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伊尔汗国与埃及马木路克王朝的争夺

伊尔汗国与埃及马木路克王朝的争夺

时间:2023-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阿巴哈在位期间,伊尔汗国与埃及马木路克王朝争夺叙利亚,屡次激烈交锋,直至1281年兵败霍姆斯。在东方战场,伊尔汗国于1270年在赫拉特击败察合台汗国,1273年攻入河中。合赞汗即位后,处死旭烈兀的子嗣,消除汗位争夺的隐患,伊尔汗国由此进入相对稳定的时代。另一方面,伊尔汗国前期,面临马木路克王朝、金帐汗国、察合台汗国的威胁。尽管如此,伊尔汗国的历代汗王均未皈依基督教。

伊尔汗国与埃及马木路克王朝的争夺

1219年,成吉思汗携其子术赤、察哈台、窝阔台、托雷,率蒙古大军越过锡尔河上游,西征花剌子模汗国,先后攻占布哈拉、撒马尔罕、木鹿、巴勒黑、内沙普尔、赫拉特、马什哈德诸地,继而洗劫伊朗西部重镇莱伊和加兹温,1224年班师返回蒙古草原,称为首次蒙古西征。花剌子模沙在蒙古大军的追击下一路西逃,直至死于里海之上的一处小岛。蒙古大军所到之处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杀戮,惨绝人寰,诸多城市毁于战火,屠城几乎成为蒙古征服的代名词。

1229年起,成吉思汗之子托雷率领蒙古大军再次西征,经伊朗北部进入高加索南部、美索不达米亚和安纳托利亚东部,1236年和1237年两次兵抵巴格达城下。

成吉思汗

蒙古西征图

御座上的旭烈兀

1252年,托雷之子旭烈兀率领蒙古大军第三次西征。1255年,蒙古大军进入中亚。1256年,蒙古大军进入伊朗北部,摧毁什叶派激进分支阿萨辛派据点阿拉木特城堡。1258年,蒙古大军攻占巴格达,历时500年之久的阿拔斯王朝灭亡。随后,蒙古大军进入叙利亚。1260年,埃及马木路克王朝出兵叙利亚,在艾因·扎鲁特击败蒙古大军,继而将蒙古大军赶出叙利亚,终止了蒙古大军的征服步伐。

蒙古西征无疑是伊朗历史上的灾难时代和黑暗时代,蒙古铁骑所到之处,人口锐减,农业遭到严重破坏,农民逃离家园者甚多,土地荒芜,农田牧场化亦十分严重,而呼罗珊首当其冲。伊朗农业缺乏河水灌溉,主要依靠地下暗渠卡纳特,而卡纳特一旦遭到破坏,极难恢复。至旭烈兀时期,屠城现象逐渐减少。

1264年,忽必烈继任蒙古大汗,册封旭烈兀(1264—1265年在位)为伊尔汗,其领地称伊尔汗国(1264—1335)。旭烈兀死于1265年,死后葬于乌尔米耶湖中的小岛。旭烈兀之子阿巴哈(1265—1282年在位)继承伊尔汗的称号,得到大汗忽必烈的认可。阿巴哈在位期间,伊尔汗国与埃及马木路克王朝争夺叙利亚,屡次激烈交锋,直至1281年兵败霍姆斯。在东方战场,伊尔汗国于1270年在赫拉特击败察合台汗国,1273年攻入河中。(www.xing528.com)

相比于塞尔柱人通常选择城市作为自己的驻地,伊尔汗国的蒙古人通常选择以城外的帐篷作为驻地。阿塞拜疆尽管靠近宿敌金帐汗国,然而水草丰盛,适合伊尔汗国统治者的游牧生活,始终是伊尔汗国的定都之首选。伊尔汗国初建之时,定都阿塞拜疆城市马拉加;阿巴哈在位期间,伊尔汗国都城从马拉加迁到大不里士。

伊尔汗国前期,实行蒙古化的统治政策,遵循蒙古祖制和草原部落社会的传统。伊尔汗作为蒙古大汗的附庸和封臣,实行兄终弟继的汗位传承。另一方面,不同于成吉思汗的征服,旭烈兀之征服,除巴格达外,较少毁坏被征服地区,沿袭伊朗原有的官僚体制,起用波斯贵族征纳贡税,旨在维持财源。

