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财政收入规模及其影响因素

财政收入规模及其影响因素

时间:2023-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财政收入规模的绝对数指标适用于静态和个量分析。反之,随着政府职能的缩小,政府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自然也会不断降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采取三大财政措施和实行减税让利政策,财政收入占GDP中的比重下降。

财政收入规模及其影响因素

一、财政收入规模的含义

财政收入规模是指一国政府在一个财政年度内所拥有的财政收入总水平。财政收入规模的大小,可以采用两个指标来描述:一是年度财政收入的总量,这是反映财政收入规模的绝对数指标;二是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这是反映财政收入规模的相对数指标。前者表现了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内的具体财力状况,适用于财政收入计划指标的确定、完成情况的考核以及财政收入规模变化的纵向比较;后者则主要反映一国政府参与国民生产总值分配的程度(财政征收程度),适用于衡量财政收入水平、分析财政收入的动态变化以及对财政收入规模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比较分析。

财政收入规模的绝对数指标适用于静态和个量分析。衡量财政收入规模的绝对量指标是财政总收入,主要包括中央和地方财政总收入、中央本级财政收入和地方本级财政收入、中央对地方的税收返还收入、地方上解中央收入、税收收入等。财政收入的绝对量指标系列,具体反映了财政收入的数量、构成、形式和来源。

二、财政收入规模的制约因素

(一)主要因素

1.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

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规模表现出基础性的制约,两者存在源与流、根与叶的关系。经济发展水平是指一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其反映一个国家的社会产品的丰富程度和经济效益的高低。经济发展水平高,社会产品丰富及其净值——国民生产总值就多,或者说,则该国的财政收入总额较大,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也较高。

对财政收入规模分析最有意义的经济因素描述指标有“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经济因素对财政收入的影响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第一,经济因素影响财政收入的绝对额。经济越发达,国民生产总值越高,可供财政分配的物质基础就越雄厚,即使是财政参与分配的程度不变,政府财政收入通常也会随着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而基本同步的增长。第二,经济发展水平影响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经济发展水平提高,才可能使个人收入(包括劳动工资和各种资本收益)不断增加,抽象地看就是使人均国民收入水平提高。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使人们对财政税收的承担能力加强,这就为财政提高分配比重奠定了基础。当市场经济相对成熟、管理体制和税制结构相对稳定的时期,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便会相对稳定。从横向来看,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在经济发达国家要高于发展中国家,在中等收入国家要高于低收入国家。从纵向来看,英、法、美三国1980年全部财政收入仅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的10%左右,目前已上升到30%—50%,并保持相对稳定,如美国在长达40年的时间里,其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基本保持在30%左右。1995年23个发达国家平均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为39%,29个中等收入国家为26%,12个低收入国家为20.7%。

生产技术水平则是指生产中采用先进技术的程度,它内生于经济发展水平之中,是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重要因素。它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制约可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是技术进步往往以生产速度加快、生产质量提高为结果,技术进步速度较快,GDP的增长也较快,财政收入的增长就有了充分的财源;二是技术进步必然带来物耗比例降低,经济效益提高,产品附加值所占的比例扩大。由于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产品的附加值,所以技术进步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更为直接和明显。

2.制度因素

制度因素是指一个国家的基本社会经济制度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影响。美国著名的财政学家马斯格雷夫曾将基本的社会制度划分为古典的(自由的)资本主义、新古典的(国家干预的)资本主义、正统的(计划经济的)社会主义和自由的(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等四种类型。并且认为,在古典的资本主义制度下,政府的职能最小;而在正统的社会主义制度下,政府的职能作用最大。随着资本主义由古典到新古典的变化,政府的职能作用是不断增大的;而随着正统的社会主义向自由的社会主义的转变,政府的职能作用则是不断缩小的。政府职能作用的增大势必引起财政支出的增长,这自然会加大政府对国民生产总值的分配程度,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就会不断上升。反之,随着政府职能的缩小,政府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自然也会不断降低。

