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的现代化改革,开始于19世纪20年代,最初涉及的领域主要是军事层面,表现为自上而下的形式。国王法塔赫·阿里沙当政期间,伊朗面临俄国和英国的严重威胁。1826—1828年,伊朗与俄国爆发战争,伊朗战败,俄国军队占领高加索山区和大不里士;1836年,伊朗与英国爆发战争;1838年,呼罗珊重要城市赫拉特被英国控制。俄国和英国的战争威胁无疑是促使伊朗统治者尝试推行现代化改革的重要原因,阿塞拜疆作为与俄国毗邻的战争前沿则是伊朗现代化改革的摇篮所在。
1799年,法塔赫·阿里沙委派王储阿拔斯·米尔扎出任阿塞拜疆总督。阿拔斯·米尔扎深感伊朗的传统骑兵无力抗衡俄国军队,遂效法奥斯曼帝国苏丹塞里姆三世,组建6000人的新军,配备枪械和火炮,由国家支付军饷,统一着装,屯驻于军营之中,聘请欧洲教官训练,并在大不里士建立制炮厂和枪械厂。阿拔斯·米尔扎还选派伊朗青年赴欧洲深造,学习军事、工程、医学、印刷技术和西方语言。宪政运动期间的第一份波斯语传单,即出自阿拔斯·米尔扎创办的印刷厂。此外,阿拔斯·米尔扎极力主张削减宫廷开支,增加关税,广开财源。阿拔斯·米尔扎的上述举措,得到了大不里士教界势力的认可。后者宣布,新军的组建符合伊斯兰教的原则。然而,由于宫廷内部倾轧和部落势力抵制的诸多因素,阿拔斯·米尔扎创办的新军组建不久便被解散。
米尔扎·穆罕默德·塔其汗
1848年纳绥尔丁即位以后,任命米尔扎·穆罕默德·塔其汗作为首相,赐予阿米尔·卡比尔(大酋长)的称号,效法奥斯曼帝国的坦泽马特运动,实行新政,内容包括恢复阿拔斯·米尔扎组建的新军、国家出资兴办新式工厂、创办官方报纸和世俗学校。与此同时,米尔扎·穆罕默德·塔其汗大幅度削减宫廷年金,提高进口关税,并向封邑领有者征收代役税,旨在增加国家岁入和平衡财政预算,进而强化恺伽王朝的统治。(www.xing528.com)
如同阿拔斯·米尔扎一样,米尔扎·穆罕默德·塔其汗实行的新政遭到诸多方面保守势力的激烈反对。封邑领有者认为,代役税并非传统义务的合法替代,只是中央政府对于地方利益的无理勒索。英国和俄国的代表声称,关税的提高违背自由贸易的法则。1851年,米尔扎·穆罕默德·塔其汗被国王纳绥尔丁解除职务,不久客死他乡,其所推行的新政举措随之夭折,现代化的改革尝试再度宣告失败。
1870—1880年,纳绥尔丁起用米尔扎·侯赛因主持朝政,在司法、军事、政治、财政和文化领域继续推行新政举措。米尔扎·侯赛因引进西方现代政治理念,创立内阁和中央银行,削减政府支出,排斥教界和部族传统势力,强化国家权力和完善政府职能,崇尚重商主义的经济原则,扩大岁入来源,密切伊朗与英国以及西欧诸国之间的贸易交往,抵御俄国的领土威胁。米尔扎·侯赛因声称,改革的宗旨是捍卫恺伽王朝和国王纳绥尔丁的荣誉,使波斯成为“值得欧洲列强尊敬的国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