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发生了一场被沃勒斯坦称为“世界体系历史上最伟大的形成性事件”——“五月风暴”。在马尔库塞的“新感性”、萨特的“存在主义”、托洛茨基的“不断革命”等理论的影响下,法国爆发了一场规模浩大的学生运动。这场运动起因于反对美国对越南的武装干涉,激化于欧洲各国内部复杂的社会矛盾,而爆发于大学生对大学教育体制的极度不满。受此影响,欧洲各国迅速爆发学生运动,甚至一度达到革命的临界点。其实,1968年只是整个60年代反叛浪潮的缩影。从学生运动来说,1964年由美国加州柏克利大学学生发起的“言论自由运动”,1965年由美国密歇根大学发起反对越战的运动(随后,哥伦比亚、哈佛、耶鲁等名校学生也积极响应,形成遍及全国的学生反战运动),1966年,联邦德国、法国、英国等国也出现反对越战的学生运动,并在1967年达到高潮。受中国“文化大革命”及“红卫兵运动”的影响,美国、法国、联邦德国、英国、意大利、爱尔兰、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西方主要国家相继出现以青年为主体的文化革命浪潮。1968年4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学生抗议学校为越战服务的研究项目和种族主义政策与军警发生冲突,并引发全国性的抗议运动;1968年5月,法国爆发“五月风暴”,一千万名学生、专业人士、工人走上街头,引发全国性的罢课、罢工;1968年3—10月,英国学生罢课、上街,抗议越战;1968—1969年,意大利的学生和工人运动掀起高潮,出现“火热的秋天”;1968—1969年,北爱尔兰学生要求民主,导致内战;1970年5月,美国学生反战运动达到高潮,全国罢课学校有900余所,一半以上的高校教师和学生参加这一运动。60年代的学生运动的文化影响极其巨大。学生运动一方面以民主、自由为口号,反对越战,反对旧的教育制度;另一方面又以性解放、文化革命为旗帜反对现代文明、颠覆传统伦理道德。从某种意义上说,波澜壮阔的学生运动仅仅是整个欧洲60年代时代精神的缩影,在这个“漫长的60年代”(long sixties),出现了一系列新事件、新思潮、新主义、新运动:如“布拉格之春”、新左派运动、反战运动、黑人民权运动、青年反主流文化运动、学生运动、女权运动、环境保护运动以及流行音乐兴起、家庭和社会关系变化、性观念革命、社会价值观的改变、后现代思潮兴起等。60年代,也对西方文论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以法国的“五月风暴”为例,正当学生运动如火如荼之时,结构主义大师罗兰·巴特却态度暧昧,从而引发“结构从不上街”的批评,并成为结构主义不支持“五月风暴”的身份标记。随后,格雷马斯、福柯、列维-斯特劳斯等人纷纷遭此厄运,被戴上“结构不上街”的帽子。结构主义由此“一蹶不振”。德里达的解构主义则从内部瓦解了“结构”,从此开始进入“后结构主义”时代。德国也不安宁,60年代末期的学生运动把法兰克福学派推向辉煌的顶点,但也使之处于瓦解的边缘。面对学生运动,马尔库塞对学生全力支持、阿多诺与学生尖锐对立,哈贝马斯则持相对温和的批判态度,这种立场上的分歧促成了法兰克福学派内部的分化。1969年,阿多诺去世,哈贝马斯接任社会研究所所长,但在学生和政府的双面夹击下,法兰克福的代表人物纷纷离开,就连哈贝马斯也于1971年去了慕尼黑。1968年对于英国的伯明翰学派也有影响。革命的风暴既给他们带来无比的兴奋与乐观,但随之而来的失望也使他们进入反思的状态。也是在这一年,斯图尔特·霍尔接替霍加特,担任CCCS的第二任中心主任,伯明翰学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60年代以后,另一重大的思潮变迁来自“后—”学的兴起。尽管“后现代”这个词最早可追溯到1870年,“后现代主义”早在1934年就出现了,但直到60年代之后,才开始被人们普遍接受,并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成为全球性的文化浪潮。与“后现代”相呼应的,诸如“后工业社会”“后马克思主义”“后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共同推动了“后—”学时代的来临。(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