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庄对于我来说,已是一个遥远而又略显模糊的回忆了。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距离我去那儿已有十多个年头了,又或许是因为那天步履匆匆,来不及细细品味的缘故吧。
虽然很早就听说周庄的名头了,但去探访它,还真是偶然,当时只是游览完苏州园林后还有时间才改变了归家的念头而去的。但那次的偶然,竟让我记住了一个古镇,一个惯常意义上的古镇,一个那时和后来都与我没有任何关系的古镇。
乍见周庄,我问自己,我是否处在广州的西关大街上呢?要不怎么也是游客如织呢?但心里又涌上一种好奇,因为那时我想我大概是到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江南小镇了吧。于是,我就放任自己的好奇,在一个风和日丽的近午时分,前去一游。
过了周庄牌坊,它那江南水乡古镇的风情便迎面扑来。那小街一律用旧石板铺地,两边是一间间店铺和民房。门大多是木板的,残缺的雕花和斑驳的油漆大门让人感到时光的无穷魅力。小街都沿河。街与河之间也是房子。周庄可真称得上是家家临水,户户通舟了吧。记得当时脑中不时闪现鲁迅的一些关于故乡的经典描述,我想绍兴大概也是这样的吧,也是这样的“人家尽枕河”。
水乡小镇多桥,周庄也自不例外。数十座古桥在密如蛛网的水域间串起了整个小镇,其中还有不少是明清时期的古桥。虽说我并非专为看桥而来,但兴致所至,便也寻桥而去。我想,周庄最出名的古桥该是双桥了——双桥是有名称的,只可惜我现在已忘了。站在双桥上,感觉这一横一竖的两座桥好像是周庄的书名号,凝固但流动,随着水乡古镇的世事变幻而流动。(www.xing528.com)
沿街而走,炊烟的味道,马兰头的清香,鲜猪肉的生腥,老茶馆的水气,煎饼的油香,竹器的爽朗青味,以及老药房的草药气…… 一次一次地吸不够,现在写来仍犹嗅如旧。而折进街中的小巷,还可去探寻那深深的民居院落呢。那里有老太太在纺织布,有年老古稀的老人在刨红烟丝。记得当时有两位老太太正在做丝棉被子,我心底不禁涌上一股感动,外婆旧日弹丝棉的面影不禁浮了上来。而旁边的蜡染作坊里,蜡染布正涓涓而出,像是《菊豆》里的染坊开了过来,只是柔情了许多。我也买了数尺,心想家人该可以用来做一条裙子吧。
走累了,我在河边的酒店坐下。这时可以安详地看古镇的所有了。在古镇菜的鲜美中,在糯酒的甜醇中,我脸色微酡了吗?怎么有点恍惚了呢?刚要抬脚走,这时河对岸的花窗开了,闪出一位蓝布衣花头巾的女子,对着我们这边点头微笑。我愣了,我问自己,自己是在前生前世吗?不远的双桥处,拳船表演的锣鼓敲得正紧,如同我离开周庄时的心跳。
那一天的周庄逡巡很匆忙就结束了。在此后的几年里,每每周边人说起它时,说起它的老屋、古桥、小河、轻舟,还有一座叫沈园的名园之时,我总有一些得意,又有一些怅惘。得意的是十年前的一次偶然闯入,使我领略了水乡古镇的风味;怅惘的是我一直觉得我仍未能看清典型意义上的古镇周庄。我一直为自己设想着这样一种情况:一个薄雾蒙蒙的清晨,我坐在周庄临河的茶馆里,河面上罩着一层轻纱,欸乃橹声中,有渔舟划过来,载着一船活蹦乱跳的河鲜。于是,市井之声渐渐响起,复又散于潺潺水声之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