1282年阿巴哈死后,蒙古贵族拥立旭烈兀之子铁古迭儿(1282—1284年在位)继承汗位。铁古迭儿即位后,宣布皈依伊斯兰教,改名艾哈迈德。铁古迭儿此间曾经派遣使臣前往开罗,试图与埃及马木路克王朝结盟,遭到拒绝。1284年,阿巴哈之子阿鲁浑反叛,处死铁古迭儿,登上汗位宝座。阿鲁浑(1284—1291年在位)即位后,摒弃伊斯兰教信仰,恢复蒙古祖制,同时倚重基督徒和犹太人。阿鲁浑死后,阿巴哈之子海合都(1291—1295年在位)即位。1295年,阿鲁浑之子合赞汗即位(1295—1304年在位)。合赞汗即位后,处死旭烈兀的子嗣,消除汗位争夺的隐患,伊尔汗国由此进入相对稳定的时代。

蒙古人原本信奉萨满教,旭烈兀则曾青睐佛教,在伊朗高原广建佛教寺庙。另一方面,伊尔汗国前期,面临马木路克王朝、金帐汗国、察合台汗国的威胁。金帐汗国皈依伊斯兰教后,与埃及伊斯兰教统治者马木路克王朝结盟,伊尔汗国则实行亲基督教政策,试图与十字军以及欧洲基督教诸国结盟。据传,罗马教皇曾经有意争取伊尔汗国皈依基督教,聂斯托利派教宗亚巴拉三世曾经为伊尔汗阿鲁浑之子完者都洗礼,为其取名尼古拉斯,伊尔汗国派到欧洲的使臣亦大都来自叙利亚的聂斯托利派基督徒。尽管如此,伊尔汗国的历代汗王均未皈依基督教。相比之下,伊斯兰教是伊尔汗国境内的固有宗教,伊斯兰教的信仰传统在土著社会根深蒂固,伊尔汗国的统治者最终选择伊斯兰教作为官方信仰,进而加入了穆斯林的行列。

1295年合赞汗即位后,实行改革。首先,合赞汗宣布皈依伊斯兰教,进而拆除境内的基督教堂以及琐罗亚斯德教和佛教寺庙,广建清真寺,规定所有佛教徒或者皈依伊斯兰教,或者离开伊尔汗国,基督徒和犹太人重新成为被保护民,缴纳人丁税。其次,实行伊斯兰教传统的国家土地所有制,恢复塞尔柱时代的伊克塔,以军事封邑供养战士,保证国家兵源,明确规定占有国家土地的权利和义务,缓解作为征服者的游牧族群与作为被征服者的定居人口之间的敌对关系。第三,推行多项举措,大力鼓励农业生产和开垦荒地,修复水利设施。第四,废除包税制,实行政府直接征税,根据地产面积和作物产量规定税收标准,农民每年纳税两次,游牧人口每年纳税一次。第五,统一货币,铸造划一的金币和银币,完善驿道,每隔3法尔萨赫(约19公里)设立驿站,驿站管理纳入政府体系。合赞汗的维齐尔拉施特作为史家记载了合赞汗的改革概况,而改革成效不得而知。另据记载,伊尔汗国的岁入,合赞汗即位之初为1700万第纳尔,合赞汗在位末期增至2100万第纳尔。

合赞汗死于1304年,时年33岁。合赞汗死后无嗣,阿鲁浑之子完者都即位(1304—1316年在位)。完者都初奉逊尼派伊斯兰教,1309年改奉什叶派伊斯兰教,在位末期重新回归逊尼派伊斯兰教。拉施特曾经在合赞汗当政期间出任维齐尔,政绩甚佳,完者都即位后得以留用。完者都在位期间,征服里海南岸的丛林地带吉兰,其所建陵墓位于苏勒塔尼耶。完者都死后,其子阿布·赛义德(1316—1335年在位)即位,年仅11岁。阿布·赛义德死后无嗣,旭烈兀谱系随之终结,伊尔汗国分裂,陷入政治真空,成吉思汗的后裔轮流登场,王室内讧持续。1353年,末代伊尔汗脱合帖木儿(1337—1353年在位)死于古尔甘,伊尔汗国寿终正寝。

伊尔汗国地处东西方之间的贸易通道,时值近代之前东西方交往的历史巅峰,马可·波罗和伊本·白图泰皆为此间著名的旅行家,见证了东西方交往的繁盛,元朝亦曾多次遣使经由陆路和海路前往伊尔汗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