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产社会化的日益提高和市场经济在世界各国的发展,经济全球化成为人类社会生产发展的必然,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交通技术的迅猛发展,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得投资、生产、管理、市场营销、劳动力和技术等超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流动、配置、重组和交换。各国经济互相依存、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所进行的有关商品、服务、技术、生产要素、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交易或交流,即国际商务活动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从前苏联解体、欧洲单一市场的出现、北美自由贸易协定、WTO的设立到后来中国入世、北美自由贸易区扩大至中美和南美、欧洲单一货币、欧盟扩大至27个成员国、再到2010年中国和东盟贸易区的确立,这一系列事件象征着全球化进程的显著提速,并形成一股合力,加速了全球范围内贸易和投资的流动。具体表现在国际、国内两个方面:
1.国际贸易及全球对外投资迅猛发展
(1)国际贸易保持持续上升势头。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使得国际贸易增长明显加速。据世界贸易组织公布的数据,2000年,世界货物贸易额为6.186万亿美元,世界服务贸易总额为1.435万亿美元。到2011年底,世界商品贸易总额达到182.17万亿美元,服务贸易总额达到41.49万亿美元。期间虽然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贸易仍然保持增长态势(详见表0-1,表0-2)。
表0-1 2000—2011年世界货物及服务贸易额变化
资料来源:WTO统计数据,2012年7月
表0-2 2000—2011年世界贸易增长趋势(10亿美元)
资料来源:WTO秘书处,2012年4月
(2)全球对外直接投资规模持续增长。根据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统计数据,2002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入为651亿美元,外国直接投资流出为647亿美元,这一数据于2007年分别达到峰值1 996亿美元和1 833亿美元。尽管2008年的经济危机使得世界经济出现动荡,2010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入和流出小幅回升至1 309亿美元和1451.4亿美元,2011年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流入规模保持上升势头,增长16%,规模达到1 524.4亿美元和1 694.4亿美元,虽较2007年的峰值低25%,但是超过2008年危机前水平。2012年,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全球FDI投资前景保持谨慎乐观。根据2011年世界投资报告数据,2013年全球FDI有望接近2007年的最高值。UNCTAD预测如果全球经济不出现意外震荡,那么2012—2014年全球FDI流量仍然持续上升(详见表0-3,图0-1,图0-2)。
表0-3 2000—2011年全球FDI数据(10亿美元)
资料来源:UNCTAD(www.unctad.org/fdistatistics)
图0-1 2002—2011年全球FDI流量及2012—2014年FDI预测
图0-2 2002—2011年全球经济体FDI流量及2012—2014年FDI预测资料来源:UNCTAD(www.unctad.org/fdistatistics)
2.中国的“引进来”和“走出去”成就斐然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中国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对外贸易成为改变落后面貌、促进现代化建设、提高综合国力和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中国抓住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机遇,合理吸引并利用外商投资,改造并提升国内产业,扩大对外开放,引进先进技术,在全面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中,实现了对外贸易的跨越式发展,尤其是2001年11月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经济全面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之中,国际商务活动的规模更是日益扩大。具体表现为:
