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6年,纳绥尔丁在德黑兰南部的阿卜杜勒·阿兹姆清真寺遭一破产商人枪击,死于非命。穆扎法尔丁(1896—1907年在位)即位后,提高国内商业税的征收标准,取消包税制,并且扬言增加土地税,削减宫廷年金和教界开支,同时向西方国家大举借贷。穆扎法尔丁将伊朗中部和南部诸省的石油开采权出让给英国商人威廉·诺克斯·达尔西,将新建公路的征税权出让给大英帝国银行。穆扎法尔丁于1900年和1902年分别向俄国政府借贷240万英镑和100万英镑,用以偿还旧债和支付其赴伦敦旅行的费用。另外,穆扎法尔丁与一些欧洲公司合作开办诸如建材厂、纺织厂、德黑兰电话公司以及德黑兰、大不里士、拉什特、马什哈德等城市的照明系统等,并且任命比利时人蒙西艾尔·纳乌斯掌管伊朗关税。
穆扎法尔丁
1900年,伊斯法罕的部分商人创办伊斯兰公司,是为伊朗第一家全国性的股份公司,旨在“通过鼓励现代工业和保护传统手工业,维护国家的独立”。大不里士的知识分子发行颇具影响的波斯语期刊《知识财富》,主办者米尔扎·穆罕默德·阿里汗和赛义德·哈桑·塔齐扎迪后来成为宪政革命中的风云人物。德黑兰的知识分子创办图书馆,组建“知识协会”,下设55所学校。与此同时,现代政治组织在伊朗各地逐渐萌生。在大不里士,12个激进的青年商人和知识分子组成“秘密中心”,旨在宣传现代西方文化。在阿塞拜疆的巴库,始建于1904年的社会民主党积极争取结社和罢工的权利、8小时工作制、养老年金、土地改革、改善住房、免费教育、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德黑兰的“人文协会”崇尚圣西门和孔德的政治哲学,强调自由、平等和进步的思想。德黑兰的知识分子于1904年创建的“革命委员会”,是当时最激进的政治组织,倡导政治改革与社会改革,主张推翻独裁统治和实现民主,广泛宣传宪政思想。
金币上的穆扎法尔丁头像
1905年初,伊朗发生严重的灾荒和瘟疫,波及广泛。在德黑兰、大不里士、拉什特和马什哈德,糖价上涨33%,粮价上涨90%。经济形势的恶化,明显加剧了社会矛盾,民众反抗成为不可遏制的政治潮流。同年5月,大约200名德黑兰商人向政府请愿,要求罢免时任伊朗海关总监的比利时人蒙西艾尔·纳乌斯。请愿者关闭店铺,聚集在阿卜杜勒·阿兹姆清真寺。他们说:“政府必须改变现行的政策,不再帮助俄国人而牺牲伊朗人的利益。政府必须保护我们的利益,尽管我们的产品或许不及外国的产品。现行的政策如果继续下去,将给我们的整个经济带来毁灭性的后果。”穆扎法尔丁一度许诺满足请愿者的要求,却未付诸实施。
1905年12月,政府试图强行压低德黑兰市场的糖价。随后,在教界领袖穆罕默德·萨迪格·塔巴塔巴伊和阿卜杜拉·贝赫贝哈尼的呼吁下,德黑兰的数千名商人关闭巴扎,再度聚集在阿卜杜勒·阿兹姆清真寺,要求罢免德黑兰市长和海关总监,实施伊斯兰教法,建立公正会议,并且首次高呼“伊朗民族万岁”的口号。包括许多穆智台希德在内的宗教学者亦来到阿卜杜勒·阿兹姆清真寺,支持巴扎商人的政治要求。
