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女性演员的崛起:豫东、豫中的上路调

女性演员的崛起:豫东、豫中的上路调

时间:2023-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越调的女性演员就首先出现于“上路调”,诸如杨小凤夫妇的文凤班、张桂兰家班、毛爱莲的兴爱剧社等在豫东、豫中等地颇有影响。“上路调”经由一系列音乐、表演等方面的改革,已经与母体有所区别,获得了豫东、豫中等地观众的普遍欢迎,可谓后来居上。在老艺人之外,“下路调”与“上路调”的这种称谓很少为人所知。

女性演员的崛起:豫东、豫中的上路调

农业时代,相较陆路运输在数量、价格、时间等方面的制约,内河航运是“中国区域交通运输的主要载体经济主动脉”。长江与淮河两大水系在南阳交接,白河、唐河、丹江等重要河水流经其境,明清时期该地水路贸易繁荣。“商路即戏路”,清戏、罗戏、卷戏、昆曲、汉调二簧、越调、梆子等外来或本土剧种先后唱响南阳。有“中原第一古镇”之称的社旗(别名赊店、赊旗)镇是明清时期的漕运重地,至今完好保存在当地陕山会馆中的三层大戏楼修建于清代中叶,前后历时25年,是当年戏曲演出活动繁盛的一种无声证明。清末民初以来,在新的交通路线和运输工具兴起的浪潮中,传统市镇逐渐走向衰落。靠近铁路交通线的一些地区开始在城市的近代转型中快速起步。那些曾经依靠传统运输方式发展起来的市镇逐渐边缘化,因水路商贸繁荣而盛极一时的南阳本土剧种——越调不可避免地日渐走向衰落。庆幸的是,“上路调”活动于京汉铁路沿线,这些地方多为平原,交通便捷,有利于扩大势力范围。虽然南阳大越调进入省会并引起过轰动,但“上路调”更靠近中心城市开封、郑州等地,能够“近水楼台先得月”,艺人们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谋取自己的一席之地,大多有着求新、求变的现实愿望。与民国时期豫剧河南坠子等引领的舞台风尚的变化同步,“上路调”因擅长外装戏的演出,又兼有正装戏的基础,它在这场审美变革中逐渐获得了话语权。越调的女性演员就首先出现于“上路调”,诸如杨小凤夫妇的文凤班、张桂兰家班、毛爱莲的兴爱剧社等在豫东、豫中等地颇有影响。南阳越调直至20世纪30年代才出现了女性演员的身影,最开始还是从“上头”下来的,越调界第一位女伶李桂红从豫东走向了豫西南;被视为“下路调”名伶的魏大妞、魏二妞、魏三妞,她们虽然成名在南阳,但实际上都是从“上头”过来的。“上路调”经由一系列音乐、表演等方面的改革,已经与母体有所区别,获得了豫东、豫中等地观众的普遍欢迎,可谓后来居上。在此境遇下,“下路调”主动被动地向“上路调”靠拢与学习,自身逐渐被边缘化。在老艺人之外,“下路调”与“上路调”的这种称谓很少为人所知。

社旗县山陕会馆“悬鉴楼”戏台(www.xing528.com)

总体而言,清末尤其是民国时期是河南越调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就剧种自身而言,它一方面带有传统的特质,另一方面又开始显现现代的风貌。就剧种外部而言,相较豫剧和曲剧,它没能长期占据城市舞台,影响力自然有限。和豫剧比较,它少有知识分子的关注与投入,因而变革显得迟缓而不连贯。虽也出现了诸如杨小凤、张秀卿、金凤楼、张桂兰、毛爱莲和申凤梅这样的女性名演员,但是她们此时的影响力显然比不过陈素真、常香玉和崔兰田等人。越调在20世纪30年代虽然出现了清末以来最为兴盛的局面,但它又时刻面临着豫剧不断壮大及河南曲剧迅猛崛起的巨大压力抗日战争爆发后,战争引起的动乱与凋敝更是给各地戏班包括越调带来了灭顶之灾。此时越调班社大幅缩减,艺人流离失所,有名的艺人辗转各地流动演出,甚至转唱地摊以图糊口。越调由此陷入有史以来的最低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