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明前夜:江汉地区文化的发展轨迹

文明前夜:江汉地区文化的发展轨迹

时间:2023-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5000年前,江汉地区同样也处于文明的前夜。这些文明的因子犹如几缕曙光,照亮了文明前的夜空。考古学家将屈家岭文化分为早、晚两大时期,由此可以窥视江汉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发展的轨迹。我们能看到,屈家岭文化晚期,文明的因子已经开始出现。最主要的文明因子是古城址的出现。屈家岭文化的墓葬形制已分区,成年死者多采用土坑葬,儿童用瓮棺葬。假以时日,江汉地区屈家岭文化一定会自然地成长或过渡到文明时代。

文明前夜:江汉地区文化的发展轨迹

5000年前,江汉地区同样也处于文明的前夜

我们可以看到,这一地区文明的因子出现得很早:距今6500年的稻作农业出现,距今6000年中华大地上最早的古城墙——湖南澧县城头山古城最初所筑之墙出现。

这些文明的因子犹如几缕曙光,照亮了文明前的夜空。

提到江汉地区,我们不能不谈到屈家岭文化。这个文化是因1955—1957年发现于湖北京山的屈家岭而得名。

屈家岭文化以江汉平原为中心,西至三峡,东到武汉一带,北达豫南,南抵洞庭湖区并局部深入到湘西沅水中下游。屈家岭文化主要分布地在湖北,北抵河南省西南部,南界到湖南澧县梦溪三元宫,西面的四川巫山大溪文化遗址也发现了个别屈家岭文化的典型器——高圈足杯碎片。

这是势力纵横江汉地区的一个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但是它很低调,多年以来,不显山不显水,只安于江河湖泊水泽边。一切看起来都显得很普通,以致考古学家对屈家岭的注意力不多,关注度不高。

考古学家将屈家岭文化分为早、晚两大时期,由此可以窥视江汉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发展的轨迹。

说起屈家岭文化早期,的确太平淡,无法引人注目。或许是湖泊水域遍布,交通不便,文化发展相对滞后,虽然已经进入新石器时代的中晚期,仍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比如,屈家岭文化早期出土有斧、锛、凿和穿孔石耜等器,磨制一般比较粗糙;黑陶多,灰陶次之,黄陶和红陶较少,陶器表面多数为素面磨光。

陶器以手制为主,少量轮修,烧成温度为900℃左右。

稻作农业是主要经济形式,在建筑遗迹的红烧土中发现有稻壳印痕,经鉴定为人工栽培的粳稻。居民还饲养家畜,兼事渔猎。生产工具有磨制的石斧、石锛、石镰、石镞和打制的凹腰石锄及彩陶纺轮等。

不过,湖南澧县城头山古城遗址的横空出现,确实令考古学家们刮目相看。虽然古城遗址的出现说明该地区的社会发展不是很均衡,但这是一个令人不能漠视的文化。

到了屈家岭文化晚期,文化发展的情况就不一样了,社会进步有加快的趋势。这段时间,工具得到改进,通体磨光石器数量增加,双肩石锄成为屈家岭文化居民常用农具之一。居民的生业已经成型,以种植水稻为主,辅以渔猎,家畜以猪和狗为主。

不仅石制工具,屈家岭文化日常使用的必需品陶器的种类也明显增多,器型相当丰富,有高圈足杯、三足杯、圈足碗、长颈圈足壶、折盘豆、盂、扁凿形足鼎、甑、釜、缸及蛋壳彩陶杯、碗等。

虽然陶器还是以素面居多,少量饰以弦纹、浅篮纹、刻画纹、镂孔等,但已有让人眼前一亮的陶器——彩陶及彩绘陶。其色彩有黑、灰、褐等色。装饰性纹样以点、线状几何纹为主。其中最富代表性的器物是蛋壳彩陶杯、碗(一种施彩纹、具有晕染风格的薄胎彩陶器,精美而富有特色)。彩陶纺轮数量增多。