1906年6月,德黑兰的一名宗教学者公开批评政府:“伊朗人啊!我的同胞兄弟!抬起你们的头。睁开你们的眼睛。瞧瞧你们的周围,看看世界在怎样进步。非洲的野人和桑给巴尔的黑人都在走向文明和富庶。看看你们的邻居(俄国人),200年前他们比我们落后,现在却远远超过了我们。往日我们拥有的一切,现在已经丧失殆尽。我们曾经被其他的国家看作是伟大的民族,现在却堕落到这样的程度,以至于南方和北方的邻国把我们看成是他们的财产而随意地瓜分……我们没有枪炮,没有军队,没有可靠的财政,没有合适的政府,没有商业的法律。在整个伊朗,我们没有自己的工厂,因为我们的政府只是寄生虫……所有这一切的落后,都是由于缺乏民主、正义和法律……国王剥夺着你们的财产、自由和权利……这就是你们生活悲惨而少数人奢侈无度的原因。”(Abrahamian,1982,pp.82—83)国王的警察逮捕了这名宗教学者,从而引发德黑兰市民新的示威浪潮。同年7月,宗教学者、巴扎商人和手工工匠纷纷走上街头,抗议政府。哥萨克旅士兵开枪射击示威者,致使多人死伤。民众与国王之间的矛盾由此激化,穆扎法尔丁则被教界比作倭马亚王朝的哈里发叶齐德。此后,包括塔巴塔巴伊、贝赫贝哈尼和法兹鲁拉·努里在内的教界上层人士相继加入示威者的行列,宗教圣城库姆成为对抗首都德黑兰的政治中心。
1906年8月,穆扎法尔丁迫于压力,颁布诏书,名为“波斯大宪章”,任命自由主义者穆什尔·道莱作为首相,许诺成立国家立宪会议,负责制定伊朗宪法。国家立宪会议由德黑兰的恺伽王室成员、贵族、商人和教职人员组成,负责审议和调查关系到国家和民众利益的所有重要问题。至此,伊朗各界民众反对独裁专制的政治斗争取得初步的胜利。
1906年9月,选举法由穆扎法尔丁签署后正式颁布。根据该选举法,选举人包括恺伽王室成员、宗教学者、贵族、商人、土地的所有者与耕作者、手工业者,其中土地所有者与耕作者必须拥有超过1000土曼的财产,手工业者必须属于行会并且拥有独立的作坊,妇女和未满25岁的男子以及外国人不得享有选举权;被选举人必须具有波斯血统和通晓波斯语,必须是年满30岁的男子。1906年9月颁布的选举法,兼有传统与现代的双重特征。女性和下层民众被排斥在选举之外,政治参与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
1906年10月,伊朗召开立宪会议。立宪会议由恺伽王公、宗教学者、贵族、大商人、财产超过1000土曼的地主和行会成员六大阶层组成,包括156个席位,其中德黑兰占60个席位,外省占96个席位。在德黑兰的60个席位中,恺伽王公占4个席位,宗教学者占4个,地主占10个席位,大商人占10个席位,贵族和行会成员占32个,至于下层民众则被排斥在立宪会议之外。立宪会议成员来源各异,具有不同的政治立场,分为保皇派、温和派与自由派。保皇派是立宪会议中的少数派,主要来自王公贵族和地主阶层。温和派系立宪会议中的多数派,大商人穆罕默德·阿里·沙尔福鲁什和爱敏·扎尔布是温和派的领袖人物,而教界上层人士塔巴塔巴伊和贝赫贝哈尼尽管并未进入立宪会议,却是温和派的有力支持者。知识界是立宪会议中的自由派,占有21个席位,大不里士的赛义德·哈桑·塔齐扎迪和德黑兰的叶赫亚·伊斯坎达里是自由派的领袖人物,主张在经济、政治和社会领域实行广泛的改革。
1906年立宪会议会场
立宪会议起草的宪法规定,议会拥有广泛的政治权力,是“全体人民的代表”;议会分为上下两院,下院议员为160人,最多不得超过200人,选举产生,上院议员为60人,其中30人由国王任命,另外30人选举产生;议员任期2年,可以连选连任,不得同时兼任政府公职;议员必须宣誓效忠国王;议会负责审定法律和政府财政预算以及批准外交条约,下院有权否定上院的决议。1906年12月,立宪会议起草的宪法由穆扎法尔丁在弥留之际签署生效。
