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传统戏剧中的势与重兴上路调

传统戏剧中的势与重兴上路调

时间:2023-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是,1956年的“扩大上演剧目”“减免税收”“救济艺人”被称为戏剧政策中的“三大德政”。河南省文化局的通知中明确提出要“深入挖掘本省各个剧种优秀的传统剧目”,通过剧目的挖掘、整理改编与创作,丰富与扩大上演剧目。这似乎暗示了此时越调在南阳本地主流层的影响和势力,事实上曲剧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已在该地占据了上风。“演员奖”共分为一、二、三等。获得二、三等奖的越调演员有8位和14位,均居于豫剧和曲剧之后。

传统戏剧中的势与重兴上路调

河南省首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于1956年12月18日在郑州人民剧院正式举行,此次会演可谓首次河南戏曲艺术大军的会师,历时28天,于1957年1月15日顺利结束。此间共有23个剧种演出了93个剧目,包括参加评奖的剧目和展览演出剧目。根据统计,河南共有28个剧种,其中罗戏、阳高戏、淮越、黑子戏、丁香戏因为老艺人较少,短时间不易集中,没有参加这次会演。是年9月25日,河南省文化局发布了《关于举行全省首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的通知》,这份通知不仅交代了会演召开的历史背景,也树立了会演的权威性。在中国当代史上,习惯上将1956年5月26日时任中宣部部长陆定一在怀仁堂关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讲话开始,至1957年6月8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这是为什么》为止的这段时间称为“百花时代”或者“双百时代”。早在1956年5月初,毛泽东据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就提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当时并没有公开发表。直到5月26日陆定一在怀仁堂的讲话才正式给这个“双百方针”定了调子。“双百方针”认可了文学、艺术、科技领域的活动不能与政治等同,希望这些领域能如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一样,百花齐放,以促进文化的大发展。“双百方针”的影响是空前的,纠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较“左”的方针路线开始成为这一时期戏曲改革的主要任务。由是,1956年的“扩大上演剧目”“减免税收”“救济艺人”被称为戏剧政策中的“三大德政”。

河南省文化局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向全省发出了关于举行首届戏曲观摩演出的通知,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贯彻执行“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戏改方针。如前所述,会演是展览戏曲改革成绩、确定改革典范,同时也是纠偏的一种有效途径。所以,河南省举行的首届戏曲观摩演出也正是为了“展览我省几年来戏曲工作成绩”,交流艺术改革的经验,“奖励优秀的剧本及演出”,并积极发扬各个剧种的艺术特点,“特别是对少数剧种更应积极扶持”。同时,为了打破在戏曲剧目方面因“清规戒律”造成的上演“剧目荒”,在第一届全国戏曲剧目工作会议召开以后,各地都积极展开了大规模地挖掘整理传统剧目的浪潮。河南省文化局的通知中明确提出要“深入挖掘本省各个剧种优秀的传统剧目”,通过剧目的挖掘、整理改编与创作,丰富与扩大上演剧目。

1956年9月25日河南省文化局发出通知后,在接下来的两个多月,全省各地一方面进行剧目挖掘、整理和创作,一方面进行当地的展览演出,借此选择各地参加全省会演的演出节目。经过选拔,越调共有6个剧目参加全省会演,分别是南阳专区代表团的《白木店》、商丘专区代表团的《收姜维》和《哭殿》、许昌专区代表团的《送灯》和《大保国》、郑州市代表团的《刮海》。应当说放在全部演出的93个剧目中,这个数字是不高的。除去不参加评奖的展览节目,共有69个剧目参赛,其中越调6个,曲剧9个,豫剧30个。至于只作为展览演出的剧目,要么是因为出演的剧种人数太少,甚至此时还没有成立职业剧团,像“道情班”“拉呼腔”等;要么是属于名演员和老艺人的展演,像豫剧名演员常香玉和老艺人张子林和高保太等人的演出;要么由从河南走出,在20世纪30年代起就主要活动于陕西西安等地的名演员演出,像“梆子大王”陈素真等。足见河南政府层面对传统戏曲及艺人的开放心态,从这个角度说,首届河南省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可谓空前绝后。不过,参加展览的剧目和演员并没有来自越调的身影。1955年前后,全国进行了民间职业剧团登记,根据当时的统计,豫剧共有职业剧团137个,演职人员有9386名;曲剧有职业剧团数25个,演职人员有1635名;越调职业剧团有16个,演职人员有1172名。三个主要剧种的参赛剧目比例当是按照这个统计数据来的。而南阳专区作为越调的故乡,又有6个越调职业剧团,却只有一个剧目《白木店》参加了会演,他们本打算将越调《打銮驾》作为展览剧目,可是最终并没有能够实现。这似乎暗示了此时越调在南阳本地主流层的影响和势力,事实上曲剧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已在该地占据了上风。