这些彩色陶器和彩绘陶已不光是实用器了,它们负载了屈家岭人的思维观念和审美意蕴。

屈家岭文化中的彩陶罐

屈家岭文化中的彩陶杯

屈家岭文化中的彩陶支座

屈家岭文化中的彩陶纺轮(www.xing528.com)

这些彩色陶器和彩绘陶必定是在生产效率提高、人们获得闲暇时间的条件下才能出现。

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社会形态也随之变化。我们能看到,屈家岭文化晚期,文明的因子已经开始出现。最主要的文明因子是古城址的出现。

屈家岭文化早期已经出现了城头山古城墙,距今4800年,已有较完整的圆形古城,虽然面积较小,但已开江汉大地上的城市革命先河。

不过,在江汉地区,城市革命的过程忒长了一点。我们可以看到,在江汉地区,文化迟滞现象最为典型。

尽管距今6500年就开始有稻田农业,但到屈家岭文化晚期稻作似乎进步不大;距今6000年就开始修筑城头山古城的最初城墙,但到屈家岭文化晚期,迄今为止发现的城址仍然不够多,这些城址直径也还不够大。

1000多年过去了,稻作农业也罢,古城址修建也罢,没有明显进步,依然处于初期发展阶段。

以湖南常德屈家岭文化城址为例,其城郭呈圆形,城垣尚存,残高2—3米,基宽25—37米。整个城墙下覆盖着比墙体早1000—2000年的大溪文化期巨大壕沟及架设的木桥,在壕沟淤泥中发现完整的木桨及榫卯结构的木部件,以及稻谷、豆类、硬壳果类等数十种农作物籽实和象、猪、牛等动物遗骸20多种。常德这个古城址,是从过去的中心聚落演变而成的典型。

被屈家岭文化层叠压在下面的大溪文化的巨大壕沟,是一个圆形的中心聚落的围壕。其聚落结构形式应该跟凌家滩中心聚落相仿。到了屈家岭文化时期,原先的壕沟边筑起了圆形的城垣,并有木桥搭在沟上。这样,昔日的壕沟就成了护城河。壕沟内发现的动物遗骸,也许就是筑城的奠基牺牲。

城址内居民的房屋大多是方形、长方形的地面建筑,有红烧土居住面,木骨泥墙或直接用黏土混合烧土渣垒成墙壁。这些房屋的地面用红烧土或黄沙土铺垫,以便隔潮,表面再涂白灰面或细泥,并用火加以烘烤使之坚硬。大的房间长14米,宽5米余,室内面积达70平方米。此时,人们的宗教意识已经萌芽,已有向神灵奉献的意识。所以,我们能够看到,在建房过程中,时常有把整条猪、狗埋在房基基础作奠基牺牲的现象。

这些文化现象,我们在较早的湖南澧县城头山古城址中可以找到。

从房屋建筑的形式,也能看到社会进步的缓慢:城址内多间式房屋的出现,并不能反映建筑技术有多大的进步,而是反映出了父系家族实行小家庭分居生活的情景。众多房屋之中出现的大房间,则可能是家族议事聚会的场所。

墓葬形制也能加深对屈家岭晚期文化的认识。屈家岭文化的墓葬形制已分区,成年死者多采用土坑葬,儿童用瓮棺葬。如安乡划城岗遗址90多座墓分为南北两区。从墓葬的随葬品来看,氏族内部已经出现贫富分化,不过并不严重。划城岗遗址墓葬中,居首并列的三座墓各有随葬品数十件,包括朱绘陶器和朱绘卷云纹石钺等,墓主应当是氏族中的上层人物。

屈家岭文化中的彩陶壶

屈家岭文化中的玉鸟

屈家岭文化中的玉器

屈家岭晚期文化内涵的变化及城址的出现,父系氏族经济及氏族内的贫富分化,均表明文明正在萌芽和汇聚。其文明进程,仿佛平原上的小溪,顺势而流,虽然比较缓慢,亦是很自然的事。

在江汉地区,彼时文明的因子犹如星星之火,只要机缘适当,一定会燎原。

假以时日,江汉地区屈家岭文化一定会自然地成长或过渡到文明时代。只是,这个悠闲缓慢的自然进程因外来因素的干扰而加快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