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礼萨汗退位后的议会与政党处境如何

礼萨汗退位后的议会与政党处境如何

时间:2023-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另一方面,盟军的占领促使礼萨汗当政期间倍受压抑的政治能量得到释放,多元政治凸显,新旧社会势力激烈角逐。议会自1925年礼萨汗即位后形同虚设,此间再次成为诸多政党角逐权力的重要政治舞台。礼萨汗退位后12年间,威权政治急剧衰落,多元政治成为伊朗社会的突出现象,宫廷、议会、内阁和民众组织展开激烈的权力角逐,英国、美国和苏联亦趁机插手,国家机器几近失控,政局动荡,首相和内阁频繁更替。

礼萨汗退位后的议会与政党处境如何

苏德战争的爆发结束了礼萨汗的统治。1941年9月,盟军占领德黑兰,礼萨汗被迫退位,其子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即位,是为巴列维国王(1941—1979年在位)。1941—1953年,威权政治濒临终结,议会政治短暂复兴,社会动荡,诸多政治势力激烈较量。

1941—1946年盟军占领期间,伊朗经济处于萧条的状态,包括谷物、棉花烟草在内的主要农作物产量急剧下降,工业生产亦呈负增长状态,财政赤字通货膨胀严重,生活物资短缺。另一方面,盟军的占领促使礼萨汗当政期间倍受压抑的政治能量得到释放,多元政治凸显,新旧社会势力激烈角逐。部落酋长、在外地主、教界上层人士和世俗知识分子纷纷登上政治舞台,角逐国家权力,进而形成议会政治、政党政治和君主政治多元并存的复杂局面。现代化进程中社会的裂变和新旧势力的消长,构成礼萨汗退位后政治动荡的历史根源。剧烈的贫富分化和尖锐的阶级对抗,则是此间政治动荡的社会基础。

议会自1925年礼萨汗即位后形同虚设,此间再次成为诸多政党角逐权力的重要政治舞台。1941年11月至1943年11月召开的第十三届议会,经历了民族统一联盟、爱国者联盟、阿塞拜疆联盟与正义联盟之间的激烈角逐。民族统一联盟是议会中人数最多的政治派别,代表中西部地主贵族利益,支持宫廷,体现温和党传统的延续。爱国者联盟代表南部英国占领区地主和商人的利益,持亲英立场。阿塞拜疆联盟代表苏联占领区土地贵族和恺伽家族的利益,反对巴列维家族和英国,持亲苏立场。正义联盟代表新兴中产阶级和知识界的利益,反对宫廷独裁以及英国和苏联的占领,持亲美立场。

1943年底至1944年初,超过800人角逐第十四届议会的136个席位,包括同志党、伊朗党、正义党、民族统一党、祖国党以及人民党、民族意志党在内的诸多政党扮演重要的角色。同志党始建于1942年,代表知识界的激进立场,强调公民的政治平等、社会公正和主要生产资料的国有化。伊朗党具有世俗民族主义色彩,代表知识界的温和立场,主张推动宪政运动期间制定的经济社会改革进程,倡导工业化和土地改革。正义党系正义联盟的政党形式,民族统一党则是民族统一联盟的政党形式,均持反对人民党的立场。祖国党始建于1943年,代表巴扎商人、乌莱玛和部落利益,反对土地贵族、礼萨汗的军事独裁和人民党。1943年,赛义德·齐亚丁·塔巴塔巴伊在英国政府的支持下创建民族意志党,持保守的政治立场,反对礼萨汗当政期间的改革举措,倡导回归伊斯兰教传统,得到乌莱玛、商人、地主和部落贵族的广泛支持,成为伊朗政坛最重要的右翼政党。(www.xing528.com)

人民党始建于1941年秋,早期领导人是苏莱曼·伊斯坎达里。巴列维时代,人民党是最具影响力的反对派政党,主要代表知识分子和产业工人的利益,强调劳动保障、土地改革和政治参与,倡导民族独立和宪政制度,颇具激进倾向。人民党在其政治纲领中明确宣布:“我们的主要目的是动员伊朗的工人、农民、进步的知识分子、商贩和手工业者。我们的社会划分为两个阶层,即占有主要生产资料的富人和缺乏财产的穷人。后者包括工人、农民、进步的知识分子、手工业者和商贩。他们辛勤劳作,却不能获得劳动的果实。他们处于贵族寡头的压迫之下,一无所有。只有彻底改造整个社会秩序,只有民众占有主要生产资料,才能使他们摆脱目前的处境。我们所反对的独裁和专制,并非特定的独裁者,而是独裁和专制制度赖以存在的社会结构。礼萨汗的退位并不意味着独裁制度的终结,产生独裁者的社会结构依然存在,继续塑造着新的礼萨汗。”人民党的成员1942年约6000人,1944年增至2.5万人。1946年,人民党在78个城市设立分支机构,成员达到5万人,另有支持者10万人,成为伊朗最大的政党和首个名副其实的民众政治组织。40年代初,人民党获得议会的6个席位。1946年,6名人民党成员进入内阁。1946年5月,人民党在伊朗的20个城市组织声势浩大的民众运动,其中4万人参加了人民党在伊斯法罕组织的民众运动,5万人参加了人民党在德黑兰组织的民众运动,8万人参加了人民党在阿巴丹组织的民众运动。同年10月,10万人在德黑兰举行活动,庆祝人民党建立5周年。与人民党联系密切的伊朗工会联盟成立于1944年5月,设有33个分支机构,成员近30万人,约占伊朗工业劳动力总数的四分之三,包括4.5万石油工人、4.5万建筑工人、4万纺织工人、2万铁路工人、2万地毯编织工人和1.1万码头工人。然而,伊朗工会联盟主要强调改善工人的经济境况,尚无明确的政治要求。

礼萨汗当政期间,致力于强化国家权力和推行威权主义的统治政策,统治权力只属于礼萨汗一人,政治生活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礼萨汗退位后12年间,威权政治急剧衰落,多元政治成为伊朗社会的突出现象,宫廷、议会、内阁和民众组织展开激烈的权力角逐,英国、美国和苏联亦趁机插手,国家机器几近失控,政局动荡,首相和内阁频繁更替。礼萨汗在位16年间,共有8位首相、10届内阁和50名大臣任职。巴列维国王即位初期的12年间即1941—1953年,则有12位首相、31届内阁和148名大臣任职,首相任职时间平均8个月,每届内阁执政时间平均不足5个月。其中,1944—1946年的两年间经历9届内阁,7人出任首相,110人出任内阁大臣。首相和内阁的频繁更替并不意味着新兴社会群体的崛起和民众广泛的政治参与,民主政治的客观条件尚不成熟,传统势力依旧垄断着国家政权,新兴资产阶级、巴扎商人和工匠以及教界均被排斥于国家政权之外。此间任职的12位首相中,9人出身贵族家庭,2人来自礼萨汗时期的官僚政府,1人系礼萨汗麾下的高级将领。至于此间任职的148名大臣中,81人出身名门望族,13人曾与宫廷保持密切联系,11人系军队将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