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调擅演三国戏,但越调并不止于三国戏。在20世纪初女性回归剧场后,越调外装戏逐渐占据上风。事实上,这也是男性观众与女性观众因各自生理条件和社会生活条件的差别而造就的不同文化心理、审美意识的结果。一般来说,“男性戏曲观众群体喜爱具有阳刚之美的剧目,女性戏曲群体喜爱具有阴柔之美的剧目。就剧目的题材说,男性戏曲观众群体比较喜爱征战、公案、武侠等,艺人们所说的‘一国之戏’;女性戏曲观众群体比较容易喜爱家长里短、伦理道德、婚姻爱情之类,艺人们所说的‘一家之戏’‘针线簸箩戏’。就剧目的情感形态说,男性戏曲观众群体喜爱粗犷豪放、慷慨激昂的情感,女性戏曲观众群体喜爱委婉细腻的情感,特别是老年女性观众,更喜爱带有一点感伤味道的情感”。三国故事大都是男性之间的政治、军事较量,更具阳刚之美,主要在民间活动的越调面对着广大女性观众群体,包括农村和城镇市民女性观众,它在上演三国戏的时候就需要女性角色的点缀以增添阴柔之美。而在三国戏之外,越调传统剧目中还有众多表现家长里短、伦理道德和婚姻爱情的民间风情戏,如艺人们口中的“青龙山五凤山,金豆借粮砸当店”“老包说媒借闺女”“五里岗哭小姨儿”,深受群众欢迎。当历史走进各领域都将发生深刻变化的20世纪,传统戏曲除了继续上演古装戏,也要积极探索演出现代戏。越调顺势而为,在用传统戏曲表现现代生活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为剧种赢得了更多生存空间。三国戏的演出锻造了越调的美学气质:大气、严整、规范,适合演出历史题材。越调以三国戏闻名,但并未画地为牢,它开疆拓土,直面三国故事以外的历史题材。
越调民间风情戏的内容丰富,最常见的就是描写普通人的悲欢离合,反映他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其中的重头戏是家庭戏,它们时常与公案诉讼结合在一起,诸如《李天保吊孝》《借闺女》《火焚绣楼》《李双喜借粮》《招风树》《掉印》《过街楼》《张廷秀私访》《赶花船》《周公桥》等都是上演不衰的剧目。欧达伟先生指出民间小戏“之所以经常表演这类自由婚姻(包括结婚或偷情、调情)的剧目,是认为它们能够唤起乡村民众的预期同情;民众在观看这类越轨行为的小戏时,会随着剧情的起伏报以共鸣。何况,这些剧目的针砭对象,都是束缚爱情的父母之命和媒妁之言,而褒扬的都是没有他人干涉的自由择偶的梦想呢?”如果说家庭戏因与民众潜藏的心理契合而受到民间欢迎,那么在新中国戏曲改革的背景下,这些戏曲又因为经过推陈出新“可生发出反抗封建礼教和家长制的压迫,追求婚姻自由和妇女解放的新的意识形态的意义和价值”而受到主流认可。可以肯定地说,在三国戏之外,嘲讽嫌贫爱富、门第观念,表现青年男女追求美好爱情的《李天保吊孝》和《白奶奶醉酒》是两部最为观众熟悉和喜爱的越调传统剧目,它们经历数年的打磨后分别在1979年和1981年被北京电影制片厂和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为电影在全国放映,使越调声名远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越调已开始现代戏的演出,比如1933年越调进入省会开封演出时就曾上演过一个名为《武昌起义》的文明戏。但这一阶段的现代戏很少且不成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越调现代戏快速发展,曾移植演出过《一个志愿军的未婚妻》《海滨激战》《小女婿》《人往高处走》《赵一曼》《三里湾》《枯木逢春》《全家福》等现代戏。张秀卿主演的《一个志愿军的未婚妻》受到了杨兰春的赞赏,她被邀请到专演现代戏的河南省豫剧三团介绍创造角色的经验。“文革”以前,《扒瓜园》《卖箩筐》《夫妻俩》《斗书场》等革命现代小戏的创演为越调在大演现代戏的时代扩大了生存空间。总体来说,十七年间越调现代戏的影响有限。一方面是越调古装戏尤其是袍带戏(如三国戏)产生了颇具号召力的作品;另一方面是作为全省戏曲改革重点对象的豫剧不仅有诸多新文艺工作者投身其中,而且成立有专演现代戏并在全国已具声名的示范剧团和剧目。“文革”期间强制性地要求各地剧种移植京剧样板戏,诸如越调这样的老剧种却因演出革命现代戏而增强了其表现力和规范性。新时期以来,虽然越调舞台上演的多是经过整理改编的传统戏和新编历史剧,但现代戏也是佳作迭出。受新时期文艺思潮影响,越调演出现代戏的内容也经由了一个以政治思考为中心到以文化开掘为目标的发展历程。