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革命前,伊朗的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规模尚小,轻工业企业居多,石油工业几乎是唯一的重工业部门。工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1947年为5%,1962年不足10%。50年代和60年代初,伊朗政府相继制订第一个七年发展计划(1949—1955年)和第二个七年发展计划(1955—1962年),旨在发展农业、改善交通、建立现代工业体系和实现进口替代的经济战略,然而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均未取得明显的效果。
伊朗是中东地区最早发现石油的国家之一。进入60年代,伊朗的石油产量急剧上升。1959年,伊朗石油产量约占世界石油总产量的4.6%。1974年,伊朗石油日产量达到600万桶,伊朗石油产量在世界石油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增至10.5%。自1963年起,伊朗政府的石油收入呈大幅增长的趋势,1964年为5.6亿美元,1969年为9.6亿美元,1971年为12亿美元,1974年为50亿美元,1976年达到200亿美元。从1964年到1974年,伊朗政府的石油收入累计130亿美元;从1974年到1977年,伊朗政府的石油收入累计380亿美元。石油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石油收入的急剧增长,导致政府投资的明显扩大。与此同时,白色革命期间,在外地主被迫出售相当数量的地产之后,其投资方向亦由乡村和农业领域转向城市和工业领域,成为推动工业化进程的积极因素。
1963年,伊朗政府制订五年发展计划(1963—1967年),预计投资19亿美元,主要投资领域是冶金工业和机械工业,国内生产的年增长率预计达到8.8%。1968年,伊朗政府制订新的五年发展计划(1968—1972),预计投资107亿美元,主要投资领域是运输业、电力工业和石油化学工业,国内生产的年增长率预计达到9%。1973年,伊朗政府制订第三个五年发展计划(1973—1977年),预计投资365亿美元,后增至700亿美元,主要投资领域是石油化学工业、冶金工业、电力工业、机械工业和运输业,国内生产的年增长率预计达到26%。1973年以前,主要工业企业大都位于德黑兰。1973—1977年,诸多新兴工业基地迅速崛起,阿塞拜疆成为机器制造业中心,伊斯法罕成为冶金工业中心,法尔斯成为化学工业中心,胡齐斯坦成为石油工业中心,吉兰成为电力工业中心,工业分布渐趋合理。巴列维国王甚至夸口,到20世纪末,伊朗将成为世界五大工业强国之一。
1963—1977年可谓伊朗历史上的工业革命时期,现代工业的生产规模明显扩大。伊朗工业的年增长率从5%升至15%,其增长速度相当于发展中国家平均增长速度的两倍。雇佣工人10—49人的小型企业数量从1500家增至7000家,雇佣工人50—500人的中型企业数量从300家增至830家,雇佣工人超过500人的大型企业数量从100家增至160家。此外,尚有不足10人的作坊20万家。1977年,各类作坊、工厂和其他相关行业的工人数量约为250万。与此同时,产业结构发生明显的变化,石油工业、冶金工业、化学工业、机械工业和电力工业逐渐成为颇具影响的支柱产业,制造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从11%增至17%。1965—1975年,主要工业品的产量急剧增长,其中煤炭产量从29万吨增至90万吨,钢铁产量从3万吨增至28万吨,水泥产量从140万吨增至430万吨,棉布和化纤制品从3.5亿米增至5.3亿米,电话产量从零部增至19万部,电视机产量从1.2万台增至3万台,拖拉机产量从100台增至7700台,汽车产量从7000辆增至11万辆。1963—1977年,政府在德兹福勒、卡拉季和曼杰勒建造大型水利枢纽,发电量从5亿千瓦时增至155亿千瓦时。政府投资改造恩泽里、沙赫普尔、布什尔和霍拉姆沙赫尔等主要港口,港口吞吐量增长4倍。政府投资铺设超过500英里的铁路和13000英里的公路,从而完成了以德黑兰为中心连接大不里士、伊斯法罕和马什哈德以及里海沿岸和波斯湾港口的铁路干线和四通八达的交通网。(www.xing528.com)
工业投资的增长无疑是工业化长足进步的重要内容,政府投资、私人投资和国外投资构成巴列维国王时期伊朗工业投资的基本形式。早在20年代巴列维王朝建立之初,君主制已经成为伊朗经济发展的渠道。然而,直到50年代,政府在经济领域的作用依然相当有限,只是私人经济的辅助和补充。国家机构的完善和政府职能的强化,并未导致国家资本主义的建立。白色革命初期,政府投资的规模尚不及私人投资。自60年代后期开始,伊朗的投资结构发生明显的变化,政府的经济干预随之扩大。进入70年代,政府投资逐渐构成伊朗工业投资的主导形式,主要投资领域包括石油工业、冶金工业、机械工业和化学工业,国有企业控制国家的经济命脉。1976年,国家拥有130家大型工业企业,另外在55家工业企业拥有股份。政府控制油田和4家大型石油化工企业以及阿巴丹、德黑兰、设拉子和克尔曼沙赫的炼油厂,同时拥有大不里士和阿拉克的机械制造厂、大不里士的拖拉机厂、伊斯法罕和阿拔斯港的炼钢厂,垄断烟草企业。如果说礼萨汗是伊朗最大的地主,那么巴列维国王则是伊朗最大的资本家。与政府投资相比,私人投资的主要领域是纺织工业、食品加工业和建筑业。白色革命前的1959年,政府投资占投资总额的34%,私人投资占投资总额的66%;巴列维王朝覆灭前的1978年,政府投资在全部投资中所占的比例上升为66%,私人投资在全部投资中所占的比例下降为34%。1968—1978年,国有企业的固定资产从740亿里亚尔增至6630亿里亚尔,私人企业的固定资产从770亿里亚尔增至4120亿里亚尔,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的增长幅度明显超过私人企业固定资产的增长幅度。1978年,来自国有企业的政府财政收入达到11077亿里亚尔,仅次于13142亿里亚尔的石油收入,远远高于3976亿里亚尔的税收。尽管如此,自白色革命开始,工业领域的私人投资无疑呈上升的趋势。私人企业主的数量,1956年不足7万人,1966年增至15万人,1976年超过20万人。1977年,伊朗共有工业企业5000余家,其中政府投资的企业约400家,其余企业均系私人投资兴建。此外,巴列维国王时期,国外商家在伊朗境内的投资规模亦不断扩大,投资金额从1963年的1.3亿美元增至1973年的12.3亿美元。1977年,国外投资累计达到52亿美元,投资领域主要是资金密集型企业和技术密集型企业,包括5家大型石化企业中的3家、5家大型化工厂中的4家、18家制药厂中的14家、全部的汽车制造厂和42家机械制造厂中的37家。
白色革命期间工业化的长足进步,导致伊朗产业结构的相应变化。1956—1976年,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所占比例从56%下降为34%,而工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所占比例从20%增至35%。1963—1978年,伊朗国内生产总值从104亿美元增至510亿美元,其中农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由28%下降为9%,石油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由19%增至32%,非石油的工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由16%增至2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