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规避风险的商品互换方式及其应用

规避风险的商品互换方式及其应用

时间:2023-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商品互换是一方交付另外一方浮动商品的价格乘以名义数量,而由另外一方收到固定商品的价格乘以名义数量。为了规避原油价格的风险,中国石油可以借由国外的原油期货来规避此风险,也可以藉由商品互换合约来规避油价的风险。

规避风险的商品互换方式及其应用

除了前面介绍过的利率互换、货币互换外,另外一种互换合约称为商品互换。商品互换(commodity swap)其实应该说是商品价格互换(commodity price swap)。商品互换是一方交付另外一方浮动商品的价格乘以名义数量,而由另外一方收到固定商品的价格乘以名义数量(但通常取其差价)。商品互换本身并不互换商品,其目的是要规避商品价格波动所带来的风险。最早的商品互换,是由美国大通银行(Chase Manhattan)在1986年所订的交易合约。

我们举一个简单例子来说明商品互换。譬如,中国石油需每年由原油市场以浮动油价进口大量原油,所以原油是中石油的一项最重要的成本,因此原油价格的波动将会造成中国石油成本的变动。为了规避原油价格的风险,中国石油可以借由国外的原油期货来规避此风险,也可以藉由商品互换合约来规避油价的风险。譬如,中国石油可以找一家互换银行(如花旗银行),彼此约定每半年中国石油将固定的原油价格或是平均6个月的油价,乘以某一约定的名义数量(譬如1万桶)的金额交给花旗银行,同时从花旗银行收到浮动原油价格乘以名义数量(一般是采用结算差价)的金额。因此,不论现货原油价格的波动如何,中国石油可以借商品互换来规避原油价格波动的风险,其互换的过程如图13-6所示。中国石油支付固定油价给花旗银行,并从花旗银行收到浮动油价,再以浮动油价到原油市场购入原油。因此,最后中国石油所支付的原油价格为固定油价,是以规避了原油价格波动的风险。

图13-6 商品互换

商品互换其实可以视为多期的远期商品合约。譬如上述中国石油的例子,假设中国石油和花旗银行所作的互换期限(tenor)为5年,每半年互换油价,那么就可以看成是10个远期油价合约,期限分别从半年到5年。不同的是在互换契约中,10期所支付的原油价格是相同的,但是在一连串的远期原油契约中,每一个远期油价的价格可能不一样。(www.xing528.com)

动动脑

互换银行进行商品互换时,就承担了商品价格波动的风险,应当如何对冲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