3.分配政策与分配制度

一个国家的分配政策对财政收入的影响也很大。在经济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如果分配政策使国家财政集中的财富过多,会直接减少企业的收入,不利于企业生产的扩大,最终将对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加产生不利影响。相反,如果分配政策使国家财政集中的收入太少,将会直接减少财政的经济建设支出,降低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最终也将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和个人收入的增加。因此,国家应当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

从收入分配政策的表现形式上看,其对财政收入规模的作用有两个:一是收入分配政策能够影响剩余产品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总量中所占的份额;二是收入分配政策直接决定财政收入占剩余产品的份额。比如,荷兰、瑞典等北欧国家,由于政府承担着较大比例的社会福利职能,其收入分配制度向政府倾斜较多,因此其财政收入的规模较大,一般都占GDP的50%以上。

从我国的具体情况来分析,分配政策和分配制度对我国财政收入规模的影响大体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是新中国成立初期至1978年。1978年改革开放前分配政策向国家倾斜。我国在传统的计划体制下,由于国家对企业实行统收统支的财务管理体制,对城市职工实行严格的工资管理,对农产品实行“剪刀差”政策,在这种分配政策和分配制度下,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中政府的财政收入规模较大,平均达到30%以上。

(2)1978—1995年。这期间分配制度逐步向居民和企业倾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采取三大财政措施和实行减税让利政策,财政收入占GDP中的比重下降。政府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由1978年的31.2%下降到1995年的10.7%。1978年居民、企业和政府三者的分配比例为55.0∶11.1∶33.9;1978—1988年,政府和企业可支配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总收入的比重持续下降,居民可支配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持续上升,国民收入分配主要向居民倾斜。1990—1994年,政府可支配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下降幅度明显减小,而企业可支配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稳步上升,宏观收入分配向居民倾斜的趋势减缓。

(3)1996年至今。分配政策倾向于国家和企业。1996年以来国民收入分配的格局适当发生了转变,1996—2000年,政府可支配收入比重小幅上升,企业和居民可支配收入比重小幅回落;2000—2004年,居民可支配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明显下降,企业可支配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进一步上升,政府可支配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大幅度回升,由1995年的16.5%上升至2007年的22.8%,而居民可支配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则由1995年的66.81%下降至2007年的52.3%,企业可支配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则由1995年的16.7%上升至2007年的22.9%。

总之,政府部门可支配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不断上升;企业部门可支配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在波动中上升,我国国民收入分配出现了向政府和企业倾斜的现象。GDP分配格局变化首先是经济体制转轨的必然结果。分配体制和分配模式是由经济体制决定的,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统收统支体制,显然是和市场经济体制不相称的,经济体制转换带来的分配体制的转换是必然的。其次是GDP分配向个人倾斜,财政收入比重的不断下滑,与分配制度不健全、分配秩序混乱有直接关系。

(二)其他因素

除主要因素之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也会对财政收入的规模产生影响。这些因素主要有以下四个。(www.xing528.com)

1.价格因素

由于财政收入是一定量的货币收入,是在一定的价格体系下形成的,又是按一定时点的现价计算的,因此,价格会影响到价值的实现,从而对财政收入产生影响。

价格总水平升降对财政收入的影响体现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总水平一般呈现上升趋势,持续地、大范围、大幅度地上涨就是通货膨胀;反之则为通货紧缩。2006—2008年10月,我国就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之后,物价又开始慢慢回落。随着价格总水平的上升而财政收入同比例地增长,则表现为财政收入的“虚增”,即名义增长而实际并无增长。

2.税收制度对财政收入的影响

当一个国家的税收制度主要采用累进制所得税的征收方式时,由于以货币计值的各种收入会随着价格的升高而增大,其纳税所得的税率也会随之升高,这就必然起到提高财政收入分配比率的作用,即出现所谓“档次爬升”效应,其结果使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快于价格水平的上升幅度。反之,价格水平的下降会使财政收入的下降幅度快于价格水平的下降幅度,起到降低财政收入分配比例的作用。如果一个国家实行以比例税率的商品劳务税为主体的税制,就意味着税收收入的增长等同于物价上涨率,财政收入只有名义上的增长而不会有实际增长。如果一个国家实行的是定额税制,税收收入的增长总要低于物价上涨率,即使财政收入有名义上的增长,实际也必然是下降的。此外,如果一个国家价格水平的提高是由于财政性货币发行引起的,则财政收入也会因此而获得额外的增加,即通货膨胀税,在这些情况下,价格变动会对财政收入产生实质性影响。因此,在分析一个国家财政收入规模时一定要考虑价格因素。

