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同学之间互相点评,看谁的写得好,就送鲜花。点评的时候要注意:
(屏显)
评一评:点评细节,展示亲情
(1)评价标准:
① 语言是否传神、传情。
② 神态、动作是否逼真。
③ 想象是否合理。
(2)展示小组中写得最细致、最生动的作文。
师:如果觉得同学的作文用上我们学习的这些方法了,就送鲜花、送礼物。
(学生们在电子书包里互相点评。)
师:好,大家看看哪个鲜花最多,我们就抽出它来读一读,展示一下。好,同学们,把平板放下。我们来看屏幕。
(屏显,连接电子书包。)
夜深了,四周仿佛十分寂静,在这寂静的夜里我正在写作业。忽然间开门声打破了原有的寂静。(他写环境,有环境的描写,对吧?)我朝门口一看,满怀笑容的母亲端着热气腾腾的牛奶进来了(端着牛奶进来了)。她说:“不要写太晚了,早点睡吧。”(有没有语言描写?)说完又静静地走出房间,小心翼翼地关上门。我直到母亲关上门才开始写作业。或许这杯牛奶的价值可不比任何的财富少吧?
师:他最后一句用上了一个什么描写?
生:心理描写。
师:“这一杯牛奶不比任何财富少”。这位同学在写作过程中还用上了语言、心理和动作描写。但是有没有抓住那个动情点去写?可能还不够,对吧?再来看下一位同学的。
(实物投影)
夜深了,屋外的蝉鸣声正在叫着,而我正在拼命地写作业。(算是一个环境描写,对吧?)妈妈轻手轻脚地走到房门前,(“轻手轻脚地走到房门前”,有没有凝练的动词?)用她那已长满老茧的手轻轻地触碰着门闩。(开门,要进来送,首先要进门是吧?)她慢慢地按下门闩,生怕打扰到我的学习。(想到要进来的动作。)我正奋力做作业,听到开门声,抛开脑中所有的解题思路抬头看。我看到妈妈脸上像鲜花般灿烂的笑容,(他把母亲的笑容比作了什么?)
生:鲜花。
手中还捧着一杯牛奶。(好,这个时候捧着一杯牛奶。)我接过牛奶,(送牛奶,然后就接过牛奶。)触碰到牛奶还是热的。见妈妈正准备走出房间,我含着泪对妈妈说:“妈妈谢谢你。”(这泪水好像来得太——)
生:太快了。
师:好像还不大合理,是吧?接下来——
只见她摇了摇头,笑了笑又走出了房间,轻轻地关上了房门。我看着眼前的这杯还冒着热气的牛奶,似乎困意都不见了。(心理描写。)我捧着牛奶,慢慢地喝了一口,仔细地品尝着,心中充满了对妈妈的爱。蝉仍在鸣叫,午夜的风还在吹,而我却感受到了满满的温暖。(好不好?)
生:好。(www.xing528.com)
师:给点掌声。
(学生鼓掌)
师:这位同学比第一位同学很明显多了什么写作方法?
生:环境。
生:对比。
师:应该说这位同学都用上了我们刚刚学习的这些方法。对吧?这是我们在写作过程当中做得比较好的地方。老师将这个文段改了一下,我最主要是捉住动情点去写,大家看看我是怎么写的。
(屏显老师作文)
夜深了,我正在写作业,忽然听见轻微的开门声。抬头一看,妈妈端着一杯牛奶走进房里。她走到我身边,仔细地吹开表面的牛奶皮,将牛奶轻轻放在桌面。然后俯下身子,伸出右手,用手背触了触杯壁,试试温度,再将牛奶推到我的右手边。妈妈直起身子,随手拍了拍我的肩膀,朝我微微一笑,冲着牛奶努努嘴,说:“喝了吧,早点睡。”然后转过身去。我回过头,只见她蹑手蹑脚地走出房间,关门时先用手掌在门缝处挡了挡,再轻轻地合上,门锁照例发出“嗒”的一声动听的轻响。
师:我捉住了“送”这个动情点来写,是吧?但是这样写还够不够?
生:不够。
师:还缺什么?
生:缺比喻。
师:还有呢?
生:缺环境描写。
师:对了,还缺环境描写。大家猜一猜我会在哪里加进环境描写呢?
生:第一句话。
师:我不在第一句话这儿加。
生:最后一句。
师:也不是。我在这里加了一个环境描写,刚才写母亲把牛奶推到我的右手边对吧?你看——
(屏显)
台灯柔和的灯光将牛奶染成了温暖的微黄色,也将妈妈手背上那一条条细纹照得异常的清晰。
师:环境描写放在这个位置,还有外貌或者说肖像的描写。我综合用上了多种手法,使简单的一段概括性的话变得生动形象,使亲情能够打动读者。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主要目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