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沙里亚蒂
阿里·沙里亚蒂是什叶派现代伊斯兰主义的先驱和伊朗现代宗教政治的杰出理论家,被誉为伊朗和什叶派伊斯兰教的马丁·路德。沙里亚蒂出身于呼罗珊的乡村教师家庭,早年留学法国,1965年获得社会学博士学位,回国后曾在马什哈德大学和德黑兰侯赛因·伊尔沙德经学院任教,1977年被伊朗政府驱逐出境,流亡英国,同年遭到暗杀。
沙里亚蒂援引《古兰经》的相关启示,阐释人文主义的信仰理念,强调人的自由和尊严是现代文明的基础。在此基础之上,沙里亚蒂认为,人生而平等,男人与女人同样享有平等的权利,“历史前进的方向是正义的胜利、被压迫民众的解放和邪恶的最终灭亡”。
沙里亚蒂在重新解读《古兰经》的基础上,强调早期的伊斯兰教是革命的意识形态和民众利益的体现,《古兰经》则是规范穆斯林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的蓝本;自16世纪起,什叶派蜕变为历代王朝统治人民的官方学说和君主制度的舆论工具,是保守势力的象征和君主制度的卫士,而现存的伊斯兰教恪守传统的社会秩序,是业已僵化的神学理论;应当摒弃教界传统理论,回归经训的道路,恢复伊斯兰教的本来面目,实现安拉与人民的原则,建立平等和民主的社会秩序。沙里亚蒂主张通过革命而不是改革的方式改造伊朗的社会秩序,权力的合法性来自人民的选择,“民主制是最进步的和最符合伊斯兰教的政治制度”。(www.xing528.com)
沙里亚蒂明确区分两种类型的伊斯兰教,即阿里家族的伊斯兰教与萨法维王朝以及巴列维王朝的伊斯兰教,前者作为民众的伊斯兰教,代表进步和革命的运动,后者作为统治者的伊斯兰教,背离经训的教诲。在沙里亚蒂看来,前者是红色的牺牲精神,象征反抗和革命;后者是黑色的哀悼思想,象征忍受和保守,“两者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别:前者是被压迫民众的宗教,后者则是哈里发和宫廷的宗教……真正的伊斯兰教并不仅仅是穷人的宗教,而是追求公正、平等和根除贫困的宗教”,“我们需要的是自由和进步的伊斯兰教……我们需要的是战斗者的伊斯兰教……我们需要的是阿里家族的伊斯兰教,而不是萨法维王朝的伊斯兰教”。
沙里亚蒂认为,“忍受暴君和不公正的统治”是什叶派消极传统的典范,他反对宗教的沉默,致力于唤醒沉默的穆斯林,实现伊斯兰教从内心层面的信仰到指导社会行为的意识形态和革命思想的转化。沙里亚蒂极力强调,真正的伊斯兰教并非远离政治的个人信仰,而是革命的意识形态,反抗邪恶的统治既是伊玛目的事业,更是所有穆斯林的神圣职责。在沙里亚蒂看来,伊斯兰教的精髓在于生命的奉献。沙里亚蒂认为,正义与邪恶之间的对抗是人类历史的主题,革命是正义反抗邪恶的手段,而殉难者侯赛因犹如伊斯兰教的切·格瓦拉。沙里亚蒂谴责穆斯林面对邪恶时的消极和沉默,强调反抗邪恶是穆斯林的责任和义务。1968年,沙里亚蒂出版《不朽的烈士》,将侯赛因描述为致力于推翻倭马亚王朝哈里发叶齐德政权的革命者和政治反抗的象征。沙里亚蒂的名言“殉难是历史的核心”和“时时都是阿舒拉,处处皆为卡尔巴拉”,在后来的伊斯兰革命期间成为广泛流传的政治口号。
然而,沙里亚蒂所倡导的是伊斯兰教的革命而不是教界的革命,他否认什叶派乌莱玛抑或教法学家具有神圣的地位和至高无上的权力。沙里亚蒂激烈抨击教界保守势力,谴责教界保守势力已经沦为统治阶级的组成部分,将什叶派伊斯兰教从反抗的意识形态转变为统治的意识形态,已经与统治者和富人沆瀣一气。沙里亚蒂认为:“在先知的时代,穆斯林具有独立的见解,相互之间商讨不同的看法。相比之下,现在的许多冒牌宗教学者极力使信众成为驯服的羊群,使信众失去抗争的意识而成为统治者的顺民。”沙里亚蒂认为,伊斯兰教中,只有宗教学者,绝无宗教的监护者,“宗教学者并非法定的权威……伊斯兰教中没有教士,教士是从基督教借用的词汇”。在沙里亚蒂看来,回归真正的伊斯兰教意味着现存秩序的否定,而回归真正的伊斯兰教不能在教界的领导下付诸实践,只有进步的知识分子才能领导民众回归真正的伊斯兰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