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任何文学体裁的文章都可以有线索,但散文中的线索尤其明显。因此散文阅读教学,可以根据散文的线索设计“主问题”,以便学生厘清文章的脉络,把握文章的思想内涵。“主问题”的设计可以激发学生再次理解线索的含义,找到学习的方法。散文的线索还可以是“明暗”双线的。例如,我在教莫怀戚的《散步》时,设计了这样一个“主问题”:文章写了哪件事?因为发动散步的人是“我”,决策的人是“我”,负责任的人也是“我”。
线索是指贯穿整篇文章的思路、脉络,它就像一条线一样将文章的内容串联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整体。任何文学体裁的文章都可以有线索,但散文中的线索尤其明显。因此散文阅读教学,可以根据散文的线索设计“主问题”,以便学生厘清文章的脉络,把握文章的思想内涵。
散文的线索可以是人、事、物、情等,可以全文只有一条线索。例如,我在教鲁迅先生的《阿长与〈山海经〉》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能更好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设计了这样一个“主问题”:请同学们再看《阿长与〈山海经〉》,找一找文章写了哪些事情?“我”的情感又是怎样变化的?设计这个“主问题”,目的是让学生找出长妈妈和“我”之间发生的事情,了解“我”是如何被长妈妈征服的;引导学生注意是“我”的一次又一次情感变化才将文章各个部分连在一起。“主问题”的设计可以激发学生再次理解线索的含义,找到学习的方法。(www.xing528.com)
散文的线索还可以是“明暗”双线的。例如,我在教莫怀戚的《散步》时,设计了这样一个“主问题”:文章写了哪件事?它实际想表达的是什么?第一个问题学生很容易就解决了。文章写了散步一事,很明显,是这篇文章的“明线”。但文章不仅仅是写这件事,在事情的背后还有“我”对家庭的责任。因为发动散步的人是“我”,决策的人是“我”,负责任的人也是“我”。“我”出门的那一刻心情是高兴的,路上遇到“分歧”这又使我为难,做了决定之后又恢复高兴。这种情感的变化,也是线索。只是因为它被隐藏了,好像是在“暗中行事”,我们称之为“暗线”。这里的两种线就是“明线”和“暗线”,贯穿全文,使文章浑然一体,使结构完整严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