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底斯堡本是宾夕法尼亚州南部的一个村镇,在战争爆发前,它是一个水果产地和加工地,随着战局的转变,葛底斯堡逐渐演变成南北双方的战场,往日的和平消失得无影无踪。1863年7月初,南军司令罗伯特·李与联邦军队在此进行了三天三夜的激战,这场战斗最终以联邦军的胜利而告终。这是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伤亡最严重的一场战斗。
7月1日,南军将领希尔和尤厄尔成功指挥军队率先抵达葛底斯堡,并占据有利位置。面对在兵力上占据优势的同盟军,北军将领汉考克迅速调整军队,重整旗鼓,修筑防御工事,准备从正面抵御希尔的进攻。
汉考克经过考察发现,他们所处的公墓岭易守难攻,于是便让赶来支援的北军沿岭布局,以占尽地利。在接下来的攻克战斗中,北军依据险要的山势,接二连三地粉碎了盟军的袭击。在部下的建议下,罗伯特·李暂且收兵,决定重新制订计划,待明日再战。
罗伯特·李经过分析发现,北军左翼依托山势,如果强行攻克,只会耗损兵力,所以他派尤厄尔带领军队突袭联邦军队右翼,北军措手不及,被逼下普斯山。回过神后的北军,立即发动反扑,尤厄尔的进攻再次被击退。
两天后,罗伯特·李卷土重来,炮轰公墓岭,镇守的北军将士以大炮反击,炮战持续了一个多小时,空气中弥漫着浓厚的火药味。停止对击后,罗伯特·李召集部下,命令皮科特率领突袭队,越过草丛,强行突入联邦军队的中央。
由于双方阵地中间隔着长约一千米的开阔地,所以尽管南军的隐蔽措施做得相当好,还是被联邦军队发现了。此时的南军士兵成了暴露在外的活靶子,在北军密集的射击下伤亡惨重,待剩余部队赶到公墓岭时,北军在将领的指挥下早已做好迎敌的准备。
长时间的炮火对击,使双方武器装备和军队人员损失都很大,双方放弃阵地战,转向一场肉搏战。在阿米斯特德的带领下,南军很快从北军的防守阵线中突破出一个缺口,但这一缺口很快又被堵上了。联邦军将阿米斯特德及他的部下全部包围起来,公墓岭守卫战最后以北军的胜利而告终。
7月4日夜间下了一场大雨,波托马克河水位上涨,罗伯特·李的军队无法涉水过河,联邦军队本可乘机消灭敌军,但指挥官米德无视这一良机,反而召开一夜的作战会议,使罗伯特·李得以趁河水水位退落后成功率残部撤退。米德虽然造成了这一失误,但他在葛底斯堡战役中的贡献仍然得到了林肯的肯定。
葛底斯堡战役堪称美国历史上最血腥的战斗,南北双方投入了不下16万的兵力,其中有51000多名士兵牺牲。北军在米德将军的指挥下,成功取得战斗的胜利,并瓦解罗伯特·李的攻击,为最终决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此次战役之后,南北双方的军事力量难以再保持平衡,同盟军的战斗力几乎被消耗殆尽,再也无力对北方发动攻击。(www.xing528.com)
至此,北方摆脱被动地位,在战场上拥有了主动权。葛底斯堡的胜利也给北方军民树立了更加坚定的信心,为联邦军队最终夺得胜利提供了动力。
在此之后,双方又展开了本斯波罗之役、曼那萨斯峡谷之役,北军在南山和曼纳斯峡谷对罗伯特·李的军队进行进一步打击,虽然罗伯特·李最后成功逃脱联邦军队的攻击,但他对北军已再无招架之力,同盟军大势已去。
四个月后,政府在葛底斯堡战场为殉难的勇士们举行葬礼,林肯发表了一场精彩的演说,称颂这些英雄们的伟大功绩,号召人民学习他们英勇献身的精神,并维护他们用生命换来的和平与统一。
在葛底斯堡战役中,南军的失败一部分原因在于罗伯特·李的指挥失误。在无往而不胜的盲目乐观情绪的支配下,罗伯特·李认为联邦军队不堪一击,这使得他很快自食恶果。
而对于北方来说,能够取得葛底斯堡战役的胜利,米德将军功不可没。较之以前的军事将领,他多了一份顽强和勇气,在指挥各路军队时,他能够摆出拼死抵抗的气势,而不是慌忙撤退,这一点为战斗的胜利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是他终结了李将军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入侵美国北方各州。
【相关链接】
葛底斯堡国家公墓
为了纪念葛底斯堡战场牺牲的战士,葛底斯堡国家公墓于1862年11月19日举行落成典礼。当天,至少有15000千人参加了典礼,很多人前一天晚上因没有住处而唱着闹着过了一夜。埃弗雷特首先做了将近两个小时的演讲,然后由林肯总统上台。林肯的演讲只花了3分钟的时间,以致一个摄影记者甚至没来得及调整好三脚架,但当他的演讲结束,听众眼中都噙满泪水,同时报以热烈的掌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