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思维导图在学校各学科学习中的优化与推广

思维导图在学校各学科学习中的优化与推广

时间:2023-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什么思维导图的运用会出现在一所普通小学?六年来,思维导图遍布在各学科的课上课下,在每个学生的笔下生花。(一)第一阶段:思维导图打造高效课堂1.课上画总结思维导图2013年,学校开展了“魔方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预习思维导图旨在让学生自主学习后,对新知识进行梳理与分析,把知识要点、重难点用结构图画出来。

思维导图在学校各学科学习中的优化与推广

一、整体思考

为什么要用思维导图?为什么思维导图的运用会出现在一所普通小学?为什么要提出“思维导图”?如何利用思维为我们的教学服务?上述问题的不断追寻和对终极教学价值的追求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

1.学校的不断发展为课堂教学变革提供了物质条件

从2010年到2019年,学校用了九年的时间,建设数字化校园,开展了“魔方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全面推进课程改革,提升学生人文、思维、学习科学素养,让学校逐渐成为武汉市武昌区硬件更新、管理创新、教师现代、学生时尚的强校。学校的不断发展为教师的有效教学和学生的主动学习,促进学生高级思维能力和群体智慧发展,提高教育质量提供了物质条件,而思维导图的出现则顺应了学校的发展趋势。

2.未来人才的需求与传统教学方式局限性之间的矛盾是思维导图出现的诱导机制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未来更需要具有多样文明、全球视野、现代意识、创新能力的人才。这一切又无不受制于教学方式的现实水平。教育需求的社会、学生、家庭多方位增长与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少、慢、差、旧等各种障碍所形成的尖锐矛盾,迫使我们通过新的课堂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来化解。

3.让每个孩子平等享受优质的教育是思维导图运用的价值追求

武汉市武昌区三道街小学是一所拥有近80%的农民工子弟的学校。学生家长因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导致学生成绩差、学习能力低下,造成很多孩子对自己不自信,失去学习的动力。而思维导图在课堂上的运用,给学生提供了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提升了学生学习能力和兴趣,改善学生创新、批判、质疑的思维品质,积淀学生核心素养,让“流动的花朵”真正地平等享受优质的教育。

二、推进时间与图形

2013年,武汉市武昌区三道街小学在校长尹慧红的倡导和推动下,在武汉教育系统首开先河,在全校全学科全学段广泛开展思维导图教学。六年来,思维导图遍布在各学科的课上课下,在每个学生的笔下生花。

基于对思维导图的认识,我们通过六年的实验研究,挖掘其内涵、类型、作用、方式方法等因素,经过三个阶段,选择不同类型的图形在不同的学习情境下使用,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一)第一阶段:思维导图打造高效课堂

1.课上画总结思维导图

2013年,学校开展了“魔方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魔方课堂”是在课堂教学中模拟日常生活学习的本质,在教育云环境下,利用信息技术为学习者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通过对大容量知识的搜索、分析、整理、归纳,积累与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实现课堂的最大化效率和最优化效益。它有助于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自我反思、自我评价,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魔方课堂”教学模式是把教学和信息技术环境相融合,合理运用学习资源;促进教师与学生的课堂角色变化,促进教学组织结构变化;实现教与学的方式变化,实现学生知识掌握与学习能力双提升;建构学生适应未来学习和生活的能力的高效课堂,建构教与学多因子和谐统一的活力课堂。

“魔方课堂”与魔方的对应点是:高效课堂,一个中心轴是信息技术,对应魔方的六个面是构建高效课堂的课堂目标问题化、课堂资源激活化、课堂学习自主化、课堂任务合作化、课堂思维图式化和课堂反馈可视化。六个面环绕中心轴扭动,围绕中心点转动,从而达到六因子和谐统一;信息技术为六个因子提供支撑,建构云环境下的魔方课堂,从而实现高效课堂。

“魔方课堂”教学模式荣获“武汉市第二届十佳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评比”第一名。构成“魔方课堂”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把课堂思维图示化,学校除了体、音、美学科以外的所有学科,都要求学生在课堂上画总结思维导图。

每节课上,学生在学完某一知识点后或者在教师进行课堂总结后,必须把这节课上的学习所得用思维导图画出来。在鱼骨图、蝶形图、韦恩图中任选一种,时间为5~8分钟,不添加任何装饰。这三种图形主要用于对一节课当中的知识点进行回顾、梳理、提炼、总结,在知识与知识之间建立一种隶属关系、层级关系或进行比较。

