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能力离不开听说读写,作为教师,在实施阅读教学中理应力求兼顾,特别是能够通过读的有效训练,切实提升读的能力。当下课堂并不缺乏读的环节,或齐读,或默读,或分角色朗读……然而读了以后,收效如何呢?扪心自问,是不是通过这一环节达成了相应的教学指向呢?是不是更多时候只停留于检查预习是否充分,能否正确、流畅地阅读指定文段这一低层次的追求呢?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然而好多时候,多遍诵读后,学生仍然不得要领。作为教师,如何通过有效性的教学方法,化难为易,让学生能试着抽丝剥茧,在探索中前行?面对此困难,有经验的教师会创设朗读情境,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朗读之中,感受语言的重量,触摸语言的硬度,辨清语言的色彩,引导学生在口诵心惟中不断地提高。比如,讲授《荷塘月色》,笔者就注意到这篇文章所采用的话语方式是“自言自语”的形式。因此,在学习这篇课文时就设计了以诵读为主体的“三读”教学流程:一诵读,创设情境,读出感受。朱自清的文章明白如话、自然流畅,读他的这篇文章就像与他谈心一般,正如叶圣陶所说“文字的全写口语,朱先生应该是首先被提及的”,因此,初读课文时可让学生自由诵读,并转化角色,把自己想象成朱自清,试图进入他的内心,把文章的语言变成自己的心声使之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二默读,边读边感,读出变化。口脑手并用,边读边做圈点,圈画出作者的游踪——“家门—煤屑路—荷塘—小路—家门”,在文章中勾勒出游程与景点的草图;画出直接表明作者心绪变化的句子“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便觉是个自由的人……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锁定关键词“‘颇’—‘且’—‘但’—‘忽然’—‘早已’—‘又’—‘到底’”,从而迅速把握作者的感情流程。三美读,体味语境,读出感情。借助前两次诵读的成果,深入美读,抓住表达情感发展轨迹的句子,特别是要抓住上述关键句中的关键词、限制语来带动对整个段落的阅读感悟。如,很多学生在朗读一至三段时,语气气缓声柔,语调平稳舒缓,读出作者“淡淡的哀愁”之感;而四至六段朗读时,语气气满声平,语调平稳舒缓,又表露出作者“淡淡的喜悦”之情;特别是读到第七段时,语气气快声高,语调逐渐上升,传达出作者舒适、愉悦的心情。这种教学模式让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在读的磁场中体悟到:作者是从中和主义思想出发追求一种适度的生活情趣的流露,追求刹那间安宁为的是暂时忘却,曲折地反映了他对当时现实不满的情感。这样的诵读,使教师感受到的已经不是语言本身的再现和重构,而是清晰地听到了历史和文化的血脉在学生们浅吟低唱的美读中的搏动,让语文文字的精灵,在学生唇齿间迂回跳跃侵入思想、透彻的心灵。(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