(1)货物贸易总量跻身世界前列。中国连续两年成为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出口总额和进口总额占世界货物出口和进口的比重分别提高到10.4%和9.1%。1978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只有206亿美元,在世界货物贸易中排名第32位,所占比重不足1%。2012年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为38 66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2%。其中,出口20 489亿美元,增长7.9%;进口18 178亿美元,增长4.3%。进出口差额(出口减进口)2 311亿美元,比上年增加762亿美元。表0-4显示的是2001—2012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体情况。
表0-4 2001—2012年中国进出口总体情况(金额单位:亿美元)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统计[1]
(2)引进外资规模不断扩大。改革开放以来外商对我国的直接投资(FDI)从无到有,发展迅速,中国吸收外资的规模不断扩大,水平显著提高。30余年来,我国吸引外资逐年增多,成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之一。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之后,外商直接投资急剧增长。2001年中国实际利用外资388.15亿美元,2012年这一数据为24 925亿美元,增幅达303%。特别是加入WTO以来,中国的投资环境与市场环境日益改善,绝大部分的制造业对外资开放,服务门类多达100余个,开放程度接近部分发达国家。目前,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服务外包目的地,服务业吸收外资比重占整个吸收外资的46%,制造业中高技术产业吸引外资占比达24%,十年来中西部地区吸收外资增长近2倍[2]。吸收外资加快了我国中西部的开放和开发,外商直接投资成为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表0-5为2002—2012年中国实际利用外资统计简表。(www.xing528.com)
表0-5 2001—2012年中国实际利用外资统计简表(金额:亿美元)
资料来源:商务部外资司[3]
(3)对外投资急剧增加。入世后中国企业对外投资额也急剧增加。2001年对外投资为67亿美元,2010年增加到688亿美元,10年增加近10倍,占全球当年流量的5.2%,位居全球第五,首次超过日本、美国等传统对外投资大国。商务部数据显示,2002年至2010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年均增速达52%。2012年,我国境内投资者直接投资全球总共141个国家和地区的4 425家境外企业,同比增长28.6%,累计实现非金融类直接投资772.2亿美元。其中628.2亿美元为股本投资和其他投资,占81.4%,144亿美元的利润再投资,占18.6%(见图0-3)。[4]
图0-3 1990—2011年中国对外投资情况
(4)企业国际化进程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积极投身国际市场竞争,拓展对外贸易,发展跨国经营,企业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从市场选择来看,国际化企业往往抢先占据国内市场,然后向周边及发展中国家市场辐射,最后成功进入发达国家市场;从产品战略来看,中国企业积极参与世界分工体系,由国内生产转向国外设厂、从产品代工走向产品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实现了从技术引进到技术出口的演变;从品牌战略来看,企业实现了从贴牌输出到重视培育自有品牌占领国际市场的转变;从经营管理来看,企业从重视财务指标到重视培育企业在国际市场的核心竞争力,通过企业的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品牌创新以及人才培育来加速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在国际化发展过程中强化质量、财务、营销等方面的国际标准,即财务运行指标、运行规则和西方财务制度保持一致;营销观念、营销网络逐步实现国际标准。
(二)国际商务活动面临文化差异的挑战
国际商务活动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交易主体在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过程中所进行的跨国经营活动。企业在国际化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化差异因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而不同。国际商务活动中,国际化企业一方面要与世界范围的伙伴进行全面合作,在世界范围内开辟新的产品市场、寻找新的资源、采购零部件、海外设厂、组织生产和装配,以谋求更大的成本效益;另一方面也要面对巨大的文化差异所形成的障碍。在巨大的文化差异面前,有成功也有失败。跨国公司外派经理人不能适应国际商务环境,成为国际商务失败的主要原因(Tung,1982;Doremus et al.,1998;Ricks,1999;Apud et al.,2003)。相关文献出现了两个研究主题:外派失败、跨国公司外派人员难以适应海外文化的挑战。
