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1911年宪政运动结束以后,伊朗出现政局动荡的严重局面,国内诸多政治势力激烈角逐,所谓的立宪政府处于英国和俄国的控制之下。与此同时,英国军队和俄国军队分别进入伊朗南部和北部诸多地区,俄国军队甚至威胁占领德黑兰。错综复杂的内忧外患,使伊朗陷入民族危亡的生死关头。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伊朗成为同盟国与协约国之间激烈角逐的猎物,伊朗西北部地区更是俄国军队与奥斯曼帝国军队厮杀的战场。1915年,英国与俄国签订秘密协议:根据该协议,英国控制原由英俄两国在伊朗划定的包括产油区在内的中立地带,俄国则在伊朗北部的原有势力范围之内行使充分的控制权并且在战后控制伊斯坦布尔和土耳其海峡。该协议的签订意味着英国与俄国对于伊朗领土的进一步瓜分。不仅如此,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伊朗经济生活带来灾难性的影响,农田荒芜,水利失修,人口锐减,物资奇缺,农业生产直至1925年仍未恢复到战前的水平。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伊朗召开第三届议会。第三届议会的议员中,40%来自在外地主,31%来自乌莱玛,29%来自其他社会阶层。第三届议会拒绝批准加入协约国阵营,持亲同盟国的立场,选举民主党和温和党领导人成立民族抵抗委员会。
1917年沙皇俄国的灭亡,导致伊朗的政治形势急转直下。苏俄政府宣布废除沙皇俄国强迫伊朗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英国随之成为操纵伊朗政局的主要外部势力。伊朗政坛的左翼派别民主党主张实行土地改革,捍卫伊斯兰教的尊严,废除所有不平等条约,要求英国军队撤离伊朗。1920年,民主党在阿塞拜疆和吉兰组建自治政府,成为伊朗西北部地区举足轻重的政治势力。在德黑兰,立宪政府于1919年与英国签订条约。根据该条约,英国政府向伊朗提供200万英镑的贷款,帮助伊朗建设铁路,修订关税,从战败国索取赔款,并由英国向伊朗提供军事物资,由英国人出任伊朗的行政顾问。英伊条约的签订意味着伊朗将沦为英国的保护国和殖民地,因此遭到德黑兰民众的激烈反对。苏俄政府认为,该条约将导致英国在伊朗和整个中东地区霸权的延续,亦予以谴责,并出兵里海港口城市恩泽里。
1920年6月,伊朗共产党在恩泽里成立,该党成员来自高加索、中亚、吉兰和阿塞拜疆,代表产业工人及工商业者的利益。伊朗共产党在建立伊始包含两种不同的政治倾向:一种倾向认为伊朗业已完成资产阶级革命而即将进入工农革命的阶段,主张重新分配土地,组建工会,武装推翻资产阶级及其教界代言人,反对君主专制、封建主义和英国殖民统治;另一种倾向认为伊朗所面临的是民族革命而不是社会主义革命,因为伊朗仍然处于前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之下,伊朗共产党的任务在于领导所有的不满阶层,特别是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游民无产者,共同反对殖民主义及其代理人。前者阐述的激进主张一度占据上风,成为伊朗共产党的政治纲领,教界、地主、商人和其他所谓的剥削者则被视作革命的对象。不久后,伊朗共产党修改政治纲领,温和倾向成为伊朗共产党政治纲领的主导内容。1920年底,伊朗共产党在里海沿岸相继成立吉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和拉什特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伊朗共产党曾经在德黑兰、大不里士、马什哈德、伊斯法罕、恩泽里、克尔曼沙赫和南部诸多城市设立支部,组建工会。然而,伊朗共产党的支持者主要是阿塞拜疆人和亚美尼亚人,在波斯语地区影响甚微,在广大的乡村尤其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
