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氐人的历史:淝水之战与后裔

氐人的历史:淝水之战与后裔

时间:2023-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其子民流寓在四川、甘肃、陕西等地山区,被称为氐人。其中淝水之战的前秦皇帝苻坚最为有名。目前,只有四川、甘肃交界山区还有少量氐人后裔,他们被称为白马藏族。其中大部分人参与了滇西靡莫之属的形成。在这部分人中,有一些尊奉鱼凫氏为先祖的族谱留存。最终,历史舞台上,三星堆文明的帷幕完全降落。

氐人的历史:淝水之战与后裔

在结束全书之时,有必要就三星堆古蜀国后裔的流散去向、族别变化及古蜀文明,做一个全景式的概括性回顾:

先谈谈蜀国。最早的蜀国,应该是指广汉三星堆古蜀国,其时代为夏代和商代。商代时还有山东金县有缗氏蜀国。到商代晚期,成都平原在三星堆古蜀国瓦解后,继有鱼凫氏蜀国(金沙),还有汉水流域的柏灌氏蜀国。

商末周初,山东金县境内的有缗氏蜀国,因为助商纣王而被周武王所灭。

自西周始,所谓的蜀国就只在成都平原和川陕甘交界处存在。古蜀的地域仅限于四川盆地和汉中盆地——成都平原上很短暂的鱼凫氏蜀国和继之而起的杜宇氏蜀国(郫邑),以及汉水流域的柏灌氏蜀国。

春秋战国时期,只剩下四川盆地的蜀国——开明氏蜀国(成都)。来自湖北、川东、大巴山的巴族,与成都平原上的蜀人,共同构成了巴蜀文化

我们通常而言的古蜀文化,并未包括山东金县的商代蜀国的文化,而是对成都平原上的蜀国和汉水流域的蜀国文化的笼统称谓。

实际上,古蜀文化的研究,的确需要再做细分。这是历史研究应有的严谨态度。

再来谈谈三星堆古蜀国后裔的去向。

商代晚期,三星堆国破,由蚕丛氏、柏灌氏、鱼凫氏三个部族构成的酋邦瓦解,联盟分裂,他们似流云一般逐步在中国西南地区散开。他们的后裔,参与了中国西南历史上一些民族的形成,是当今西南地区某些民族的部分先民来源。

先来看柏灌氏,他们的情况现在掌握得相对清楚。柏灌氏北上,在甘肃、四川、陕西三省交界处活动,并在陇东南、川北边缘和陕南建立起蜀国。

这个蜀国靠近西周王朝,距宗周并不远,彼此有密切来往,成为西周附属国并参与了周武王同盟伐纣的军事行动。甘肃灵台白草坡、陕西宝鸡茹家庄、竹园沟 国墓地、陕西汉中城固一带出土的蜀式青铜器和文物,均与这个柏灌氏蜀国有关。西周末,这个蜀国消失。柏灌氏后裔因与周秦联系相对较多,受周秦文化影响,被中原士人称为“叟人”,有时直接以“蜀叟”名之。其子民流寓在四川、甘肃、陕西等地山区,被称为氐人。迄至魏晋,氐人时常爆发起义,有不少名人和人才。魏晋南北朝,以氐族为主或是氐人领导的国家,先后有成汉、仇池、前秦、后凉等政权(五胡十六国),对当时的历史有重大的影响。其中淝水之战的前秦皇帝苻坚最为有名。南北朝以后,氐族逐渐融入其他民族之中。其中部分活动于岷江上游和靠近成都平原山前地带的氐人,是秦代灌县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主要修建者,后来大多融入汉族之中。

目前,只有四川、甘肃交界山区还有少量氐人后裔,他们被称为白马藏族

鱼凫氏的后裔,情况就比较复杂。

三星堆古国国破之后,鱼凫氏仍然在成都平原上盘桓,后迫于洪水,不得已离开三星堆西迁,在成都金沙建立国家,后受到洪水、杜宇族所建蜀国的排挤,其王族或酋长率部迁徙到彭州、安县湔山一带。酋长死后,其余部流散在彭州、崇州、新繁、什邡、广汉、绵竹、安县、邛崃等地——龙门山脉的山前地带。这部分人后来受杜宇氏、开明氏蜀国统治,但与柏灌氏后裔一样,长期保留了自己的文化传统(有三星堆青铜文明的文化因子留存,但又受到周秦文化影响,可谓“后三星堆文化”,其青铜、玉器、骨器、石器主要留存在民间),与后来的杜宇、开明所拥有的巴蜀青铜文化没有多少关系。秦灭巴蜀之后,这些留居成都平原山前地带的鱼凫氏后裔大多被汉化。