3.战争等特殊因素

当一个国家面临战争、巨大自然灾害以及严重的经济危机等特殊情况时,政府财政支出的数量会急剧增长;与此相适应,政府财政收入的规模也会相应有所扩大。这种扩大,开始多以债务形式实现,但在外在因素结束后,政府自然会提高税收的征收比重以偿还债务,从而使财政收入的绝对数和相对数都有所提高而很难恢复到以前的水平。

4.管理水平的影响

财政收入是通过设计收入制度和建立相关的征管机构来获得的,因此,在既定收入政策下,收入制度设计是否科学合理、征管机构设置和工作是否讲求效率对征收成本及财政收入规模会产生影响。

三、财政收入规模的合理确定

就我国目前的现状来看,预算内财政收入的规模目前仍然明显偏低,既低于发达国家,也还要略低于发展中国家。而我国预算外政府收入(规费、罚款、专项收费等)规模的水平,已经高出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也接近财政收入规模水平较低的发达国家(美国)的水平。

财政收入在一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中究竟应占多大的比重合适,什么样的规模才算合理,到目前为止,财政理论界对最优财政收入规模的认识,主要存在着以下两种不同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最优财政收入规模是指最小化的财政收入规模。这种观点,主张轻徭薄赋,反对横征暴敛。如我国古代孔子在他的“仁政”思想中提出了执政者必须“敛从其薄”的观点。孟子在阐述其“民本”思想的过程中,主张执政者在理财方面必须实行“薄赋敛”的财政政策。从历史上看,将财政收入规模最小化视为最优化的观点,不仅是我国早期社会里由“轻重论”沿袭下来的一种主流观点,而且也是西方国家一直延续到古典经济理论时期的占统治地位的财政理论观点。在现代社会条件下,这种观点仍然具有较大的影响力,现代社会中产生的“小政府、大社会”思想,实际上就是这种观点在现代社会中的具体体现。

另一种观点认为,所谓最优财政收入规模是指在既定的财政收入分配制度下,最能体现财政收入分配制度要求的规模。将既定财政收入分配制度下形成的财政收入规模及其发展趋势视为财政收入规模的未来走势,并赋予其“最优”含义。这种观点是近年来我国财政数理研究中较为流行的一种观点。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所谓最优财政收入规模是指在财政分配实践中达到“以支定收”与“以收定支”相适合状态下的财政收入规模。这种观点,实际上是一种建立在财政收支关系分析基础上形成的财政收支相互决定论思想,在当今财政理论界占有主流地位。

四、我国财政收入规模的增长变化趋势

衡量财政规模的指标有两个:一是绝对规模;二是相对规模,即财政收入/GDP。一般我们在分析财政支出规模时,财政收入/GDP更能反映财政规模真实的变化趋势、存在的问题。

其特点主要是:绝对规模上升,相对规模下降。从绝对数看,我国财政收入随经济的增长而增长,增长的速度也不慢。1978年,我国财政收入仅为1 132亿元,2000年财政收入为13 380亿元,增长了13倍。但是,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呈下降趋势。1978年,财政收入的比重为31.2%,2000年,这个比重只有15%。这个比重不仅低于世界发达国家,也低于一般的发展中国家。应该说,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的下降是正常的,也是必要的。但是,下降的幅度过大了,导致财政收入下降失控,其后果是非常严重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财政赤字不断扩大,2000年财政赤字达2 498亿元。由于赤字规模过大,导致财政大量借债,使财政运行面临很大的债务风险。

(2)由于收入不足,不能满足政府开支的正常需要,导致政府部门收费的膨胀和分配秩序的紊乱。

正鉴于此,中央在1993年就提出要振兴财政,首先就是要提高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实际上,当今世界一般国家都存在财政赤字,都在追求财政收入的增长。然而,财政收入规模多大,并不是人们一厢情愿随便确定的。而是受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