如果说会演是展览戏曲改革成绩,树立典范和权威的一种有效途径,那么这种效果主要是借由评奖推助的。虽然政府公开说评奖只是一种手段,并劝慰说得奖的不要骄傲,没有得奖的可能只是一时没能表现好。但是在统一政权之下,尤其是将戏曲收归国家以后,政府评奖对于剧目工作、剧团和剧种发展、演员个人成长等诸多方面产生的影响极为深重。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召开后,得到政府肯定的一些剧目成了各地争相移植改编上演的宠儿,以至于20世纪50年代有这样一句顺口溜——“翻开报纸不用看,梁祝因缘白蛇传”。这句话一方面可以理解成是对当时舞台上演出剧目雷同、匮乏等问题的调侃,另一方面也暗示了得奖剧目所具有的示范性和权威性。河南省首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在闭幕当天宣布了评奖结果:

“荣誉奖”是颁发给有对剧种艺术有突出贡献的名演员和老艺人等,他们分别是豫剧演员常香玉和陈素真,曲剧老艺人朱万明和朱六来。

“演员奖”共分为一、二、三等。越调界获得一等奖的演员分别是张秀卿、申凤梅、张桂兰、毛爱莲和李明玉。得奖人员数字位于豫剧和曲剧之后。获得二、三等奖的越调演员有8位和14位,均居于豫剧和曲剧之后。

“剧本奖”中,越调《哭殿》《收姜维》《刮海》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www.xing528.com)

“演出奖”中的一、二、三等分别以奖旗“授予在舞台艺术各方面继承并发扬了优秀的戏曲传统及各该剧种的独特风格,并力求改进提高,使舞台艺术各方面完整统一,演出效果良好的演出单位”。其中《哭殿》《收姜维》《刮海》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

“导演奖”“音乐奖”和“舞台美术奖”:《哭殿》导演闵彬获得一等奖,《收姜维》导演李甦和《大保国》导演刘德言、黄春盛获得二等奖,《刮海》导演范灼山、郑来钦获得三等奖;《收姜维》《送灯》《刮海》分别获得音乐集体一、二、三等奖;《哭殿》获得舞台美术集体三等奖。

数据背后往往隐藏着可供解读的广阔空间:

