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教多学”的思想并不是今天才有,也不是新加坡政府的首创,追本溯源,自古有之。先秦时期,孔子曾有过非常明确阐述。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孟子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此外,《学记》中也曾有过这方面的阐述:“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完善。”这段有关教育的论述,都明确提出了“少教”,皆认为教师的任务是“道”“强”“开”,而不是事事都替学生想到。相反,应该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在思考与自己学习中不断总结学习经验,直至悟“道”,这才算是成功的教育。叶圣陶也曾提出“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其核心思想是通过教让学生学会学习。到了当代,也有不少学校对“少教多学”进行了探索。如江苏泰兴市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洋思模式,山东杜郎口中学的自主学习实验,等等。
依据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精华,融合当代先进的教育理念。笔者认为:所谓“少教”,从时间上讲,应尽可能做到“少”;从内容和形式上讲,主要解决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即从课程、教材、教学等方面一起努力,构建教学体系。其内涵主要指向以下四个方面:一是选择丰富而合适的教学内容,力求教得精当。二是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教规律、教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三是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搭建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四是选择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多学”,从时间上讲,应尽可能让学生“多学”,让学生学得更主动,学得更科学,学得更有效;让学生懂得怎么学,学什么,让学生有更广阔、更自由的空间,促使学生在这样的空间中掌握更开放、更自主、更科学的学习方式。它应是基于兴趣和情感的学习。其内涵主要关注以下方面:一是学生有充分的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有多样化的学习平台,让学生在开放自由的环境中独立思考,自主探索。二是不刻意追求知识的容量,而是更重视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获得知识的能力。三是选择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方式,追求学习的效率和效益。如倡导学生主动预习,主动参与,主动质疑,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倡导体验式学习,研究性学习,实践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体系,形成可持续学习和发展的能力。四是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学习品质,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促进学生乐学。少教与多学的逻辑关系是用“少教”促进“多学”,“学”因“教”而长进,“教”因“学”而益深,核心是提质增效,教学相长。(www.xing528.com)
“少教多学”作为一种教学理念,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在课程理念上从“教本意识”转向“学本意识”。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以教师为本位,从教师的立场出发,从教师的角度看问题,课程、教材和课堂教学着眼于教师的教;想当然地认为教的活动必然导致相应的学的活动,没有注意到这两种活动有着本质的区别。我们称这种课程理念为“教本意识”。在这种理念下,学生成了知识接受的容器,教学活动被视为大规模知识传播的流水线操作,学习活动本身、学习的主体和学习对象被严重忽视了。“少教多学”要求从“学生学习”而非“教师教书”的角度出发考虑教育教学问题。二是在课程建构上从“教的课程”转向“学的课程”。传统的课程建构主要服务于教师的教,它提供“学习的结构化资源”,是“教的课程”。这一课程倾向于“通过反复练习把成套化的知识灌输给每一个学生,或是通过模拟体验让每一个学生去掌握这些知识”。而“学的课程”则是“基于即兴展开的情境性机缘所构成”的,它强调的是作为实践共同体,学习者如何更好地参与到情境性的活动中去。也就是说,“学的课程”主要是服务于学的,它的思考角度为:对学生来说,哪些知识最有价值?这些知识应该怎么组织和呈现?“学的课程”应该从方便学生的学来编制,它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学习的特点和规律等相关因素。三是在教学设计上从“教的设计”转到“学的设计”上。传统的教学设计是一种“教的设计”,其成品即“教案”也是从教师教的角度出发、为教师教服务的,它的设计思路和目的都落在“设定哪些教学任务”“如何完成这些任务”上,其关注重心是教师怎样按照既定的教学规划完成预设的教学任务。在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中,无论是目标陈述还是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展开,教师都较少关注学生的认知特点、学习需求等学的因素。与此相对的是“学的设计”,即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为一体的学习活动方案。这种设计的思路和目的落在“我们期望学生发生什么样的学习变化”“学生应完成哪些学习任务”“学生当如何完成这些学习任务”上。此外,在设计与实施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考虑这样一些问题:如何预估、诊断学情?如何引发、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怎样的学习支持?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可能出现何种情况以及如何回应?四是在课程评估上从“教的表现”转向“学的表现”。教学的目的是引发学生有意义的学习行为,课程评估的关键应该是“学生的学习表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些学习变化是否由教师引发”。常规的课程评估尤其是课堂教学的评估其观察焦点集中在教师身上,几乎成了对教师课堂表演、才艺展示活动的评估。这种评估方式对考量教师的某些教学基本功(如学科基础知识、文本理解能力、课堂表述能力等)也许行之有效,但却忽视了评估的根本目的在学生层面。一个教师,无论他的教学基本功如何扎实、教学表演如何生动、教学流程如何环环相扣,如果不能引发学生有意义的学习行为,不能促进学生有效的学习变化,那教学活动的意义何在?因此,课程评估的观察重心应当在于“教的表现”“学的表现”,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一套观察、诊断、理解和解释学习活动、学习表现的策略和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