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倭马亚王朝统治下的东方的分析介绍

倭马亚王朝统治下的东方的分析介绍

时间:2023-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670年穆吉拉·舒尔白死后,齐亚德·阿比希兼任库法总督,统辖伊拉克及伊朗高原,俨然掌管哈里发国家东部的半壁江山。他曾经建立4000人组成的亲兵队伍,通过高压手段迫使伊拉克的阿拉伯人屈从于倭马亚王朝的统治。这一举措使伊拉克的紧张形势得到暂时的缓解,却使呼罗珊从此成为威胁倭马亚王朝统治的隐患所在。

倭马亚王朝统治下的东方的分析介绍

伊朗高原是波斯人世代生活的家园。尽管萨珊王朝的军事力量由于尼哈温战役的失败而丧失殆尽,但是伊朗高原的土著贵族尚有相当的实力。他们各自为战,顽强抵抗着穆斯林的进攻。相比于伊拉克、叙利亚和埃及的征服,哈里发国家在伊朗高原的征服经历了极其艰难而漫长的过程,许多地区由于土著势力屡屡反叛,得而复失。另一方面,伊朗高原的土著居民大都属于印欧语系的分支,具有根深蒂固的雅利安人族群认同感、波斯传统的语言认同感和琐罗亚斯德教的信仰认同感,与来自半岛的阿拉伯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族群界限,加之伊朗高原山脉纵横,地形复杂,其特有的社会环境和自然条件,削弱和限制着阿拉伯征服者的攻势,构成延续传统和抵御同化的重要因素。此外,移入伊朗的阿拉伯人远远少于移入伊拉克、叙利亚、埃及的阿拉伯人,且大都分布在东方的呼罗珊。由于上述原因,伊朗未曾经历阿拉伯化的进程,土著居民并未融入阿拉伯民族,波斯语亦未被阿拉伯语所取代,伊朗依然是波斯人的家园和波斯语的世界

古兰经》明确规定,基督徒和犹太人系有经典的人,应当予以保护。至于琐罗亚斯德教徒,先知时代尚无明确的规定,其宗教地位相对模糊。征服初期,琐罗亚斯德教徒屡屡遭到迫害,神庙被毁,祭司被杀,莱伊和伊斯塔赫尔作为琐罗亚斯德教圣城可谓首当其冲。随后,哈里发国家给予琐罗亚斯德教与基督教犹太教相同的地位,琐罗亚斯德教徒被视为有经典的人而区别于偶像崇拜者,处于哈里发国家的保护之下。尽管如此,随着阿拉伯人在伊朗高原的定居和社会交往的扩大,伊朗逐渐经历了长达几个世纪的伊斯兰教化过程。哈里发国家征收非穆斯林的人丁税,成为推动被征服者皈依伊斯兰教进而加入穆斯林行列的重要杠杆。伊朗的土著居民皈依伊斯兰教后,通常从属于特定的阿拉伯人部落,处于麦瓦利的地位,接受阿拉伯人的保护,甚至采用阿拉伯人的名字。相比于萨珊王朝时期的琐罗亚斯德教所强调的社会等级制度,哈里发国家遵循伊斯兰教的启示,倡导社会地位的平等原则,更易于被下层民众所接受。

661年,穆阿威叶出任哈里发(661—680年在位),定都大马士革,建立倭马亚王朝(661—750)。与此同时,阿拉伯半岛西部的希贾兹作为伊斯兰文明的发源地和哈里发国家的摇篮,逐渐丧失原有的重要地位,而叙利亚东连伊拉克,西邻埃及,南靠阿拉伯半岛,开始成为哈里发国家的重心所在。穆阿威叶当政期间,给予行省总督以广泛的权力,并且与行省总督保持着近乎合作的关系。穆阿威叶曾经宣称:“用鞭子就可以的地方,我不用宝剑;用舌头就可以的地方,我不用鞭子。在我和同胞之间,即使只有一根头发在联系着,我也不让他断了。他们拉得紧,我就放松些;他们放松了,我就拉紧些。”

