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社会性因素对教师专业发展动力生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社会对教师寄予过高的期望;另一方面,从某些方面而言,社会对教师职业重视程度不够等因素致使一些中小学教师误认为教师职业低人一等。其次,学校中的某些不良因素严重制约着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动力的生成,如学校管理方式不良、同事之间的恶性竞争、人际关系压力等使教师缺乏安全感,无形中增加了教师的压力感,阻碍了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动力的生成。最后,教师个人因素也是导致其动力不足的关键因素,如部分教师个人意志不坚定,惰性太强,持得过且过的心态等。
因此,缓解中小学教师的压力感,增加职业幸福感,需要社会、学校和教师三方联动,为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动力的生成提供支持性条件。[8]第一,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形成合理的教师期望。教师承担着有限的责任并发挥着有限的作用,社会不仅应该重视教师职业,更应该对教师持有合理的期望。第二,学校是教师专业发展动力生成的重要支持性条件。因此,学校需要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提供教师自主发展的空间,建立促进教师发展的规章制度,为教师提供培训机会等,通过具体措施的落实,推动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动力的生成。同时,加强校际协作,整合多方力量,协同推进教师专业发展。[9]第三,教师主体自身也是其专业发展动力生成的重要条件。在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通过教学反思、阅读书籍、撰写教学论文、参与课题研究等提升自身专业素质,形成自身专业发展的持续动力。
【注释】
[1]注:完全了解、比较了解、一般、不了解、完全不了解分别赋予的等级为1、2、3、4、5,均值表示所有调查对象在该项目上的平均分,均值越小表明了解程度越高。下同。
[2]蔡辰梅:《教育变革中教师自我认同的时间困境及其重建》,《教育研究》,2015年第7期。
[3]李森、崔友兴:《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调查研究——基于对川、滇、黔、渝四省市的实证分析》,《教育研究》,2015年第7期。
[4]庞丽娟、洪秀敏:《教师自我效能感:教师自主发展的重要内在动力机制》,《教师教育研究》,2005年第4期。(www.xing528.com)
[5]朱旭东:《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1页。
[6]郭世安:《教师专业化:内在动力与外在支持》,《人民教育》,2007年第7期。
[7]叶澜等:《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22页。
[8]何晓文:《构建教师专业发展动力机制 打造卓越教师团队》,《基础教育》,2010年第6期。
[9]马可、班轩、杨振涛:《信息化环境下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实践研究——以校际间协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中国电化教育》,2015年第6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