备受瞩目。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批评,则可作为文化研究的另一条路径。大略地说,英美文化研究侧重于大众文化批判的表层细节,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批评则更关注大众文化的深层内里。乔治·卢卡奇,匈牙利哲学家、美学家和文学批评家,被公认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奠基者。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批评的范式探析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批评,伴随着中国学界文化研究的兴起与发展,一直备受瞩目。文化研究,作为一种思潮在20世纪末的英美学界产生广泛影响,英国伯明翰学派的文化研究,带有强烈的世俗关怀,所关注的文化是作为生活方式的文化,是作为正在发生尚未完成的日常生活中的文化,是普通的文化,它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从20世纪60年代的工人阶级文化到70年代之后的青年亚文化,再到80年代之后的大众文化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批评,则可作为文化研究的另一条路径。它关注人类“更美好生活的梦”、启蒙辩证法、文化工业、辩证意象、交往行动、意识形态、物化与异化等概念,具有深邃的哲学关怀和思辨特质。大略地说,英美文化研究侧重于大众文化批判的表层细节,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批评则更关注大众文化的深层内里。尽管西方马克思主义有着共同的理论源泉,即以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为基本内涵或研究起点,但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并非铁板一块,而是有着不同的理论主张和原则,因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批评范式不是单数而是复数,并且作为始终敞开着的、不断生成的理论矩阵,在对话与修正中不断演进,甚至重建,显示出内在的创造力和批判的张力。从20世纪20年代起,以匈牙利哲学家文学批评家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的出版为标志,西方马克思主义在近100年的历史沿革中,自觉吸收了当代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领域的重要理论成果,逐渐形成了众多的文化批评流派,呈现出多样化的表述形态。

西方马克思主义又称为新马克思主义,它并不是指在一个明确的时间段或特定的地理区域出现的理论、思潮、流派。如果我们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分界,在此之前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有卢卡奇、布洛赫、科尔施、葛兰西,他们一般被称为人本主义的新马克思主义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马克思主义逐渐形成百花齐放的发展态势,如法国哲学家阿尔都塞的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法国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德国以社会批判理论著称的法兰克福学派、以文学批评著称的英国伊格尔顿的马克思主义,还有以巴迪欧、齐泽克为代表的当代欧陆激进左翼的马克思主义等。接下来我们将重点介绍在文化批评领域,包括在美学理论与文学、艺术批评方面多有建树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及其核心思想。

乔治·卢卡奇,匈牙利哲学家、美学家和文学批评家,被公认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奠基者。在文化批评领域,卢卡奇在其早期著作《小说理论》中提出,希腊文化是一种具有“总体性”特质的文化,是囊括了历史哲学、美学、心理学等各类学问的综合体,而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传统价值瓦解,生活变得分崩离析,失落了以史诗、悲剧与哲学为表现形式的古希腊那种完整的文化。卢卡奇在此基础上提出,小说作为现代社会的典型艺术形式,能够揭示生活中隐藏着的总体性,重构古希腊那种完整的文化。卢卡奇还细致研究了马克思《资本论》中的商品拜物教理论,并结合马克斯·韦伯的文化哲学、乔治·齐美尔等人的思想,形成了同马克思的“异化”概念极为接近的“物化”概念,在卢卡奇看来,物化现象的出现同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紧密联系,在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结构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物的关系逐渐掩盖、支配人的关系。卢卡奇立足“物化”概念,对发达工业社会技术对人的统治、人的主体性的丧失等系列现代人的生存困境问题进行了深刻剖析。

恩斯特·布洛赫,德国哲学家、文化批评家,继承和发展了经典马克思主义作家的文艺思想,并产生了广泛、持续的影响。他的重要著作有《乌托邦精神》《希望的原理》《预兆美学》《踪迹》等,成为20世纪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中无法绕过的艺术哲学作品,其中1 600多页的《希望的原理》(1959)的第1卷和第3卷,多处出现与美好生活相关的论述,这些论述既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德国古典哲学、希腊哲学,当中融入了布洛赫在资本主义社会及纳粹统治下的生活体验,充满了对资本主义社会各种供人娱乐、消遣的文化产品,也有对某些古老传统、新兴事物的赞美。在布洛赫看来,真实的美好生活意味着具有现实根基的生活理想,它借由富有历史底蕴、生命力与创造力的文化产品变为现实。

