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伊斯兰共和国经济的优化和发展

伊斯兰共和国经济的优化和发展

时间:2023-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伊斯兰革命引发的政治动荡和社会动荡、国家制度的不确定性以及人质危机后美国的制裁和西方世界的封锁,皆对伊朗经济产生深刻的负面影响。长达8年的两伊战争,则是导致伊朗经济形势恶化的首要因素。伊斯兰共和国政府实行间接参与的农业发展政策,增加农业信贷和乡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投资,提高农产品价格,进而明显加快农业生产的增长速度。

伊斯兰共和国经济的优化和发展

霍梅尼时期,伊朗经济经历明显波动的状态,总体上呈递减的趋势。伊斯兰革命引发的政治动荡和社会动荡、国家制度的不确定性以及人质危机后美国的制裁和西方世界的封锁,皆对伊朗经济产生深刻的负面影响。长达8年的两伊战争,则是导致伊朗经济形势恶化的首要因素。据统计,两伊战争期间,伊朗超过50%的城市和多达4000个村庄以及30万个家庭受到程度不同的影响,6万人失踪,5万人被俘,伤残者超过50万人,250万人失去家园。两伊战争给伊朗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6000亿美元,包括间接损失在内的全部损失达到1万亿美元。伊朗西部与伊拉克接壤的胡齐斯坦巴赫塔兰、伊拉姆、库尔德斯坦和西阿塞拜疆5省人口稠密,是两伊战争期间遭受损失最大的地区。两伊战争期间,52座被战火席卷的城市大都分布在上述5省,上述5省30%的村庄亦遭到战火的蹂躏,基础设施遭到严重破坏。

两伊战争中的霍拉姆沙赫尔巷战

两伊战争中的伊朗士兵

两伊战争期间,伊朗经济持续呈现负增长的状态。据统计,1978—1988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下降1.5%,1988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仅仅相当于1974年的水平。伊朗经济长期依赖石油生产,伊朗的石油收入1983年为210亿美元,1985年下降为140亿美元,1986年下降为60亿美元,1988年只有10亿美元。石油收入的下降导致伊朗政府的严重财政赤字,1986年财政赤字达到50亿美元。按照1982年的官方比价计算,伊朗的人均收入从1977年的29万里亚尔下降为1989年的15万里亚尔。城市人口的失业率,从1977年的4.4%上升为1984年的13.4%,1988年达到18.9%。

两伊战争结束后,伊朗的经济形势逐渐好转。1989—1994年5年间,伊朗经历革命后和战后的经济重建过程。1989—1994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3%,其中农业产值年均增长5.9%,石油工业产值年均增长8.9%,制造业产值年均增长8.7%,电力工业产值年均增长12.7%,建筑业产值年均增长5.5%,服务业产值年均增长7.4%。自1990年起,海湾地区的紧张局势导致国际市场的石油价格急剧上涨,伊朗的石油产量随之逐年上升。1989年,伊朗的石油日产量为256万桶,日均出口石油165万桶。1997年,伊朗的石油日产量达到360万桶,日均出口石油262万桶。伊朗政府的石油收入,1980年仅为130亿美元,1990年增至170亿美元,2000年达到300亿美元。(www.xing528.com)

霍梅尼时期强调政府干预的经济政策,尤其是将自给自足的经济发展战略作为捍卫国家主权的重要保障。霍梅尼在1984年明确告诫国民:“我们只有在经济上实现自给自足,才能确保政治上的独立,而只有发展农业生产,才能确保实现自给自足的经济战略。”1989年拉夫桑贾尼出任总统后,伊朗政府逐渐放弃政府干预的经济政策,转而积极推行自由化的经济政策,取消价格控制,扩大自由贸易,削减生活必需品的物价补贴,调整产业结构,开放资本市场,鼓励私人投资,出售国有企业。与此同时,伊朗政府将波斯湾的克什姆和基什两处岛屿划为自由贸易区,吸引国外投资。1984年,伊朗政府恢复德黑兰股票市场;至1991年,近400家国有企业的1200亿里亚尔的股份上市出售。1990年,伊朗政府开始允许外汇的自由兑换。1993年,伊朗政府正式宣布贬值里亚尔,进而实行单一汇率的外币兑换。伊朗政府的上述举措,旨在修补两伊战争造成的创伤,扩大国内生产,逐步完善市场化的经济秩序,进而实行从进口替代的内向型经济模式向国际分工的外向型经济模式的转变。1995年议会通过的第二个五年计划和1997年哈塔米当选总统,标志着伊朗国家政策从意识形态至上向经济建设优先的进一步转变、从封闭的进口替代模式向开放的出口外向模式的进一步转变。

巴列维政府长期奉行优先发展工业的经济政策,农业的发展速度相对缓慢。相比之下,伊斯兰共和国政府将农业视作发展的“轴心”,在最初制订的两个五年计划中强调农业优先的经济政策,争取在10年内实现农产品的自给自足。伊斯兰共和国政府实行间接参与的农业发展政策,增加农业信贷和乡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投资,提高农产品价格,进而明显加快农业生产的增长速度。与1977年相比,农业产值1980年增长17%,1984年增长43%,1988年增长61%,1990年增长81%,1992年增长104%。1977—1993年,主要农作物小麦的播种面积由546万公顷增至719万公顷,大麦的播种面积由128万公顷增至196万公顷,水稻的播种面积由46万公顷增至59万公顷。1977—1997年,小麦的年产量由550万吨增至1000万吨,大麦的年产量由120万吨增至270万吨,水稻的年产量由140万吨增至270万吨,马铃薯的年产量由70万吨增至310万吨。

据统计,1976年,伊朗人口总数为3370万,劳动力总数为980万;1986年,伊朗人口总数为4940万,劳动力总数为1230万;1996年,伊朗人口总数增至6010万,劳动力总数增至1600万;2006年伊朗人口总数达到7050万,劳动力总数达到2350万。此间,伊朗产业结构亦发生明显的变化,农业劳动力大幅下降,其在全部劳动力中所占比例,1976年为34%,1986年为29%,1996年为23%,2006年为18%,相比之下,服务业劳动力持续增长,其在全部劳动力中所占比例,1976年为32%,1986年为45%,1996年为46%,2006年为50%。2000—2004年,不包括石油收入的GDP年均增长率为5.8%,高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