(1)鱼骨图

又名因果图,就是从具体问题出发,推导出所有可能的因素,进行归类、整理,主干与分支成隶属关系。其特点是简捷实用,深入直观。

这是鄂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中的《中国结》一课。学生学完全文后,用鱼骨图画出中国结受宠爱的原因,分别是外形独特、制作巧妙、寓意丰富,然后抓住关键词分别从这三个方面的内容阐述中国结受宠的原因,使用鱼骨图将它们的层级关系一目了然地表现出来。

(2)蝶形图

蝶形图像蝴蝶,蝶身表示同一主题或同一条件,左右蝶翅表示同一主题下两种不同情况的对比或同一条件下两种结果的分析与比较。

数学课学习“分数的认识”时,利用蝶形图能够非常清楚地表示当分数的分子、分母发生变化时对分数大小的影响,以及同分母分数和同分子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3)韦恩图

韦恩图也叫文氏图,是用一条封闭曲线直观地表示元素集合重叠区域及其关系的图示。

韦恩图特别适合多篇课文内容学习的总结。我校语文课近几年一直进行“魔方课堂”整合课的探究,以前一篇课文需要两个课时,现在一个课时可以完成两篇课文的教学内容。例如,学习古诗时,我们将同样题材的两首古诗《题临安邸》《出塞》在一个课时中进行学习,学完后,学生用韦恩图将两首古诗进行比较。通过韦恩图,学生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出两首古诗虽然都是表达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可每首诗的侧重点却有所不同。

2.课前画预习思维导图

2014年,三道街小学开始启动课程改革,语文开展了“魔方课堂”下整合课堂的研究,数学进行了“魔方课堂”下翻转课堂的研究。以前一篇课文需两节课完成,现在两节课可以完成两到三篇课文的学习。数学组将每个例题拍成了微课,共四百多节微课资源供学生提前学习,这样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个性化学习要求更高。

学生借助思维导图来预习新知识,我们把这种思维导图称为“预习思维导图”。预习思维导图旨在让学生自主学习后,对新知识进行梳理与分析,把知识要点、重难点用结构图画出来。预习思维导图因为是在课下完成的,相对而言,时间充足,思考充分,画图时可以加一些色彩、装饰,这样画面更加丰富好看。有了预习思维导图,教师们更便于掌握每个学生个体、个性的学习状态,对学生明白、清楚、已会的知识在课堂上不需要浪费时间来讲解,课上教师只需解决学生的困惑,教授不懂的知识。而学生在制作和完善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因为不断有新发现,从而加强了他们探究新事物的兴趣,将学习变被动为主动,不仅在头脑中建立起清晰、完整、形象的知识结构体系,也养成了良好的思维品质和预习习惯。

学生一般在网状图和树状图中选择一种来完成预习思维导图。如学习《花脸》和《我爱篮球》这两篇课文时,学生提前在家里进行预习完成预习思维导图,一般从课文主要内容,构成主要内容的几个部分以及文章题材、表达的思想感情这几个方面来绘制。

(二)第二阶段:思维导图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1.课后画复习思维导图

是指在期末复习阶段,教师指导学生遵循一定规律,如低年级按每个单元的教材内容整理归纳,每个单元呈现一幅图;高年级学生则按整册书的教学内容、重难点等进行归纳复习,整册书内容用一幅图呈现。

复习思维导图最大的好处在于提高了老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加强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复习时不必像以前一样在庞大的篇章中寻找要点,只需查阅思维导图读取关键词,学习重难点就一目了然了。

如在数学期末复习阶段,学生利用复习思维导图将全册中数学与生活的学习内容按知识点进行了划分,并提炼每个知识点下的核心内容,复习起来重点突出,事半功倍。(www.xing528.com)

2.课外画阅读思维导图

阅读思维导图是就阅读整本书而言的,让师生在阅读完整本书后,将输入的重要信息进行提炼,使阅读成为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将厚书读薄。

阅读思维导图重在创造性,使“书”与“图”的对立统一于“思维导图”,体现了语言、文字、图像三者之间密切的关系。学生可以一边读书一边做思维导图,也可以一边读书一边在书上做一些标记,并在事后完成思维导图。

下图是学生在读完《昆虫记》后完成的课外阅读思维导图。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几种小动物将它们的样子、功能、生活习性等用思维导图画下来,掌握了一种新的读书笔记的方式。

(三)第三阶段:思维导图提升学生创造能力

2015年6月,为了让学生的思维更具有广度和深度,更有创新力和想象力,我们又开始研究让孩子们在生活中画主题思维导图。思维导图的探究进入第三个阶段。

思维导图除了用于课上课下的书本学习之外,其实也可以用在生活中其他方方面面,从而培养学生的想象、创造、表达能力。主题思维导图来源于生活,和孩子们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老师给出一个关键词或一个主题,引导学生不断进行发散性思维,通过联想,由一事物作为触发点,向四面八方想象熟悉的生活和知识领域,然后用思维导图画出来,最后看着导图说出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按照这种方式训练,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主题思维导图不限形式,孩子们用不同颜色、图案、符号、数字等来表达不同的主题内容。思维导图丰富的色彩、生动的图像,体现了学生们自由的想象和无限的创意,让课堂增添生命力,为创造性思维增添无尽能量。