首先,将越调放在河南省剧种范围内。越调界当时并没有像常香玉这样在全国已颇具声名的演员,也没有如陈素真这样活动范围和影响早已超出本省的知名演员;朱万明和朱六来属于“剧种之父”的角色,他们对新兴曲剧贡献卓著;越调的历史悠久,健在的老艺人不可能有这种开创功绩。不过,从荣誉奖及参加展览演出这个角度倒是可以推测出此时越调老艺人的影响力和活动力。获得演员奖的越调人数总体居于豫剧和曲剧之后,应该说活跃在舞台上的越调演员实力是能够跟三大剧种之称相配的。不过,在其他奖项尤其是演出奖上,越调的得奖比例明显低于豫剧和曲剧。新中国的戏曲改革除了在内容上推陈出新以外,还要推动艺术形式的革新,田汉夏衍于1954年先后在戏剧工作上提出了“舞台艺术的完整性”和“整体性”的要求,即演出奖评奖中提到的“舞台艺术各方面完整统一”的标准。越调作为河南三大剧种之一,在符合新的艺术发展要求的程度上低于豫剧和曲剧。“完整性”“整体性”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新文艺工作者的参与,在戏曲推陈出新的进程中,举凡编剧、导演、音乐设计和舞台美术等领域,除了由本剧种和剧团少数适合的人员担纲外,多是由一些新文艺工作者加入。可见当时新文艺工作者对越调剧种和剧团的投入数量远远小于豫剧和曲剧。在戏曲改革的语境下,新文艺工作者的缺失必将对剧种日后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事实上,在1949年以前,当豫剧强势和曲剧壮大,越调生存空间变得狭小时,我们已经提到这种缺失,只是当时缺失的是旧社会的知识分子,今日缺失的是新社会的新文艺工作者。置换在三国语境中,不管是旧知识分子还是新文艺工作者,他们如同三国的谋士,汉丞相诸葛亮说无大将不能虎跃龙骧,越调少谋士也难以虎跃龙骧。在这次会演中,越调的参赛剧目没有一出现代戏,虽然会演是在全国掀起抢救、挖掘与整理传统剧目的背景下举行的,93个参会剧目也大多是经过整理的传统戏,但是在主流层面从未放弃发展现代剧目的愿望。时任河南省文化局副局长的冯纪汉不止一次地说“有条件的剧团和演员,还要注意选择反映现实生活的新剧目”,从“音乐表演等方面”提高地方戏表现现实生活的能力。现代戏的创演更离不开新文艺工作者,在现代内容与传统形式的融合上,需要在剧本、表导演、音乐、舞台美术诸多方面展开探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越调已展开了现代戏的演出和实验,但首届全省会演上并没有越调现代戏的影子,或许此时越调现代戏的实践被有意无意中遮蔽在重点实验剧种豫剧(如河南省豫剧院三团)和形式活泼的曲剧身影之下了。这种局面在“大跃进”时期有所改变,但直到越调现代小戏参加1965年中南区戏剧观摩演出并被选送晋京演出、拍成电影才逐渐打破。

其次,就河南越调剧种本身而言,在参赛的6个剧目中,商丘专区的《哭殿》是最大的赢家,再加上该区选送的《收姜维》,可以看出商丘专区已是越调实力最强之地。如果将郑州市和许昌专区也包括在内,这一带正好是河南越调上路调的活动区域。下路调活跃的越调原乡——南阳专区不仅只选送了一个《白木店》,其剧本和演出也没有受到人们的过多关注。获得一等奖的演员可谓是此时各个剧种的优秀代表或称政府认可的代表,但是越调的5位演员中没有一位来自下路调。可以说在主流舆论层面,豫东、豫中地区的越调强力崛起,尤其是张秀卿、申凤梅、毛爱莲等名演员所在地的越调获得了杨岩石、闵彬、李甦、赵抱衡、刘德言等一批有才华胆识的新文艺工作者加入,他们与演员密切配合、积极改革创新,共同推助上路调成为新中国河南越调的代表。而5位演员四女一男比例又恰是民国以来河南戏曲界女演员领航局面的延续。凡此种种在越调日后的发展中愈发显见。

1952年的全国戏曲会演为文化部门提供了一大批可供推广的范本,从这个意义上说,全国戏曲会演“不仅是一次大规模的展演活动,同时它也是中国传统戏剧进入‘定本时代’的一个转折点”。如果说会演是推进戏曲艺术发展的良好方法,那么越调传统剧目的整理改编及新戏创作一方面朝“艺术纯粹性”与“戏剧整体性”靠拢;另一方面参加会演的得奖剧目成了演出范本,在剧种中具有了示范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