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边练习素描、学习艺术技巧理论,边实践,练习木刻、水彩画、粉画、钢笔画、油画等,但以最富战斗性、最容易结合现实生活进行创作及所需画具较简单的木刻为主,因此每个学生都发了一副木刻刀。这大概是陶校长为绘画组一开始就聘请几位木刻家为老师的重要意图之一吧!
老师们系统地讲授了中外木刻艺术简史,特别是鲁迅先生倡导中国新兴木刻运动的经过及其重大意义。同时,也讲授并示范了各种木刻刀法及其应用。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练习、创作木刻作品。题目由老师或学生自拟,学生画出草图,经同学、老师反复共同讨论修改定稿后,再画上板进行雕刻,采用何种雕刻刀法,则由学生自由应用创造。
至今我还记得一幅题名《夜哨》的木刻创作过程。开始想反映一个游击队员站岗的画面,草稿只画了一个人手握步枪站着,远方有村庄的轮廓。张望老师看了就问我画的主题是什么。我做了回答。他指出这个题材很好,表现了全民抗战,但构图、画面平淡、单调,没有特点,主题思想表现不出来。他接着提问:站岗的是农民、工人还是士兵?是白天还是夜晚?如果是农民游击队员该会有什么动物紧跟着他?引导我进行思考。
在他的启发下,我进行了修改。我画了一位穿农民服装的游击队员,肩背步枪,一只翘尾巴狗坐在他的身边(这是因为我们生活在农村时常见到狗紧跟主人跑的情景从而受到的启发),天空悬挂着弯弯的月亮,地平线的远方有村庄的背景。整幅画面用圆形木板,采用黑底线条刻出,以示在月光下站岗,然后题名《夜哨》。这幅木刻被选入了1941年育才学校出版的木刻《幼苗集》第一集。以后不久,学校又选择了十几幅木刻,出版了《幼苗集》第二集。这可能是当时大后方重庆出版的仅有的两本儿童木刻集。(www.xing528.com)
可惜我们没有保存下来,直到五十年后的今天,才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系李树声教授的收藏中,找到一本1942年3月30日出版的《幼苗集》第二集,这本《幼苗集》选刊了绘画组张作民、张大羽、徐宏才、伍必端、张紫英(女)、李林(女)、邓年、宋昌达、卢厂(女)、余新、孙传华、任乃思、舒元玺(女)等十三名学生(最大十六岁、最小十岁)的十八幅木刻。这些作品都是反映抗日战士、工人、农民和孩子们战斗、生产、学习和生活的画面,技巧当然不够娴熟,甚至可说是粗糙,但却凝结着自己亲身经历过的生活体验和真挚深切的感情。
当时因为制版比较困难,而木刻却可以直接上机器印制,所以《新华日报》时常选刊绘画组学生的作品。1984年的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伍必端画集》中,就收入了1941年《新华日报》刊登过的他的木刻作品《血的仇恨》。当年出版的《战时教育》杂志更是每期都采用我们的木刻作封面或插图。后来自然组同学赵义熙、郭富昌(郭以实)创办科普读物《科学儿童》,我担任美术编辑,每期都有大大小小的木刻插图,使刊物画面更加生动活泼有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