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下路调与上路调:不同地域下的两大流派

下路调与上路调:不同地域下的两大流派

时间:2023-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豫剧从总体上可分为豫西调与豫东调两大地域流派,河南越调也被艺人们分别称作“下路调”与“上路调”两个流派。河南越调“下路调”与“上路调”的这种区分始于何时?目前并没有明确的证据。我们也可以认为“下路调”与“上路调”之称即是越调人基于二者在演出剧目、音乐体制与表演风格等方面的不同而命名的。在群雄逐鹿的时代背景下,“上路调”与“下路调”展开了激烈竞争,促进了艺术风格的交流与融合。

下路调与上路调:不同地域下的两大流派

豫剧从总体上可分为豫西调与豫东调两大地域流派,河南越调也被艺人们分别称作“下路调”(豫西越调)与“上路调”(豫东越调)两个流派。它是一种地域上的分别,一般以潦河为界,流行于南阳一带的是为下路调,流行于周口、许昌、漯河、平顶山、郑州、商丘等豫东、豫中地区的是为上路调,此称当是因“河南地方俗将南部与北部分别称作‘下头’与‘上头’”而来。就南阳盆地本身来说,又出现了一个“二夹沿”越调区,在地域上包括南阳市宛城区、社旗县、方城县和南召县,还有新野县的东半部。

河南越调“下路调”与“上路调”的这种区分始于何时?目前并没有明确的证据。一般认为在清代同光年间,以擅演红生、有“活关公”美名的姜高为主演的南阳戏班因故滞留项城,其演出影响颇大,继而促使了当地的越调崛起。

南阳越调在向豫中、豫东流播的过程中,受当地文化的侵染,艺术风格开始发生变化。我们也可以认为“下路调”与“上路调”之称即是越调人基于二者在演出剧目、音乐体制与表演风格等方面的不同而命名的。

“下路调”的特点简述如下:

首先,受南阳盆地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影响,南阳地区主要是邓州、镇平一带保留着独特的方言语音。其中最明显的特征即儿化音要么不卷舌,要么卷舌不到位,如“邓州人把这头那头的头( tou)读成( ter) ;社旗人把别做什么的别( bie)说成是( bao) ;镇平那里儿化音特浓厚,把唱歌说成唱歌儿”,方言语音直接影响当地的戏曲音乐风格。南阳本地戏曲曲艺种类多样,举凡越调、宛梆、大调曲子、蛤蟆嗡等都是在这个地方诞生的。各种艺术形式因同处一个文化背景下而有了交流的基础,受南阳大调曲子和宛梆的影响,“下路调”不像“上路调”那样崇尚大腔大嗓,它同时保留有“越调讴”,演唱时需借用假嗓。这个特征与古老的宛梆相似,只不过越调的“花腔”仅存在于唱腔的“起腔”部分。于是,“下路调”的演唱虽质朴却又不失婉丽。

饮食文化来说,邓州“窝子面”原即热干面,由湖北传入,经改良已成为当地人喜爱的早点

其次,带有荆楚、关中文化色彩。南阳地处河南、湖北、陕西交界地带,荆楚和关中文化的痕迹不可避免地侵染于南阳地区,戏曲声腔之间也会自然地有所接触进而相互影响。湖北越调即多受汉剧影响,南阳越调也不免其外,民谚有“越调底儿掺皮黄”。魏天葆先生认为“下路调”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流水】板式,在汉调【西皮二六】里能依稀觉察出其身影,而【紧原板】又与汉调【西皮流水】近似,史道玉演唱的《空城计》“我正在城楼观山景”,正是汉调西皮腔与越调腔两相交融的唱法。【西皮】有着秦音哀怨、悲愤的特色,“下路调”也长于处理悲怨情绪,有“苦越调”之称。另外,邓州地区毗邻荆楚文化圈,这使得南阳艺术带有楚文化清丽委婉、柔美妩媚的特色,宛梆、大调曲子等无不如此。“下路调”越调也不例外。(www.xing528.com)

第三,南阳是越调的故乡,加上该地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以往以男性艺人居多,长期崇尚演出越调正装戏。正装戏有着较为固定严谨的格式,相较“上路调”而言,它的表演更重视做工做派,这点与湖北越调类同。虽然外装戏兴起尤其是它在20世纪30年代以后不断向南浸染,但在“下路调”音乐中【流水】板类体系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随着女性演员的涌现,其调高已从过去的1=C调、1=D调升高,但它始终低于“上路调”,目前多为降E调。

事物的特点是在与它事物的比较中产生的。“上路调”的艺术风格如下:

首先,“上路调”受中原文化质朴、开阔、爽朗与大气的特征影响,崇尚大腔大口的真嗓发音,因而又被“下路调”艺人称为“硬腔”越调或“靠山吼”越调。民国以来,豫剧、坠子、道情、曲子戏等剧种曲种在这些地区占有广大市场,越调主动吸收它们尤其是坠子的艺术营养以壮大自己。由此形成了“上路调”激越高亢、豪放粗犷、明快流利的艺术风格。

其次,因外装戏最初就产生在“上路调”活动地区,所以外装戏始终在其演出中占据着半壁江山。“上路调”的表演虽也讲究唱做并重,但尤为突出唱功。同时,女性演员居多,演唱调高一般都在E调及以上。因【铜器调】【乱弹】【垛子】等板式在其音乐中占据重要位置,“上路调”演出中更喜欢在一板唱腔里安插几十句甚至上百句的唱段。

在群雄逐鹿的时代背景下,“上路调”与“下路调”展开了激烈竞争,促进了艺术风格的交流与融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