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再哀叹了,女孩们,不要再哀叹了。
男人从来都是骗子,
一只脚在海里,另一只脚在岸上,
从不会对一件事情始终如一。
——莎士比亚,《无事生非》
CHAPTER 9 THE USES OF BEAUTY
Sigh no more,ladies,sigh no more,
Men were deceivers ever,(www.xing528.com)
One foot in sea,and one on shore,
To one thing constant never.
—Shakespeare,Much Ado About Nothing
20世纪90年代早期,在X染色体上发现了“同性恋”基因的趣闻不胫而走。当发现原始实验很难复制时,人们的兴奋劲儿逐渐褪去。但关于双胞胎的研究表明同性恋是具有遗传性的,也许终有一天我们会发现母体中引起男人同性恋倾向的基因。
对此引发的第一个思考是政治方面的。虽然同性恋基因理论的出现,可能会导致母亲不希望生下同性恋儿子而进行选择性堕胎,但在近些年来,它仍然受到同性恋活动家的欢迎。原因在于,他们发现用这个理由可以说服那些古板的诋毁者,即同性恋是与生俱来的一种状态,而并非后天的选择。在那些不认可同性恋的异性恋者眼中,这种说法为同性恋者、同性恋者的父母以及教育方式进行了有效的开脱。这同时也缓解了一些父母的焦虑情绪,他们不用担心儿子因钟爱的摇滚乐队中有同性恋,或者青春期时被同性恋追求而变成同性恋。
第二个思考是道德方面的:同性恋基因最终会推翻一个迷思,即认为将某些疾病归于教养和环境的理论比归因于先天特质更好,更少些“邪恶”意味。因为基于弗洛伊德的培养理论,同性恋要接受厌恶疗法,一想到同性恋的画面,就要接受电击和催吐药的注射。同性恋基因最有力的新证据就是异卵双胞胎。他们在同一个子宫内孕育,在同一个家庭里成长,而同样成为同性恋的概率仅仅为1/4。而同卵双胞胎有同样的先天和后天因素,同样成为同性恋的概率大约为1/2。所以若同卵双胞胎中有一个男孩是同性恋,那么另外一个也是同性恋的概率为50%。另有证据表明,同性恋,基因来自母亲而非父亲。
同性恋男人通常不会留下后代,那这种基因是如何存活的呢?对此有两个可能的答案:一种可能是携带这种基因的女人有更好的生育力,但它如果出现在男人体内反而会妨碍生育力。第二种可能更能够引起人们的兴趣,剑桥大学的劳伦斯·赫斯特和大卫·海格认为也许同性恋基因根本就不在X染色体上。X基因不是唯一从母体中遗传下来的基因,如第四章所述,还包括线粒体基因。而且,把同性恋基因和X染色体联系起来的证据依旧很不充分。如果同性恋基因确实存在于线粒体上,赫斯特和海格的头脑中难免会出现阴谋理论:同性恋基因就像昆虫的“雄性杀手”基因一样,它可以使雄性绝育,把本该传承的财富转给了雌性的亲戚们。这样可以提高雌性后代生育的成功率,并且使同性恋基因得到了传播。如果同性恋男人的性取向是由基因影响的,那么也许异性恋的性取向也受基因的影响。如果性本能是由基因决定的,又经过了天择和性选择,那就意味着它们带有设计的印记,它们是适应的。美丽的人们之所以具有吸引力,是因为其他人具有感受他们魅力的基因。人们有这样的基因,是因为他们的祖先都采用这种标准。美丽不是毫无标准的。进化生物学家对一系列事情的洞察正在改变我们对异性魅力的看法,因为他们终于发现为什么我们认为有些特征是美的,而有些特征则是丑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