或许出于缓解行省势力与倭马亚人之间对立的考虑,穆阿威叶放弃了奥斯曼当政期间奉行的亲族政治原则。这一时期,倭马亚人大都闲居在希贾兹的两座圣城,远离哈里发国家的权力中心。库法总督穆吉拉·舒尔白、巴士拉总督齐亚德·阿比希与埃及总督阿慕尔·阿绥同为哈里发国家的股肱重臣,备受穆阿威叶的青睐,权倾一时。后人曾将穆吉拉·舒尔白、齐亚德·阿比希、阿慕尔·阿绥与穆阿威叶一同誉为当时阿拉伯穆斯林中的四位天才政治家。

穆吉拉·舒尔白出身于希贾兹城市塔伊夫的萨奇夫部落,629年来到麦地那并皈依伊斯兰教,曾奉先知穆罕默德之命返回塔伊夫,捣毁萨奇夫部落崇拜的神像,因而名声大噪。麦地那哈里发时代,穆吉拉·舒尔白率领阿拉伯战士征讨伊拉克南部,被欧麦尔任命为巴林总督和巴士拉总督,奥斯曼即位后改任库法总督。麦地那哈里发时代末期,穆阿威叶与阿里(656—661年在位)分庭抗礼,穆吉拉·舒尔白颇为谨慎,采取中立的态度,没有介入双方的冲突。穆阿威叶即位后,任命穆吉拉·舒尔白为库法总督,委以治理伊拉克的重任。此时伊拉克的形势极为混乱,是倭马亚王朝的心腹大患。第四任哈里发阿里的遇难以及其子哈桑的隐退,使伊拉克的阿拉伯人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征服时代移入伊拉克的诸多部落之间积怨甚深,阿里的残部与哈瓦立及派亦时有冲突,而倭马亚人则被伊拉克的阿拉伯人视为共同的仇敌。穆吉拉·舒尔白此时出任库法总督,可谓临危受命。面对险恶的形势,穆吉拉·舒尔白充分展示自己的卓越政治才能,利用来自塔伊夫的特殊身世,在伊拉克的阿拉伯人与倭马亚王朝对抗的过程中貌似中立,避开众矢之的的位置。在此基础上,穆吉拉·舒尔白借助自己的同族萨奇夫部落的势力,唆使阿里的残部与哈瓦立及派相互攻杀,同时以扎格罗斯山区的岁入作为诱饵,扶植党羽,笼络人心,初步缓解了伊拉克的阿拉伯人与倭马亚王朝的对抗。

齐亚德·阿比希与穆吉拉·舒尔白是同乡,亦属塔伊夫的萨奇夫部落,出身卑微,其父不详,相传其母苏迈亚曾与穆阿威叶的父亲阿布·苏福彦姘居。齐亚德·阿比希参加过伊拉克南部的征服战争,麦地那时代末期追随阿里反对穆阿威叶,阿里死后拒绝承认穆阿威叶出任哈里发的合法地位。663年,穆阿威叶授意库法总督穆吉拉·舒尔白出面调解,将齐亚德·阿比希邀至大马士革,承认齐亚德·阿比希是自己的同胞兄弟,赏赐齐亚德·阿比希100万第纳尔(金币名称),诱使齐亚德·阿比希归顺倭马亚王朝。664年,穆阿威叶委派齐亚德·阿比希出任巴士拉总督。670年穆吉拉·舒尔白死后,齐亚德·阿比希兼任库法总督,统辖伊拉克及伊朗高原,俨然掌管哈里发国家东部的半壁江山。齐亚德·阿比希不同于穆吉拉·舒尔白的风格,他奉行恐怖政策,以残暴著称。他曾经建立4000人组成的亲兵队伍,通过高压手段迫使伊拉克的阿拉伯人屈从于倭马亚王朝的统治。他的著名政绩,是先后在阿拉伯人聚集的军事重镇巴士拉和库法打破血缘族群的界限,按照地域的原则重新划分居住单位,并且建立相应的行政体系,有效地遏制了部落势力的政治影响,进一步稳定了伊拉克的社会秩序。671年,齐亚德·阿比希将库法和巴士拉的阿拉伯战士5万余人及其眷属迁往伊朗高原东部的呼罗珊,定居于木鹿绿洲。这一举措使伊拉克的紧张形势得到暂时的缓解,却使呼罗珊从此成为威胁倭马亚王朝统治的隐患所在。