1907年10月,议会以比利时《1831年宪法》作为蓝本,通过宪法补充条款,旨在扩大议会的立法权限和限制恺伽王朝的君主权限,强调主权在民的原则,规定全体公民在法律面前享有平等的权利,保护公民的生命和财产权利,赋予公民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以及集会和结社的权利,实行立法权与行政权的分离,首相和内阁成员由议会任免,军费和宫廷支出由议会批准,王室成员不得出任内阁职务,内阁成员只对议会负责。宪法补充条款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明确规定什叶派伊斯兰教为伊朗的国教,采用世俗与宗教二元并立的法律体系,议会颁布的一切法律不得违背伊斯兰教法的原则,议会设立由5名教界议员组成的专家委员会负责审定议会通过的相关法律。
1907年1月至1908年6月,宪政运动的主要内容是国王与议会之间的权力角逐。穆扎法尔丁死后,其子穆罕默德·阿里(1907—1909年在位)继承王位。穆罕默德·阿里即位以后,极力抵制宪政运动,罢免温和派首相穆什尔·道莱,起用保守派爱敏·苏勒坦出任首相,拒绝批准宪法补充条款,要求保留任命内阁成员和统率军队的权力,主张强化国王的地位。穆罕默德·阿里的倒行逆施,导致了德黑兰、大不里士、伊斯法罕、设拉子、马什哈德、恩泽里、克尔曼沙赫、拉什特等地各界民众的强烈不满。在大不里士,2万民众罢工罢市,要求国王批准宪法补充条款。在德黑兰,5万民众举行集会,另有3000志愿者武装保卫议会,保守派首相爱敏·苏勒坦亦遭暗杀。迫于民众运动的强大压力,穆罕默德·阿里起用自由派政治家纳绥尔·穆勒克出任首相,于1907年10月批准宪法补充条款,并且前往议会宣誓效忠宪法,承认自由、平等、博爱的政治原则。随后,议会通过新的财政预算,大幅度削减宫廷开支,废除包税制。
20世纪初,伊朗五分之四的人口生活在乡村,城市人口仅占总人口的五分之一。然而,城市无疑构成影响伊朗历史进程的首要舞台,特别是人口超过10万的德黑兰、大不里士和伊斯法罕主导着伊朗的城市生活。宪政运动主要表现为城市范围的政治运动,没有波及乡村社会;乡村民众尚未介入宪政运动,处于国家政治舞台的边缘。尽管如此,宪政运动无疑是伊朗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政治运动,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商人和工匠、宗教学者和知识分子、穆斯林和非穆斯林、波斯人和非波斯人、逊尼派和什叶派、德黑兰人和外省民众纷纷加入宪政运动的行列。巴扎商人显然是宪政运动的发起者,手工工匠和城市贫民构成宪政运动的基本力量,教界上层和新兴知识界在宪政运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政治影响,巴扎、行会和清真寺则是宪政运动的重要据点。恺伽王朝的君主专制成为宪政运动期间伊朗诸多社会群体的众矢之的,反对恺伽王朝君主专制的共同目标则是伊朗诸多社会群体实现广泛政治联合的沃土。
然而,一旦宪政运动取得初步的胜利,反对恺伽王朝的政治势力就开始分裂。宪政运动期间,议会和立宪政府致力于财政改革、军事改革和司法改革。在议会中占主导地位的自由派议员主张实行颇具激进倾向的改革举措,包括削减宫廷支出和王室年金,取消封邑制和包税制,降低选民的财产资格限制,增加议会中外省议员的席位,允许非穆斯林参加议会。在议会之外,激进势力积极倡导世俗化改革,主张宗教学者脱离政治领域,将毛拉称作聚敛民财的人,反对由穆智台希德组成的最高委员会审查议会通过的法案,甚至认为伊朗落后的原因在于教界的愚昧和保守,宗教与世俗的分离则是伊朗走向进步的前提条件。自由派的激进倾向导致诸多政治群体的重新组合,议会与恺伽王室之间的力量对比随之改变。(www.xing528.com)
