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从惰性气体到稀有气体的改称原因

从惰性气体到稀有气体的改称原因

时间:2023-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惰性气体”的英文为“inert gas”或“noble gas”,其性质为惰性的观念在化学学科中占统治地位近半个世纪,从历史上的某个时刻开始,人们发现“惰性气体”不“惰”,所以改称为“稀有气体”。这就是人工合成的第一个稀有气体化合物,是化学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巴特列为开拓稀有气体化学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人们终于发现,惰性气体并不惰,所以改称为“稀有气体”。迄今为止,已经发现的稀有气体化合物已有近百种。

从惰性气体到稀有气体的改称原因

“惰性气体”的英文为“inert gas”或“noble gas”,其性质为惰性的观念在化学学科中占统治地位近半个世纪,从历史上的某个时刻开始,人们发现“惰性气体”不“惰”,所以改称为“稀有气体”。在这个转变过程中经历了什么呢?

* * *

在门捷列夫提出的元素周期表中没有稀有气体。在1868年定名的氦(Helium)(希腊文意为“太阳元素”)是天文学家在太阳光谱中发现的,当时以为地球上没有这种元素。直至1892年,英国物理学家雷利(L.Rayleigh)和化学家拉姆塞(W.Ramsay)确定了一种新的化学元素,并将其命名为氩(Argon),希腊文意思是“懒惰”,以表示它的化学性质是惰性的。1898年拉姆塞等人合作又在液态空气中发现了三种新元素,分别命名为氖(Neon)(希腊文意为“新”)、氪(Krypton)(希腊文意为“隐藏”)、氙(Xenon)(希腊文意为“陌生”)。1923年,氡(Radon)(希腊文意为“源自镭”)最后被定名。(www.xing528.com)

自从发现稀有气体后,人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没有发现稀有气体的化合物,而且其单质都是单原子分子的气体,于是认为它们的化学性质是惰性的。然而,在1962年发生了重要转折,英国青年氟化学家巴特列(N.Bartlett)在研究铂和氟的反应时,发现生成了一种深红色固体。经X射线分析和其他实验证明,此化合物是由阳离子和阴离子结合而成的,化学式为O2PtF6。由此巴特列联想到O2分子的第一电离能为1 175.5 kJ/mol,与氙(Xe)的第一电离能非常接近,这表明氙也可能被PtF6氧化而发生类似的化学反应。于是,他仿照合成O2PtF6的方法,使氙和六氟合铂蒸气在室温下直接反应,立即生成橙黄色固体,实验分析其化学式为XePtF6。这就是人工合成的第一个稀有气体化合物,是化学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巴特列为开拓稀有气体化学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后在三个不同的实验室中分别合成了XeF2、XeF4和XeF6三种简单化合物。人们终于发现,惰性气体并不惰,所以改称为“稀有气体”。迄今为止,已经发现的稀有气体化合物已有近百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