南迁的鱼凫氏后裔去向,依稀可辨。一部分鱼凫氏宗族后裔与子民,追随蚕丛氏南迁到四川西南部和云南。其中大部分人参与了滇西靡莫之属的形成。还有一部分人,因其文化面貌与岷江上游、成都平原山前地带的柏灌氏后裔相似,古籍也称为叟人(或称为蜀叟)。他们戴大耳环,汉晋称为夷人,活动于川、云等交界山地,部分参与了大小凉山彝族的形成。在这部分人中,有一些尊奉鱼凫氏为先祖的族谱留存。而在云、贵、川地区,少数鱼凫氏后裔参与了西南苗瑶族和濮僚系民族的形成。

在明了鱼凫氏后裔的去向之后,长期以来古代蜀国混沌的历史将不再让人困惑——迷雾一般的古蜀历史逐渐变得清晰。

只要将四川出土的先秦时期的文物特别是青铜器做比较,就能轻易地发现,杜宇、开明氏的巴蜀青铜文化,明显落后于三星堆青铜文化。而且,他们的信仰和图腾也不一样。这也就是三星堆文化有文字而巴蜀青铜文化没有文字只有符号(巴蜀图语)的缘故。

可以确定,成都平原上杜宇、开明氏的古蜀国,即他们创造的巴蜀青铜文化,并非三星堆文化的后裔,也非三星堆古蜀国的直接继承者。

结论是——三星堆古蜀国和杜宇、开明的蜀国,是古蜀历史截然分开的两个阶段。三星堆为早期阶段,杜宇、开明为晚期阶段。(www.xing528.com)

两者之间,没有直接传承关系。

蚕丛氏的后裔南迁之后,分布最为零乱,散落云南、四川和越南等地。

蚕丛氏南迁,部分沿岷江迁徙的族人在青衣江、岷江、大渡河流域留居,他们从事旱地农业,逐渐土著化,形成了后来史书记载的青衣羌,以后融入汉族。

南迁蚕丛氏王族后裔,沿着昔日川滇入海贸易通道迁徙,一直迁徙到越南北部,以后去向不明。他们可能与较高的越南青铜文明——铜荳文化期和扪丘文化期有关。在汉代,他们的王还以蜀王自居,自称为黄帝之后,向汉王朝进贡。

部分蚕丛氏、鱼凫氏在商代末期南迁滇西洱海地区,开创了云南青铜时代。西周末春秋初,这部分南迁的蚕丛氏、鱼凫氏逐渐融合当地土著,形成彼此联系不够紧密的靡莫之属,并发展出云南的青铜文明。其中部分人在战国时期迁到滇池,参与滇国建成,将云南青铜文明发展到鼎盛阶段。

南北朝时期至隋唐时期,南迁古蜀人——蚕丛氏后裔中的一小部分人(苏美尔人后裔)融入地方大族爨氏,并且掌控权力。在他们的操控之下,彝族先民形成东爨(乌蛮)、西爨(白蛮)之别,后来演化为黑彝、白彝。

滇文化中的青铜器

这些南迁古蜀人后裔(苏美尔人后裔)成为彝族中的黑彝,他们是彝族的上层和领导力量。

散居在云南、四川的,没有融入当地土著族群南迁的古蜀人后裔,大多成为汉族。

历时两千多年,三星堆古蜀国族群的后裔四散开来,融入西南诸多民族之中,参与和形成一些新的民族。

这些三星堆人后裔,他们传承的青铜文明,曾经辉煌过,也曾灿烂过。

不过,历史的发展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

最终,历史舞台上,三星堆文明的帷幕完全降落。

【注释】

[1] 见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广汉三星堆遗址》。

[2] 《广汉三星堆遗址一号祭祀坑发掘简报》《广汉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发掘简报》。

[3] 参见霍巍《成都平原史前农业考古新发现及其启示》一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