如学校德育部门开展的传统佳节活动、春秋游活动等,班主任会给学生一个主题词,让学生围绕主题词发挥想象,画出主题思维导图。下面这幅主题思维导图就是根据“中秋节”这个主题词制作的。

经过六年来孜孜不倦的探索和钻研,思维导图运用的三个阶段历程,我们从单一的鱼骨图、韦恩图、蝶形图三种图形的学习推广,到现在的百花齐放,从课堂上运用到现在的课上课下、校内校外运用。从用书本知识,套用别人的框架,在别人图上加工,到今天的围绕核心,体现创造,自由发挥,每个阶段都留下师生合作学习、研究的痕迹!

思维导图对学生而言,节约了学习时间,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鼓励和刺激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改善了思维品质。对教师而言,它帮助师生掌握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策略,促进了教学的效率和质量的提高。互动式的课堂也促进了师生间的交流与沟通,让每个学生个体的发展都得到最大的关注。

三、实施途径与机制

1.宣传动员,达成共识

任何一个新生事物的出现都需要一个认识、接受、运用的过程。三道街小学近几年来,无论从课堂教学还是从课程改革以及办学理念都走在时代的最前沿。在初识思维导图,并了解它对孩子学习的帮助后,我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组织全校教师进行思维导图的学习,了解什么是思维导图,它的作用、画法及使用的意义。校长亲自讲解,分析思维导图将给我们的课堂带来什么改变。全新的理念冲击着老师们的大脑,大家对思维导图充满好奇和探究欲望。从宣传动员的那天起,我们就决定全校除了体、音、美以外的学科,都推行思维导图运用工作。

2.制度保障,整体推进

在三道街小学每个月的教师绩效管理制度中,有教师教学月月考核制度,将从教师课堂教学、作业批改、教研活动、备课、教学质量、接受任务、师德等几个方面对教师进行考核,考核等级分为三等,其中甲等30%,乙等60%,丙等10%。为有效推行思维导图运用,在实施初期,我们通过制定具体制度,将思维导图的运用纳入到教学考核中,每位教师每节课上必须让学生完成思维导图,并直接与教学月考核等级挂钩,没有按此执行的当月的教学月考核为不合格。我们做到了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所有的行政老师都带着教学班,从副校长开始到教导主任,每个人的课堂都要完成思维导图的绘制,思维导图的运用工作在制度的保障下,有效地进行整体推进。

3.加强培训,内化提升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对于新时代的教师来说,培训相当于粮草,没有培训,新技术、新媒体、新观念就无法在课堂中落实。针对课堂上画思维导图时出现的问题,我们对症下药,对老师们进行培训,提出:课堂上画思维导图要求要明确,平时课堂上要教会孩子针对所学到的不同知识选择画不同的思维导图,学了一个知识点时该画什么,学了两三个知识点进行比较时又该画什么。如数学在学了《分数的意义》一课后,可画蝶形图。蝴蝶的身子部分写“分数的意义”这几个字,表示今天所学的一个知识点,蝴蝶的翅膀即两边部分分别写“分母相同时,分子越大,分数越大”,“分子相同时,分母越大,分数越小”。如果学生能画出这样的图,就表示他完全弄懂分数的意义了。再比如,一位老师把三首关于春天的古诗整合起来教学,学完后老师提问:“这三首古诗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呢?”,这时就可画韦恩图,三个圆交集的部分可写“赞美春天的美景”,这是三首诗的共同点;没有交叉的三个圆中分别写景物的不同、作者的情感不同、表现手法也不同,等等,这是三首诗的不同点。学生这样画思维导图后,头脑里就不再是零碎的知识点了,而是建立了一个比较系统完善的学习古诗的知识框架。经过这样的具体培训后,老师们清楚了三种思维导图的用法及画法,在课堂上开始运用。老师们做课堂总结时会对画思维导图提出明确要求,如两篇文章的异同点是什么呢?请用思维导图画出来吧!再如,如何用今天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呢?请用思维导图画出来吧!学生的思维导图本上也开始百花齐放,出现了虽稍显稚嫩但精彩纷呈的图形。教师思路清晰了,才能去指导学生画好思维导图。