宪政运动期间,教法与宪政以及公民权与宗教义务成为议会热议的话题,乌莱玛上层观点相左,立场各异。米尔扎·穆罕默德·侯赛因·纳伊尼支持和倡导立宪君主制,进而强调宪政的伊斯兰教起源,主张宗教与世俗的政治同一性以及温麦与祖国的同一性。纳伊尼认为,伊斯兰教内含宪政理念,伊斯兰教之所谓协商和公正与西方之所谓自由平等可谓异曲同工;在伊玛目隐遁期间,穆斯林面临两种政体选择:独裁政体抑或宪政国家。他认为,宪政体制之三权分立原则符合伊斯兰教传统,进而强调议会立法权与教法两者之间的兼容性。他还认为,教法原则与宪政规定之现代公民权并不存在对立性,自由平等符合教法原则,“议会立法无关哈拉勒和哈拉姆,亦无关礼拜和朝觐,宗教法律源于安拉,而议会立法只是关乎国家事务”。相比之下,法兹鲁拉·努里抨击宪政制度,进而指责宪政运动背叛伊斯兰教。法兹鲁拉·努里强调教法与宪政体制下的世俗立法具有不可调和性。努里认为,伊斯兰教本身就是穆斯林的法律,伊斯兰教不承认男女平等和穆斯林与非穆斯林的平等原则,而承认自由的原则意味着异教思想理念的合法传播直至误导穆斯林,源于西方的宪政具有异教色彩。以法兹鲁拉·努里为首的教界保守势力抵制自由派的世俗化举措,呼吁穆斯林捍卫沙里亚,指责自由派议员是宣传异教思想的雅各宾派,进而成为恺伽王室的有力支持者。
宪政运动时期的军人与民众
1909年在大不里士的波斯哥萨克旅
1908年6月,国王穆罕默德·阿里依靠哥萨克旅的支持发动政变,在德黑兰实行军事管制,解散议会,囚禁包括教界上层人士塔巴塔巴伊和贝赫贝哈尼在内的政治反对派。然而,在德黑兰之外的广大地区,宪政运动方兴未艾。一方面,什叶派宗教圣城卡尔巴拉和纳杰夫的穆智台希德支持宪法和宪政运动,谴责国王穆罕默德·阿里是安拉诅咒的暴君。另一方面,议会的支持者在诸多省区举兵反叛恺伽王朝,大不里士、拉什特、伊斯法罕、布什尔、阿拔斯港、马什哈德成为宪政运动的重要中心。以往,首都决定地方省区的事态发展。现在,地方省区决定首都的命运。
宪政运动时期的议员
1909年7月,议会的支持者占领德黑兰,国王穆罕默德·阿里逃入俄国使馆避难。来自各个阶层的500名代表在德黑兰召开临时议会,宣布废黜穆罕默德·阿里,拥立其子艾哈麦德(1909—1925年在位)即位。新的内阁由宪政运动的支持者组成,来自拉什特的地主穆罕默德·萨帕赫达尔出任首相。临时议会通过新的选举法,规定选民的年龄由25岁改为20岁,财产资格由1000土曼改为250土曼,废除阶级和行业代表制,德黑兰代表在议会中的席位由60个减少为15个,外省代表的席位由96个增至101个,主要游牧部落包括巴赫提亚尔部落、盖什卡伊部落、沙赫萨文部落、哈姆萨赫部落以及基督徒、犹太人和琐罗亚斯德教徒在议会中各有自己的席位。同年8月,选举产生第二届议会,29%的议员来自地主,28%的议员来自教界,24%的议员来自官僚机构,19%来自商人、手工业者以及其他社会阶层。
1909年9月,第二届议会任命穆罕默德·萨帕赫达尔组建新内阁,要求俄国撤出伊朗内战期间进入北方诸省的军队,向大英帝国银行申请125万英镑的贷款用以重建行政机构,聘请11名瑞典人筹建宪兵,聘请16名美国人筹建税务机构。然而,第二届议会的举措只是一纸空文,整个国家处于分崩离析的状态。