据Tung's(1982)[5]关于外派人员外派任务失败的研究报道,美国外派经理提前回国的比例比欧洲、日本要高得多。这一研究结果对后来的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外派人员失败成为国际商务探讨的热点问题。Baruch和Altman(2002)[6]指出美国每年外派人员高达10万,外派失败比例在40%~55%之间(Black et al.,1999)[7]。这对美国公司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损失,每年成本在25万~100万美元(Hill,2001)[8],损失大小取决于相关外派人员的能力水平和找到替补人员的速度。除了这些可以量化的损失,丧失商机、生产率低效、关系受损等招致的损失长期看来则更大(Storti,2001)[9]。此外,没有能力的外派人员继续留在海外对公司的伤害也很大。还有一些外派人员虽已圆满完成任务,但因对新的任命或未来职业生涯不乐观,归国两年之内相继离职,这一比例在归国第一年和第二年高达22%,其结果是公司痛失人才,导致员工招聘和培训成本上升。虽然公司业绩取决于多重因素,外派人员失败的个案虽不至于重创公司,但是对公司的影响也不可小视。
企业海外经营失败不仅包括外派经理人提前回国或其他形式的损失,也包括合作伙伴选择不当、不能有效进行跨国并购和合资企业管理,不能理解当地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环境等因素带来的损失。国际商务文献大多认为:从业人员缺乏跨文化能力,即个体在另一种文化中缺乏有效行为的能力,是国际商务失败的关键因素。国际商务人员不是因为技术原因,而是因为不懂所在国的文化、与当地企业、国民不能进行有效交往,这是失败的主要原因。跨文化能力虽然不是国际商务成功的万应灵药,但却是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一些在国内市场非常成功的企业在国际商务环境中因为文化差异而挣扎求生,最终惨遭失败,正是跨文化能力欠缺的结果。尽管大量学术文献针对国际商务的文化差异问题进行了研究,但有些跨国公司的外派经理人似乎仍然没有做好充分准备以应对复杂的文化差异(Apud et al.2003)[10]。
国际商务的文化差异给国际商务活动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文化差异与文化冲突不断推高企业国际商务的成本,制造着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障碍。如TCL与汤姆森联姻后的合资公司TTE于2004年7月成立,但随后两大合资公司总亏损超过45亿元。2004年10月,上汽集团(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入主韩国双龙汽车,随后取得绝对控股权,但收购后公司劳资纠纷不断,2008年汽车总销量比2007年大幅减少,2009年8月由于破产问题导致工人与警方对峙升级。再如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事业部,由于经营管理不善,2008—2009年公司年报显示全年净亏损为2.26亿美元,第四季进一步扩大至2.64亿美元,为97年以来首次全年亏损,这是公司成立25年来最大的一次亏损。
毋庸讳言,企业国际化惨淡经营及国际商务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导致有悖经济理性的现象中,虽然经济利益是最根本的制约因素,文化差异及其冲突是导致这一现象的深层诱因(罗能生,洪联英,2006)[11]。文化磨合的实质问题就是中西方不同地域、不同企业、不同背景的人能否在一起合作。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2011年4月发布的《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现状及意向调查报告(2008—2010)》发现,在对外投资的不利因素中,44%的企业认为文化差异是影响企业对外投资的重要因素。而企业并购的“七七定律”也说明,70%的并购没有实现期望的商业价值,而其中70%的案例失败于并购后的文化整合。Coopers&Lybrand会计咨询公司1993年的调查也显示,在企业并购失败的决定性因素中,文化差异位居首位;而在企业并购成功的贡献因素中,企业文化的优化组合排在第三位(邓沛然,2009)[12]。
文化因素较之于政治、金融等其他因素来说,其影响更难以理解与把握,对于企业国际化程度及国际商务的成败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比如美国时代华纳和美国在线两家企业并购重组后,因文化难以融合而问题不断。20世纪80年代,因文化差异,埃克森公司并购高科技企业后导致项目失败;90年代,巴黎迪斯尼乐园因过于注重美国文化而忽略了欧洲文化,造成经营上的举步维艰。这一切都说明了跨文化问题是绝对不可以忽略的。这正应验了美国管理专家D.A.利克斯的话:“大凡跨国公司大的失败,几乎都是因为忽视了文化差异而招致的结果”(靳医兵,2001)[13]。