4.有效教研,专题研究

每周二是全校各教研组开展教研活动的时间,我们利用教研活动时间以思维导图为主题针对性地开展教研活动,在活动中,老师们纷纷提出疑惑:有的觉得上课时间不够用,无法落实思维导图的教学,有的觉得不知道该画什么,什么时候画比较合适……根据困惑,大家激烈讨论,互相帮助,群策群力,答疑解惑,并出示各班优秀思维导图作品供大家学习,这样针对性的教研活动对思维导图的开展有极大的帮助。通过研讨,我们基本确定了课上总结思维导图运用的节点,归纳出绘制的基本方法,总结出导图的基本架构。有了步骤、方法、内容后,教师教学更加清晰,思维导图开始成为课堂上重要的一个环节。

5.切实推进,纵深发展

在三种基本图形推行一年之后,我校又推出了语文整合课的预习思维导图和数学翻转课堂的预习思维导图。因为这种思维导图是在课下完成的,相对而言,学生时间充足,思考充分。例如,语文整合课是好几篇课文一起上,这就要求学生充分地预习,并用思维导图画出预习所得,具体包括:单元主题、课题、主要内容、具体从哪些方面来写的、写作手法、作者情感等。当然,写作手法、作者情感、文章体裁等,学生如果在预习时没有关注到也没有关系,在深挖课文后,学生再加以补充完善思维导图也可以,形成总结性的思维导图。这样,学生课前既对课文有了整体的阅读理解,也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在阅读课文时产生的各种问题,及时对授课作出调整。

再比如,数学也是一样,首先学生要在家里观看预习的微视频,然后用思维导图画出数量关系、已知条件、要求什么等信息,最后课堂上老师再通过小组交流、例题讲解、练习反馈,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并画出总结性的思维导图。

有了预习思维导图的模式及流程,老师们在课堂上按此步骤来教学,思路更清晰,目标更明确,指导更有针对性了。而学生在制作和完善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因为不断有新发现,从而提高了他们探究新事物的兴趣,将学习变被动为主动,不仅在头脑中建立起清晰、完整、形象的知识结构体系,也养成了良好的思维品质和习惯。

接着我们又开始尝试让师生们学画阅读的思维导图,例如网状图、树状图等,利用MAKA、彩视对教师进一步做了如何画网状思维导图的培训。因为阅读是在课下进行的,有更多的时间来丰富思维导图。如阅读一本书籍,中心图可画书籍的名称,主分支可画章节的名称,第二、三级分支依次可画重要的内容、感受等。这种思维导图能将书本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将庞杂的内容按类别有条理地安置在思维导图各要点分支之下,形成知识体系的全景图,随着思维导图的逐步完善,读者对书籍中心主题的理解日益深刻,阅读水平也逐渐提高。假期学校给全校教师和学生布置了一项作业,就是推荐阅读一本书,并画出思维导图。结果是令人惊喜的,师生交上来的作品生动形象,构思精巧,层级关系分明。经过几轮培训,思维导图终于在师生心中扎下根来,可谓是功夫不负有心人。

6.及时纠偏,整改提高

我们通过调研发现,在思维导图的运用中存在很多问题。

(1)思维导图的运用时机把握不当

很多教师在课堂上不能正确把握恰当的思维导图的运用时机,教学生硬死板,应该顺应孩子的思维,顺应教学的需要合理安排思维导图的绘制时机,将孩子的思维外显出来。这样还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孩子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案,进行个别指导。

(2)思维导图的内容指向不明

在课堂中到了绘制思维导图环节时,老师们常常这样提出:“同学们,今天上课后有什么收获,请将收获用思维导图画出来。”于是乎,有的学生将老师的板书照抄在思维导图本上,有的学生无法下笔,有的画的课中思维导图内容和课前预习思维导图一模一样。这些思维导图都是无效的。

(3)思维导图的时间运用不合理

由于每个班级思维导图的运用情况不同,各班级的差异性较大,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特别重视思维导图的运用,只有这样学生才可以在课堂上熟练绘制思维导图。课堂上,有的学生动作很慢还没动笔就下课了;还有的老师不重视思维导图的绘制,觉得是个多余的环节,为了体现有这个环节,课堂剩下两三分钟时才让学生开始画思维导图,学生还没有画好就下课了。时间不给足,这个教学环节也是无法落实的。

(4)思维导图的全员参与没落实到位

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我们在选择思维导图的图形时,特别选择了学生非常容易上手的图形,如鱼骨图,很多学习内容可以用鱼骨图来完成。可我们在查看各班的思维导图本时,发现有的学生画了一本,有的只画了几幅。原来有的学习能力差的学生没有在课堂上及时完成思维导图,而课下又缺乏老师的指导,因此,学生的全员参与是没有落实到位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