1910年夏,议会分裂为敌对的两大政党,其中27名议员组成力主改革的左翼派别民主党,另外53名议员组成颇具保守倾向的右翼派别温和党,现代意义的政党政治随之开始步入伊朗政坛。民主党的领导人包括赛义德·哈桑·塔齐扎迪、穆罕默德·礼萨·摩萨瓦和苏莱曼·米尔扎,成员主要来自德黑兰和阿塞拜疆,其政治纲领声称,欧洲已经完成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的过渡,正在威胁亚洲国家的政治独立和社会发展;20世纪的东方相当于17世纪的西方,处于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的阶段;民主党的历史使命是反对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领导伊朗进入先进国家的行列。民主党主张,全体成年男子均应享有选举权,采取自由和直接选举,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宗教与政治分离,废除不平等条约,推动工业化的进程,10小时工作制,取缔童工,实行土地改革,保护农民利益。温和党的领导人包括穆罕默德·萨迪格·塔巴塔巴伊、阿卜杜拉·贝赫贝哈尼和穆罕默德·萨帕赫达尔,成员包括乌莱玛、地主、商人和部落酋长,代表传统社会群体的既得利益,其政治纲领主张实行立宪君主制,保护私有财产,捍卫伊斯兰教和沙里亚的神圣地位。民主党与温和党在议会内部形成尖锐的对立,世俗化改革和首相的人选是双方争执的焦点问题。
1910年底,民主党与温和党之间的对立逐渐从议会延伸到德黑兰的街头巷尾,立宪政府处于瘫痪状态。在德黑兰以外的诸多省区,地方势力各自为政,尤其是部落之间相互攻杀,生灵涂炭。
第二届议会的召开和立宪政府的建立,不仅未能改善日趋恶化的社会形势,而且导致了明显加剧的政治动荡,使伊朗民众陷于饱受战乱的境地。1911年12月,俄国军队进入德黑兰,解散第二届议会,宪政运动宣告结束。
1905—1911年的宪政运动根源于伊朗传统社会的深刻危机,强调捍卫民族尊严和国家主权,限制君主权力和扩大民众的政治参与,进而改造伊朗传统的社会秩序,表现为现代模式的政治运动。宪政运动将议会和宪法首次引入伊朗政治舞台,强调自由和平等的政治原则,赋予民众以选举的权利,开辟了伊朗现代政治革命的先河,预示了伊朗历史发展的崭新方向。传统势力的根深蒂固和新旧力量的悬殊对比,加之西方列强的干涉,从根本上决定了宪政运动的历史结局,实现民族独立和民众广泛政治参与的客观条件尚不成熟。另一方面,1905—1911年的宪政运动具有什叶派伊斯兰教的浓厚色彩,强调沙里亚的神圣地位和议会的世俗立法权,教俗精英分享议会席位,什叶派伊斯兰教作为官方信仰构成宪法的基础。议会的构成和宪法的制定包含世俗政治与宗教政治的二元倾向,体现了宪政运动的复杂社会构成和教俗势力的相互妥协倾向。1906年及其补充条款作为伊朗历史上的第一部宪法和宪政运动最重要的历史遗产,确定了教俗群体分享国家权力的政治原则,进而对其后世俗政治与宗教政治两者之间的矛盾运动产生深远的影响。
作者点评:
萨珊王朝覆灭后,伊朗高原任由外族摆布,长达八百余年。伊朗国家的复兴之路,肇始于五百年前萨法维王朝的建立。伊朗地缘政治版图渐趋固化,什叶派的皈依俨然成为凝聚伊朗民族情感和宗教政治认同的精神纽带。伊斯法罕的恢宏殿堂,见证着萨法维王朝的伟业丰功。继萨法维王朝之后浮出水面的恺伽王朝之于伊朗历史,犹如满清王朝之于中国历史,传统文明的暮色与现代文明的曙光此消彼长。西方世界的现代化大潮无情地冲击着古老的东方国度,传统秩序的冰山已然露出融化的迹象。恺伽王朝风雨飘摇之际,教俗各界发出挑战君主独裁和倡导民众参与的强烈呼声,奏响了20世纪亚洲政治革命华丽乐章的序曲。
【注释】
[1]阿扎里语系流行于阿塞拜疆的突厥语分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