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生态经济人学观与知识产权制度的优化

生态经济人学观与知识产权制度的优化

时间:2023-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可以说,经济困境就是“经济人”困境,生态危机就是“经济人”本身的危机。“经济人”追求以最小代价来谋求最大利益,尤其是经济利益。即自利的、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客观上能增进社会福利,甚至比真正想促进社会福利所取得的效果更好。即“经济人”与“道德人”是合一的。“生态人”否认经济效益单一需求,追求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有机统一。

生态经济人学观与知识产权制度的优化

“深刻的经济理论来自深刻的‘人’学。”[84]“经济学是一门人学。”[85]“经济人”是经济人学最集中的体现,它既是经济学理论的逻辑起点,又是贯穿整个经济发展过程的一条主线。因此,抓住了“经济人”,也就抓住了经济学理论,也就抓住了引起经济发展困境、生态危机的深层根源。可以说,经济困境就是“经济人”困境,生态危机就是“经济人”本身的危机。[86]

(一)“经济人”假说

“经济人”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 Smith)。在斯密看来,作为经济主体的“经济人”是自利的理性人。在自由竞争的条件下,“经济人”追求自利的经济活动能增进社会的总体利益。斯密指出:“一个人可能怀有高尚的仁爱情怀,但不等于说他就愿意以低于市价的价格出卖其商品,或以高于市价的价格购买商品。我们有饭吃或有酒饮,不是因为面包师或酿酒师的仁爱,而是出于他们的自利打算。”[87]“每个人都力图应用他的资本,来使其产品能得到最大的价值,一般地说,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他也不知道增进福利为多少。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他个人的利益。在这样做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去接近一种目标,而这种目标决不是他所追求的东西。由于追求他自己的利益,他经常促进社会利益,其效果比真正想促进社会利益所得到的效果更大。”[88]

“经济人”思想主要观点如下:一是自利。“经济人”的一切活动都出于自利(不等于自私)的打算。二是最大化。“经济人”追求以最小代价来谋求最大利益,尤其是经济利益。这涉及选择和经济理性问题,故“经济人”又称为“理性经济人”。三是利他。即自利的、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客观上能增进社会福利,甚至比真正想促进社会福利所取得的效果更好。通往幸福的路可能是由“邪恶”的动机促成。“私欲即公益”(蒙德维尔语)。四是利己与利他的统一。利己是指主观动机,利他则是客观效果。不存在绝对的、脱离利他的纯粹利己。即“经济人”与“道德人”是合一的。[89]利己与利他的统一为“经济人”的生态化提供了可能。

(二)“经济人”到“生态人”

传统经济向生态经济转变,必然要求传统经济的“经济人”向生态经济的“生态人”转变。生态人具有如下特性:

第一,“生态人”的需求。“生态人”否认经济效益单一需求,追求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有机统一。“生态人”的需求转向,源于内部的利己动机和外部的竞争压力。就内部的利己动机而言,虽然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在短期内存在矛盾,但从长远来看,两者是统一的,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会给“生态人”带来更大的、更持久的利益;就外部竞争压力而言,生态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或理念,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在生态化潮流中和人们生态意识日益觉醒的背景下,生态化转向的企业最终会赢得消费者,赢得市场。

第二,“生态人”的理性。较感性而言,理性以抽象概括为特点,以认识事物的本质为目标。“经济人”理性为经济理性,即为达到利润最大化之目的,在资金投入、运作、管理、经济行为目标选择等方面不感情用事,以经济利益最大化衡量一切、评判一切、取舍一切。当然,“经济人”理性的内涵是发展变化的,如新古典“经济人”的完全理性理论、赫伯特·西蒙(Herbert Simon)的有限理性理论[90]等。(www.xing528.com)

“生态人”理性则是生态理性。生态理性是一种制约理性,即限制只顾经济发展,不顾环境保护的理性;限制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长远利益的理性;限制只顾局部而不顾甚至牺牲全局利益的理性;限制只顾当代人利益而不顾甚至牺牲后代人利益的理性。生态理性是兼顾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理性,并力争做到经济发展、环境优化社会进步三者兼顾与统一。生态理性是可持续的理性,由于生态理性提倡和鼓励有利于生态环境、有利于全局发展和长远发展的经济行为,故,可持续性是生态理性应有之义。

第三,“生态人”的人性。就人性中的利己与利他关系而言,“生态人”人性是利他范围的扩大化,将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作为“目的”,而不仅仅将其作为“手段’,是“目的”与“手段”的统一。生态经济的主体,只有注意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才能赢得消费者,赢得市场,最终达到赢利的目的。“生态人”的人性就是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目的化。

综上,“生态人”就是具有生态价值观念的人,并能对一切与环境相关的事物做出符合生态学评价的人。其行为规范应遵循人地和谐自然观原则、公平与正义原则、废弃物的无害化与最小量化原则、资源节约原则、自然保护与生态恢复原则。[91]

(三)生态人与知识产权制度

制度最终要靠人去执行、遵守和维护。知识产权制度生态化的目标实现,需要知识产权的创造者、应用者、保护者、管理者的生态意识和观念。

在知识产权的创造中,“生态人”的追求不再仅仅只把经济效益作为唯一目标,还应把生态效益作为其考量因素。具体而言,就是知识生产者要确立环境友好理念,确立知识生产者的环境伦理责任与规范,提倡生态设计,确立知识产权授予条件的环保性。在知识产权的运用中,生态经济的“生态人”会促进生态专利技术转移,对知识产权成果转化自觉接受环境影响评价;在知识产权产品上使用环境标识,指导消费者的选择。在知识产权的保护中,生态经济的“生态人”观,要求裁判者在侵权认定、救济方式选择、侵权物的处理上考虑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等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