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流动是指人力资源的流出、流入和在组织内流动所发生的人力资源变动,它影响到一个组织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组织以人力资源的流动来维持员工队伍的新陈代谢,保证组织的效率和活力。但人力资源的流动问题也会制约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变化推动了劳动力的流动,主要是从农村向城市、从欠发达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的流动。政策和制度变革放开了对农民到城镇务工的限制,降低了流动风险;经济转型和工业化以及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飞速发展,产生了巨大和持久的劳动力需求;农业现代化提高了农业生产率,降低了农业劳动强度,减少了对农业劳动力的需求。周大鸣博士运用民族志的方法,研究了中国城乡人口迁移。流动人口“已经完全分属于三个不同的社会阶层,即占有相当生产资本并雇佣他人的业主、占有少量资本的自我雇佣的个体工商业者和完全依赖打工的受薪者”。在中国,“农民工”群体一直是受到政府和各方媒体关注的群体之一。随着社会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农民工群体内部出现了明显的分化,有的农民工不再是暂时居住城市,而是倾向于长期居住;有的在城市居住的时间不断地延长,并有举家迁移的倾向;“新生代农民工”几乎没有务农经历,对城市的认同超过了对农村的认同;其中还有一部分迁移人群已经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打工者,而是在输入地成功实现了资本积累和身份转变,成为经营型移民。作为农民工群体中向上流动的成功典范,这部分人群成为了新的以亲属为媒介迁移的联结点。除了农民工群体外,受过高等教育的智力型移民成为外来人口群体中必须关注的一个类型。1998年我国大学扩招后,大批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毕业生进入社会,他们期望在大城市中生活,获得更好地发展前途,为此甚至宁愿“漂”在大城市[19]。
企业的发展也时常面临人员流动问题。适当的人员流动可以保持企业的创新和活力,排除企业中不合适的员工并引入优秀的新员工,激励员工努力工作,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例如,在2011年,阿里巴巴集团对旗下B2B公司的高层领导进行了“大换血”,辞去卫哲、李旭晖、邓康明等高管的职务,并对涉事普通员工采取包括开除在内的多项处理,解雇这些员工的原因是2010年该公司有1107名“中国供应商”因涉嫌欺诈被终止服务,而阿里巴巴团队中的一些员工默许甚至参与协助这些骗子公司加入其平台[20]。但是,若企业的人员流动太过频繁,会增加企业的培训成本,影响工作质量,特别是企业中关键位置的人员变动,会对企业产生变革式影响。企业家是企业人力资源的核心所在,是企业发展过程中创新与变革的第一推动力,而企业家精神则是一种引领企业人力资源变革前进的独特的精神动力。在企业的成长过程中,有效地培育和维护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至关重要。在管理学中,将企业家分为两类:一类是企业所有者企业家,他们既是企业的所有者,又要在企业中从事经营管理工作;另一类是受雇于所有者的职业企业家。对职业企业家的维护直接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从人类学家的视角来看,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因为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的概念与亲属关系、性别、种族,以及经济组织文化相关[21]。企业对这些员工的管理,例如,激励策略的选择、绩效管理等,运用人类学的民族志方法,能够更准确地捕捉到职业企业家的行为特征,从而找到有效的解决途径。在未来,企业将会普遍招聘具有丰富人类学知识的人才加入人力资源管理的部门中,来推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变革。(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