673年,穆阿维叶任命齐亚德·阿比希之子欧拜杜拉为呼罗珊总督。674年,欧拜杜拉率军2万余人越过阿姆河,攻入中亚。676年,穆阿维叶任命赛义德·奥斯曼取代欧拜杜拉为呼罗珊总督。同年,赛义德·奥斯曼再次越过阿姆河,一度攻陷中亚重镇布哈拉和撒马尔罕。681年,哈里发叶齐德(680—683年在位)任命萨勒姆·齐亚德为呼罗珊和锡斯坦总督,数千阿拉伯战士相伴同行,迁入木鹿。

680年穆阿威叶死后,哈里发国家爆发内战。马立克(685—705年在位)即位后,内战逐渐平息,哈里发国家随之开始发动新的扩张。至韦里德(705—715年在位)和苏莱曼(715—717年在位)当政期间,倭马亚王朝的军事征服达到顶峰。(www.xing528.com)

倭马亚王朝在东部的征服是与哈查只·尤素夫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伊拉克秩序的稳定为哈里发国家在东部的扩张提供了必要的政治条件。692年阿卜杜拉·祖拜尔死后,哈查只·尤素夫出任希贾兹和也门总督,着力平息希贾兹、也门和叶麻麦等地的骚乱。694年,哈查只·尤素夫离开阿拉伯半岛,出任伊拉克总督,受命恢复库法和巴士拉的秩序。此时,尽管内战已经结束,但是伊拉克仍然处于十分混乱的状态。库法的阿拉伯人长期追随阿里家族,与倭马亚王朝积怨甚深。在巴士拉,阿卜杜拉·祖拜尔的残余势力颇具规模,哈瓦立及派活动频繁。倭马亚王朝将伊拉克的阿拉伯人视作心腹大患,哈里发马立克对哈查只·尤素夫出任伊拉克总督寄予厚望。

694年的一个聚礼日,哈查只·尤素夫佯装驮夫,潜入库法,突然出现在等待聚礼的穆斯林面前。他登上讲台,揭开蒙在头上的围巾,发表了铿锵有力的演说。他首先引用古诗中的词句作为开场白:“我的祖先曾拨云雾登高,揭开头巾你们就看清我的真实面貌。”他接着说:“我确信,我看见许多头颅已经成熟,可以收割,而我就是收割的人。我仿佛看到许多头巾与下颌之间流动着的鲜血。你们动辄暴乱……指主发誓,我要像剥树皮那样剥去你们的皮,我要像捆细枝条那样捆绑你们,我要像鞭笞脱离正道的骆驼那样抽打你们……我应许的,就一定办到。”不久,伊拉克的阿拉伯人便尝到了这位新总督的厉害。库法和巴士拉笼罩在极度的恐怖气氛之中,到处是腥风血雨。根据夸张的记载,10万生灵死于哈查只·尤素夫的屠刀之下。著名的辅士艾奈斯·马立克年高德劭,学识渊博,深受穆斯林的爱戴,却因支持阿卜杜拉·祖拜尔,被哈查只·尤素夫治罪,身陷囹圄。

698年,哈查只·尤素夫委派著名将领穆哈拉布·阿比·苏弗拉率军征讨伊朗高原南部的法尔斯和克尔曼,歼灭哈瓦立及派的极端分支阿兹拉格派势力。699年,哈查只·尤素夫委派阿卜杜勒·拉赫曼·阿什阿斯率军征讨伊朗高原东南部锡斯坦的土著王公。这支队伍由库法和巴士拉的阿拉伯战士组成,装备精良,号称“孔雀军”。可是,“孔雀军”在锡斯坦攻战艰难,加之水土不服,思乡之心甚切。然而,哈查只·尤素夫严令阿卜杜勒·拉赫曼·阿什阿斯不得退兵。701年,“孔雀军”反叛,撤离锡斯坦,经法尔斯返回伊拉克,在突斯塔尔击败哈查只·尤素夫的队伍,继而夺取库法。不久,哈查只·尤素夫从巴士拉发动反攻,在达尔·贾麦金歼灭“孔雀军”,收复库法。