首先出现在舞台上的现代戏如《蝶恋花》《苦菜花》《红大娘》《于无声处》等并未能摆脱“工具论”的戏剧观念,仍保留着浓厚的政治意识形态色彩,这是时代的结果,也是越调创作人员观念相对封闭和保守的结果。当然,这一时期河南戏剧的整体文化氛围亦不容忽视,在改革创新上,进入20世纪80年代的河南地方戏“与先进的省市相比,一开始就有点步履蹒跚、过于谨慎”。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创作者思想得到进一步解放与开阔,河南地方戏逐渐开始蜕变,从单纯的“反映论”走入文化领域的开掘,进而是形式上的大胆探索。《流泪的红蜡烛》《蹊跷洞房夜》《马大哈找拐棍》《乔老板的烦恼》《吵闹亲家》《史作善》《申凤梅》《强自喜》《远山春雨》《张伯驹》《花开花落花香》《丑娘》《吉鸿昌》《生日泪》等一批在内容或形式上有所发展的越调现代戏顺势而生。创排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吵闹亲家》影响最大,该剧因其浓郁的喜剧特色、乡土气息与在戏曲表演程式上的创新而获得第十届全国现代戏年会展演“优秀演出奖”、中宣部首届“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文华新剧目奖”等奖项,开创了越调风格、样式的新面貌,令习惯听“唱”的河南戏曲界眼前一亮,其重点场次如“路遇”等今天仍在给观众带来欣赏乐趣,也是考验演员表演功底的一块试金石。
如果说戏曲改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主要任务是整理改编传统戏剧目,使古老的戏曲能够有资格立足于新社会中;那么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编写新的历史剧成为摆在戏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新的课题。然而这一课题并不好攻克,新编历史剧直到新时期才异军突起,以丰富多彩的剧目和较高的艺术成就,“第一次成为当代戏曲剧坛公认的盟主,成为新时期戏曲振兴和繁荣的鲜明标志”。对越调来说,虽在有意无意间创排了一系列三国戏,并因演三国戏而闻名,但在历史题材方面,它没有为自己划定一个圈圈。越调本来就有演出历史剧的基础,三国戏的创演又巩固与提升了这个基础,演出三国以外的历史剧以丰富演出剧目是一种必然,也需要一种勇气。在申凤梅时代,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她就大胆排演了由著名剧作家马少波先生创作的新编历史剧《明镜记》,成功塑造了一个知错能改、感人肺腑的李世民形象,使观众耳目一新,赞叹她演出王帽戏的功底老练、从容;到了申小梅时代,她除了排演新编三国历史剧《尽瘁祁山》继承乃师遗愿,也积极开疆拓土,在21世纪初主演了反映中华圣哲故事的新编历史剧《老子》,足见“诸葛亮”本人并未故步自封。《老子》一剧创造了越调舞台的众多“第一个”,继续着由《尽瘁祁山》以来的大越调风格,成为河南省越调剧团和越调剧种成功翻身的法宝。(www.xing528.com)
应该说,三国题材与三国题材之外的民间风情戏、现代戏与新编历史剧共同描绘了越调艺术丰富多彩的面容。
写到这里,文章就要结束了,越调与三国文化的故事或许还没有说完,因为越调的发展还在路上,他们日前刚排演了一部反映刘备白帝城临终托孤的新三国剧目《诸葛亮临危受命》,然而本文是到了该停笔的时刻了。回顾近百年来河南越调的社会文化变迁脚步,就其传统艺术面容来说,它经历了从正装戏向外装戏的演变,进而是新中国的戏曲改革,在音乐体制、表演风格、美学品格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经由民国时期的转型酝酿,进入新中国以后,上路调借机得以重兴,成为越调在主流层面的代言。就社会身份来说,在新中国的政治文化语境里,政府对越调的认知从“曲子的别派”到将它与豫剧、曲剧并列河南三大剧种。在这个过程中,申凤梅带领越调团队创演的系列三国戏成为新中国越调的重要符号,经过申凤梅等人改革后的越调被认作是“标准的、正宗的越调”。三国戏已成为越调的一个品牌,在越调发展与剧种风格特色的确立中具有深层的精神性指标价值。可以说,三国文化成就了越调的再度辉煌,越调也丰富了三国文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