礼萨汗1878年出生于里海南岸的马赞德兰省,少年从军,在哥萨克旅服役。1921年2月,礼萨汗率哥萨克旅3000人发动政变,自加兹温入主德黑兰,推举赛义德·齐亚丁出任首相,自任国防大臣,控制内阁,宣布将致力于消除内战,改造社会,结束外族占领,实现伊朗民族的复兴。1905—1909年的革命以自由主义的宪法取代了恺伽王朝的专制主义,而1921年的政变则为废除议会政治和建立巴列维王朝的独裁统治开辟了道路。礼萨汗控制的内阁一方面与苏俄政府签订友好条约,要求苏俄政府取消伊朗所欠沙皇俄国的债务,归还沙皇俄国侵占的伊朗领土,另一方面废除1919年英伊条约,要求英军撤出伊朗,保留英国在伊朗原有的部分权利。(www.xing528.com)
1921年是伊朗现代史的转折点,标志着伊朗开始步入主权国家的行列。此后4年间,礼萨汗致力于强化德黑兰的中央政权。他首先将宪兵从隶属内务部改为隶属国防部,起用哥萨克旅军官取代瑞典军官和英国军官统辖宪兵,进而平息大不里士和马什哈德的宪兵哗变,制服阿塞拜疆的丛林游击队,处死库切克汗。1921年,包括哥萨克旅、宪兵和南部来复枪队在内的伊朗武装力量仅有2.2万人。1922年,礼萨汗将哥萨克旅、宪兵和南部来复枪队合并,组建新军,辖5个师,兵员约4万人,分别驻扎在德黑兰、大不里士、哈马丹、伊斯法罕和马什哈德。礼萨汗依靠新军的支持,于1922年平息阿塞拜疆西部的库尔德人反叛、阿塞拜疆北部的沙赫萨文部落反叛和法尔斯的库西吉鲁耶部落反叛,1923年平息克尔曼的桑加比部落反叛,1924年平息东南边陲的俾路支人反叛和西南边陲的卢里人反叛,1925年平息马赞德兰的土库曼人反叛和呼罗珊北部的库尔德人反叛。与此同时,礼萨汗逐渐巩固其在德黑兰的地位,1923年10月出任首相,1925年初从议会获得大元帅的头衔。
政体的选择是宪政运动后伊朗国内各派势力激烈争论的焦点问题。围绕政体的选择,伊朗政坛形成改革党、复兴党、社会党、共产党以及教界保守势力之间的尖锐对立。改革党作为宪政运动期间温和党的延续,代表乌莱玛上层、大商人和土地贵族的利益,在第四届议会占据多数席位。复兴党系礼萨汗支持的政治派别,成员大都具有西方教育的背景,持改革的立场,在第五届议会占据多数席位。复兴党具有民族主义、世俗主义和威权主义的政治倾向,主张依靠政治精英即“革命的独裁者”实现政治改革和教俗分离,强化军队和完善国家机构,发展民族工业,推进游牧群体的定居化,普及现代教育,在全国范围推广波斯语。复兴党创办的报纸倡导发展世俗教育,改善妇女地位,学习西方的先进思想和科学技术,主张从教界的束缚下解放民众。“在一个99%的民众处于反动毛拉选举控制下的国家,我们希望出现墨索里尼式的人物来打破传统权威的影响,以便创造一个现代的前景、现代的民族和现代的国家。”“我们的首要愿望是伊朗的国家统一。”社会党继承宪政运动期间民主党的政治立场,颇具激进倾向,强调依靠资产阶级和下层民众改造社会,崇尚自由和平等的政治原则,倡导共和制和普选制,主张强化国家机构和实行生产资料的国有化,消灭失业现象。伊朗共产党与社会党的政治立场相似,伊朗共产党的许多成员同时亦是社会党的成员。1921年礼萨汗发动政变后,伊朗共产党在北部里海地区的势力严重削弱,其活动范围遂转向德黑兰和伊朗腹地。至1925年,伊朗共产党在德黑兰、大不里士、马什哈德、伊斯法罕、恩泽里和克尔曼沙赫等地设立诸多分支机构,发行报刊,成立工会以及妇女组织和青年组织。教界保守势力目睹凯末尔在土耳其推行的世俗化举措,极力主张实行君主制,声称共和制是背离伊斯兰教的政治制度,共和制的建立意味着伊斯兰教的终结。
伊朗议会大楼,建于20世纪20年代
1925年10月,伊朗第五届议会投票表决,废黜恺伽王朝的末代君主艾哈麦德。同年12月,议会以115票赞成、4票反对、30票弃权的表决结果,拥立礼萨汗(1925—1941年在位)即位,建立巴列维王朝(1925—1979)。特定历史条件下尖锐的民族矛盾和深刻的民族危机,制约着伊朗国内诸多社会群体和政治势力之间的冲突,民族主义成为伊朗民众的共同愿望,巴列维王朝的兴起则是伊朗国家主权的体现和民族尊严的象征。巴列维王朝的建立,标志着西方君主立宪的政治形式与伊朗专制主义的历史传统两者的结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