可见,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商务虽然可以给企业带来更多的竞争优势,如获得更多物美价廉的原材料、劳动力资源,拥有更好的科技和更大的国际市场,方便企业合理避税,规避贸易壁垒,更快地实现战略目标,提高国际竞争力,但是,国际商务与国内商务相比会面临着语言文化、行为规范、经济制度、法律环境、管理文化、技术环境等差异的困扰。
(三)提高从业人员的跨文化能力是应对挑战的关键
鉴于文化差异的存在,国际商务人员亟待提高跨文化能力以适应不同国家的文化。研究表明,跨国公司和外派经理人缺乏跨文化能力,不能适应国际商务环境,成为国际商务失败的首要原因(Tung,1982;Apud et al.,2003)。如美国企业外派人员提前回国比例高达16%~40%,企业因此而导致的直接损失达到20亿~25亿美元;未提前回国的外派人员因为文化原因和东道国经济、政治、法律、技术和社会制度等商务环境因素而导致的间接损失甚至更大,表现为不能完成外派任务、丧失部分市场占有率、与东道国政府及合作伙伴之间出现关系危机等。此外,海外受挫的经历对外派人员个人和家庭所带来的心理和社会影响也有相继报道,主要表现为自尊受挫、丧失自信、关系紧张、在同事间威望受损、信誉下降、职业受阻、离职率高等。(笔者曾对此进行过梳理,肖芬,张建民,2012)
据商务部统计,截至2011年底,来华投资的国家和地区超过190个,全球500强企业中有480多家在华投资或开展经营活动。同时,中国境内投资者在全球178个国家(地区)设立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有1.6万多家。境外企业就业人数达110.3万人,其中雇用外方员工78.4万人[14]。随着中国积极主动地参与经济的全球化,企业竞争的舞台进一步扩大,中国企业只有通过国际化战略整合世界资源才能不断扩大其势力。企业要实现国际化战略,就必须培养更多具有全球视野和跨文化能力的员工和经理人队伍。国际经验表明,企业国际化成功与否,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从业人员的跨文化能力水平。
因此,帮助国际商务人员适应文化差异、提高跨文化能力有助于解决我国企业国际化瓶颈问题,有助于促进企业的对外投资和国际经营活动。研究国际商务人员如何在国际化、本土化、区域化与全球化之间,在母国文化与不同民族文化之间进行跨文化交往、提高国际商务绩效,成为许多企业在国际竞争中能否成功的关键。企业在参与国际分工、从单纯的国内企业发展成为国际化企业的过程中,从单一的国内经营过渡到跨文化经营,跨文化因素成为国际商务决策、日常经营和管理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在国际商务过程中,国际商务人员对跨文化差异的识别、敏感、控制及管理,提高跨文化能力应对文化冲突、加强文化融合等已成为国际商务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
(四)文化智力为跨文化能力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跨文化能力研究通常关注跨文化能力的影响因素,包括组织、伙伴、家庭等社会支持以及人口统计学因素、个体认知方式、人格因素、知识与技能等对跨文化适应的影响,现在也有一些学者将研究重心放在跨文化成功的预测因子上以及具有普适性的能力构成上。然而,学者们试图通过个体人格特征预测跨文化能力的探索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近年来兴起的文化智力理论为个体差异与跨文化能力的关系研究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文化智力概念是由Earley和Ang于2003年首次提出的,它反映个体在新的文化背景下收集和处理信息、做出判断并采取有效行为以适应新文化的能力,包括元认知、认知、动机和行为等要素。此后,文化智力概念受到广泛关注,学者们从不同视角围绕文化智力开展了大量研究。研究表明,文化智力对跨文化认知、跨文化行为以及跨文化情感等具有显著影响。文化智力的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回答了以下问题:为什么有一些在国内环境下工作十分出色的商务人员派驻国外后出现严重的水土不服,不能够很快融入当地文化,不能适应全新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与当地文化格格不入,并严重影响国际商务的经营和业绩?具有什么智力特征的人更容易适应异质文化?国际化企业应该如何培训国际商务人员以适应不同的文化环境等。
文化智力对于跨文化能力研究的意义在于:首先,文化智力是普遍性个人能力,且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文化智力水平,因而它是区别个体差异的有效特征;其次,文化智力源于跨学科研究,包括跨文化心理学、跨文化人类学、跨文化交际学、跨文化管理学,其理论基础广为认可并受到实践检验;第三,文化智力是一种动态能力,不同于相对稳定的一般智力和情绪智力,可以通过跨文化培训、跨文化接触等有效手段进行干预和提高;现有的研究证明了文化智力量表的结构效度和准则效度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具有跨文化一致性;此外,部分研究证实了文化智力对跨文化适应的有效预测和影响。因此,文化智力理论为研究国际商务人员的跨文化能力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