“孔雀军”的反叛,使倭马亚王朝不再信任伊拉克的阿拉伯人。702年,哈查只·尤素夫在库法与巴士拉之间营建新城,名为瓦西兑(阿拉伯语中意为中间之地),作为自己的驻扎地,屯驻叙利亚籍的阿拉伯战士,倭马亚王朝对伊拉克的控制进一步加强。

哈查只·尤素夫的统治或许过于残酷,后来的史家因此将他比作嗜杀成性的罗马暴君尼禄。然而,哈查只·尤素夫出任伊拉克总督20年,恢复了库法和巴士拉的政治秩序,为哈里发国家在东方的扩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伊拉克的阿拉伯人至少暂时中止了内部的敌对活动,他们越过伊朗高原,在遥远的东方开始投入新的圣战

阿姆河旧称乌浒水,是伊朗高原的波斯世界与中亚的突厥世界之间的重要分界线。萨珊王朝将阿姆河右岸不讲波斯语的土著居民统称为突厥人,佛教在这一地区颇具影响。倭马亚王朝初期,阿姆河右岸分布着康、安、曹、石、米、何、火寻、戊地、史九国,中国史籍中称作昭武九姓,系唐朝藩属,由安西都护府节制。704年,哈查只·尤素夫举荐部将古太白·穆斯林(中国史籍称屈底波)出任伊朗高原东部的呼罗珊总督,驻扎木鹿。705年,古太白·穆斯林统兵5万人越过阿姆河,攻入吐火罗斯坦(亦译为巴克特里亚),占领阿姆河上游重镇巴勒黑。706—712年,古太白·穆斯林率军攻入粟特(中国史籍称河中府,因位于阿姆河与锡尔河之间而得名),占领阿姆河中游重镇布哈拉和撒马尔罕,进而征服阿姆河下游花剌子模一带。713年,古太白·穆斯林的队伍深入锡尔河(旧译药杀水)流域,攻占拔汗那(即费尔干纳,中国史籍称大宛国),而后班师返回呼罗珊。古太白·穆斯林在阿姆河右岸的许多地区焚毁佛教庙宇,建造清真寺,迁入阿拉伯人,强迫土著人口改奉伊斯兰教,初步奠定中亚伊斯兰教化的基础。数百年后,中亚明珠布哈拉和撒马尔罕成为伊斯兰世界的重要文化中心。714年,古太白·穆斯林再度出征,平定中亚的反叛势力。715年,阿拉伯战士哗变,古太白·穆斯林被杀。

在古太白·穆斯林鏖兵中亚的同时,穆罕默德·嘎希姆在哈里发国家的东方开辟了另一处战场。穆罕默德·嘎希姆是哈查只·尤素夫的女婿,印度河流域为他提供了圣战的理想场所。相传,那里的海盗曾经抢劫锡兰(今斯里兰卡)的王公送给倭马亚哈里发的8船贡品,哈查只·尤素夫于是委派穆罕默德·嘎希姆前去征讨。710年,穆罕默德·嘎希姆自巴士拉率军东进,沿波斯湾北岸攻入俾路支。穆罕默德·嘎希姆于712年占领印度河下游的信德,而后溯印度河而上挥师北进,于713年占领旁遮普的佛教圣地木尔坦。随着穆罕默德·嘎希姆的征战,伊斯兰教开始传入印度河流域,信德和旁遮普成为穆斯林在南亚次大陆的最初据点。相传,哈查只·尤素夫曾经向古太白·穆斯林和穆罕默德·嘎希姆许诺,谁先踏上中国的土地,就任命谁做那里的统治者,其贪婪和狂妄之心由此可见一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