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危机的出现和生态文明的倡导使得知识产权和环境保护本是平行而互相独立的两个体系发生了关联。知识产权制度绝非仅仅是促进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的手段,其应该有更高的目标——环境保护,这便有知识产权制度生态化路径命题的提出。所谓知识产权制度的生态化是指将知识产权与环境保护联系起来,将生态保护的理念渗透到全部知识产权制度中,在知识产权取得、运用、保护和限制各环节都考虑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
技术的非生态性或反生态性是导致生态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而知识产权制度又是促进技术进步的工具,这便是知识产权制度与环境保护发生牵连的事实表现。救赎生态须实现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资源经济向知识经济、非持续发展向可持续发展的“三重转变”。在此“三重转变”过程中,知识产权制度的作用甚大。运用知识产权制度促进具有非消耗性的知识资源的创造,可改变目前经济发展对有形物质资源的依赖和对能源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利用,促进生态文明的实现。知识经济须以知识产权制度作为其存在和发展的基石。正是知识产权制度架构了融通知识主体和客体的桥梁,保证了创造者创造知识的积极性。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生态技术是关键。生态技术的创造、运用、保护均与知识产权制度密切相关。(www.xing528.com)
环境是第一性的,制度是第二性的。制度通过规制、引导人的生产与生活方式进而影响环境,知识产权制度对环境的影响是间接的。这也是知识产权制度与环境保护存在牵连的重要表现之一。知识产权制度能激励环境友好的知识产品的创造,促进生态知识或技术转移与转化,权利穷竭原则也有利于资源循环利用;同时,其具有破坏生物多样性、增加管理成本、影响生态技术创新、阻滞生态技术移转与扩散的环境负效应。因此,在制度设计上,要考虑知识产权制度的生态转向,引导、发挥其生态正效应,克服、遏制其生态负效益。目前,国内外的知识产权制度及与知识产权相关的制度中有诸多的“绿色因子”,但均有不足。建设生态文明,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必须更多地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把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放在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充分挖掘知识产权制度的生态功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