安东尼奥·葛兰西,意大利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思想家。在文化批评领域,葛兰西最具启发意义的是文化霸权理论。20世纪20年代,葛兰西由于开展反法西斯活动不幸被捕,他在狱中写下篇幅达300余页的笔记,后经人整理出版,题名为《狱中札记》。在这部源出于革命实践、影响深远的理论著作中,葛兰西提出了文化霸权理论,它揭示出,在一定社会形态下,某一社会集团为了巩固他们的领导地位,因而在思想、意识、文化、道德等方面采取劝诱的方式,让大众从内心认同统治集团的意识形态,进而在不知不觉中屈从于统治阶级的支配与压迫。说到底,文化霸权即意识形态的领导权,主导阶层与被主导阶层之间,是一种非暴力、非强制、有协商的动态控制关系,主导阶层通过诸如家庭、教育制度、教会、大众传媒这类机制运行,生产出被主导阶层认可的感觉、话语、知识与意义,进而将后者纳入霸权实施和推广的阵营当中。

法兰克福学派,距今已经过三个阶段的发展历程,学派第一期代表人物霍克海默、阿多诺本雅明等,他们都具有犹太文化背景。纳粹掌权后,霍克海默、阿多诺流亡美国,合著了《启蒙辩证法》,其中专门有一章讨论“反犹主义”的社会根源与心理机制,他们都对大众文化持否定态度,通过“文化工业”一词,深刻揭露资本主义文化生产的系统性、控制性、标准化与伪个性化。本雅明与社会研究所的关系密切,在纳粹上台前曾定期为《社会研究》杂志撰稿,在流亡期间也与霍克海默、阿多诺保持通信,他对大众文化的态度相较霍克海默、阿多诺显得较为中立,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不仅看到德国法西斯主义的“政治的美学化”,还有可与之形成对抗的苏联共产主义的“艺术的政治化”。他的文化批评的代表作《单向街》采用散论、格言寓言相互交织的意象拼贴的方式,旨在揭露现代生活的愚蠢与堕落之处。学派第二期代表人物哈贝马斯的文化批评,立足于他的交往行动理论,他发现,随着大众传媒技术的发展,大众文化日益凸显出独立的精神,并非一味受制于市场机制的灌输与影响,文化的再生产与交往行动密切关联。在此基础上,哈贝马斯对霍克海默、阿多诺的大众文化概念进行了修正,使用在德文中含义更为接近他所理解的大众文化本质的“Volkskultur”——民众创造的文化,具有反抗的内在动力,替代了具有更多否定性意涵的“Massenkultur”——大众被动接受的文化,具有消费与宰制的性质。学派第三期的代表霍耐特所谈论的“文化”内嵌于他的承认理论,他提出“为承认而斗争”标志着批判理论第三代的崛起,在霍耐特看来,“文化”与“成就”的承认形式紧密相连,个体及其从属群体的特殊价值的实现,在某种程度上依托文化上的转型和更新,因而作为社会价值参考框架的“文化”,也自然地在社会冲突的合解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当主体在经受蔑视体验这一情感上的伤害时,所采取的有效方式就是实现文化转型并进一步扩展团结关系。

