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人类学研究中的重要部分。人类学跨文化研究对于管理学而言,最大的意义就是催生了比较管理学。1959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哈比森教授和麻省理工学院梅耶斯出版《工业世界中的管理:国际分析》一书,标志着比较管理学理论的诞生。比较管理学是学界对各国公共管理或企业管理的理论模式和实践经验进行比较研究的成果,有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不同的层次,现有的比较管理学研究大多立足于企业管理,属于微观比较管理的范畴。比较管理学通过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管理现象的异同点、模式及其效果,研究这些管理现象与文化地域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而探讨管理经验和管理模式的可移植性,以达到“博采众长、为我所用”的目的。这里所说的管理现象有着广泛的含义,既可以指管理体制、管理制度、管理规章和惯例,又可以指管理过程、管理哲学、管理行为和管理效率等。在跨文化视野中,比较管理研究的目的是解决如何在跨文化背景下识别、协和以及进行有效管理的问题[35]。
管理是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组织、协调共同劳动的重要手段,比较管理是对管理现象进行跨国度、跨文化、跨地区、跨企业的研究、对比和分析。为此,有些学者利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对比较管理学的内涵与外延进行探讨。颜坚莹指出,比较管理学的内涵涉及系统的考察、鉴别、解释和评价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同类企业及其管理过程的相似性和相异性,通过对比分析找出其共性和特性,明确各国、各地区管理成效的关系,从而取长补短,作为改进现行管理方式方法的参考[36]。孙耀君认为比较管理学主要以不同文化和国家的管理理论和实际为研究对象,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以图找出一些共同的管理规律或探求可资借鉴的有效地管理方法和管理经验[37]。史天林从广义、狭义角度分析比较管理学的含义,并指出所谓比较管理学就是对管理现象进行跨国度、跨文化、跨地区、跨企业的研究、对比和分析。黄群慧认为比较管理学是建立在比较分析基础上对管理现象进行研究的管理学分支,之所以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旨在分析不同国家间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环境差异情况对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影响,并探索管理发展的模式和管理知识在不同国家的适用性[38]。(www.xing528.com)
跨文化的比较管理研究涉及的领域相当广泛,这在很大程度上与文化的复杂性有关。文化在比较管理研究中主要有三种理解方式:第一,认为文化是一个心理学概念;第二,认为文化是凝聚个体的工具;第三,认为文化是分析行为的理论框架。这三种理解都侧重于文化的“理念和价值”、作为“事务分工和处理的方式”和可以“获得的体验”等方面,具有国际、国家、地区、产业或职业、组织等不同的层次区分。受文化经济或文化产业兴起的影响,比较管理学中基于跨文化、跨学科和跨领域的文化管理、文化产业管理正在日趋成熟。文化比较研究早于比较管理研究,并具有较为坚实的理论基础,跨文化的比较管理实际上遵循了“文化—认知—行为—模式”的分析逻辑。比较管理学的兴起表明了文化因素在管理学研究中地位的提升,文化不再是传统意义上“冲击—回应”模式下的被动对象,而是对管理效果能够产生潜移默化影响的潜在和现实因素。通过跨文化的比较管理学研究,我们不仅要探寻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管理模式异同点及其深层次原因,还要在文化发展模式的基础上总结可以指导实践的管理规律[3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