路易·阿尔都塞,法国哲学家,被誉为“解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人。阿尔都塞从马克思主义出发,吸收了结构主义的方法、精神分析学说,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结构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代表作有《保卫马克思》《阅读〈资本论〉》。阿尔都塞在文化批评方面最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征候阅读”方法,他对马克思的理解正是基于对马克思经典文本的“征候阅读”——将文本看作是一种双重结构,即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两者不可分离,通过直接的阅读可以把握表层结构,而只有依据“征候阅读”才能发现深层结构,依据字里行间的各种“征候”——“空白”“缺失”“疏漏”把握文本的深层结构,是“征候阅读”的核心所在。阿尔都塞正是通过“征候阅读”法,发现了马克思在哲学思想发展过程中的“认识论断裂”与总问题的转换。(www.xing528.com)

特瑞·伊格尔顿,英国马克思主义文化批评家,他师承雷蒙·威廉斯,在后者的影响下广泛阅读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著作,又受法国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的影响,考察了意识形态与文学文本之间的复杂关联。伊格尔顿在《文化的观念》一书中,以一种后现代的哲学视野,追溯了“文化”词义的原初意涵及其历史变迁,并且揭示出自19世纪以来西方世界的文化危机,“作为文明的文化”“认同文化”“商业文化”三者之间相互交叠、争战,号召批评家们以革命性的批评实践参与到文化权力的争夺战中,即通过“敌对的文化”,打破将西方意识形态合理化的一般文化,保持文化的对抗性。

弗里德里克·詹姆逊,美国后现代理论家、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领军人物,20世纪80年代,他来华讲学,讲课稿以《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为题出版,成为中国学者理解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作之一。詹姆逊认为,西方资本主义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市场资本主义或国家资本主义阶段、垄断资本主义或帝国主义阶段和二战以后的跨国的、以前所未有的商品化为标志的“晚期资本主义”。同资本主义发展的三个阶段相对应,文化的发展大体也经历了三种不同的发展形态,即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不仅是一种新的美学风格,而且是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主导文化,其特征是取消了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商业文化)之间的界限。他在《后现代主义或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一文中,将晚期资本主义文化时空命名为“超级空间”,是一个由数据信息、金融资本构成的巨型网状系统,它取代了地缘社会当中真实的人际关系网,陷入时空混淆是后现代个体的处境,他们既无从把握自身,也无从洞悉文化系统的运行。

20世纪70年代激进左翼思潮逐渐兴起。解构主义大师、法国哲学家德里达,以《论文字学》批判西方哲学的语音中心主义,或曰逻各斯中心主义,以《马克思的幽灵》重启马克思的思想遗产的阐释路径。法国哲学家、文化批评家德勒兹结构主义哲学,以《资本主义与精神分裂症》(上卷《反俄狄浦斯》,下卷《千高原》)重新界说弗洛伊德的欲望概念,展开对资本主义现代性压抑机制的批判。后现代主义思想家鲍德里亚(又译为“波德里亚”),以《消费社会》开启对后工业社会以符号消费为表征的消费文化的批判。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在《区隔》中重新定义文化,将其与日常生活中的趣味相联系,指出趣味的资本与文化资本紧密勾连,不同阶层在艺术趣味上的差别,源自社会经济、政治权力的运作。欧陆哲学家、文化批判家齐泽克,深受黑格尔、马克思的哲学以及拉康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善于敏锐捕捉最新的社会文化现象,从歌剧、小说、电影到政治事件、灾难……颇有席卷天下之势,他以坚决的批判态度、直截了当的话语,揭露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诸多怪象,拷问其发生的根源。法国作家、哲学家、毛主义者阿兰·巴迪欧师从法国马克思主义的旗帜性人物阿尔都塞,又受到法国科学主义思潮的浸染,“事件”是巴迪欧哲学思想的核心,他注重剖析欧洲发生的政治事件,并指出当代共产主义面临的困境及出路。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学者根据自身所面临的历史境遇、社会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对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了借鉴、回应,并且发展出了以批判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为主体的文化批评理论。他们所提出的一些概念、问题在中国现代化的语境中也值得探讨,他们趋向多元化的理论视角、摆脱宏大叙事的理论构建方式也值得借鉴。

本章通过以下四小节,将从细部逐一呈现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布洛赫、霍克海默、阿多诺与本雅明的文化批评范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