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哪里的压迫越厉害,哪里的反抗也就越强烈。在英国高压政策的迫害下,北美居民开始意识到,殖民地要想获得主权的独立和自由,必须起来反抗,甚至不惜使用武力。
1773年12月16日晚上,在夜色的掩护下,几十个化装成印第安人的殖民地居民,在塞缪尔·亚当斯等人的带领下悄悄登上“达特茅斯”号,将东印度公司装载于船上的部分茶叶捣毁,倒进海中。
这次事件使英国的茶叶市场遭受了沉重的打击,为了挽回损失,英国议会通过了一系列强制法令以压制殖民地人民的反抗,同时要求马萨诸塞的居民赔偿东印度公司的损失。殖民地居民心里都压着一团火。
当36名亲英人士被选为参事时,人们再也无法压制心中的怒火,北美殖民地爆发了大规模的抗议。
以塞缪尔·亚当斯为首的波士顿民众掀起了抵制英货的运动,如使用本土生产的车辆,不再购买进口的英国茶叶等,这一运动给英国进出口贸易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在塞缪尔的号召下,其他殖民地纷纷响应、支持。纽约、弗吉尼亚、宾夕法尼亚等殖民地先后采取措施,联合波士顿,加入反英运动的队伍中,英国议会的禁令对他们已经没有丝毫的威慑。不仅如此,因不愿看到波士顿独自承受美利坚的“痛苦”,哈特福德、普罗维登斯、纽波特等殖民地纷纷举旗,高呼自由与主权,支援波士顿。
至此,波士顿不再是孤军奋战,而是获得了庞大的盟友队伍支持。
在此起彼伏的反英浪潮中,英国议会不得不做出暂时的让步,新任命的参事有的迫于压力不敢接受任命,有的则为了躲避人民的征讨辞去了原有的职务。反英运动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果。
为了取得进一步的胜利,帕特里克·亨利提出召开13个殖民地代表大会,就维护殖民地主权完整,恢复殖民地居民的宪法权利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同时帕特里克还指出,殖民地人民要想真正实现和英国宗主国居民享有同等权利的愿望,必须采取措施制约英国的进出口货物,继续抵制英货。
在通讯委员会的组织下,1774年9月5日,北美除了佐治亚的12个殖民地代表参加了在费城木工大厅举行的会议,史称北美第一次大陆会议。这次到会人数达55人之多,代表们参加此次会议的目的就是共同探讨出一个策略,找到解除危机的办法。(www.xing528.com)
来自宾夕法尼亚的代表约瑟夫·盖洛韦首先在大会上提出,北美应当拥有自己的议会,并且英国议会应当给予北美议会对殖民地自治的权力,配合英国议会共同管理殖民地事务。但是此建议没有得到以塞缪尔·亚当斯为代表的激进党的认可,他们认为北美不能一直妥协让步,而应当团结起来对抗英国议会,即便使用武力,也要夺回北美居民的宪法权利。
因意见不同,大陆代表分成了3个党派,始终没能得出一致结论,但大家的目的是一致的,就是迫使英国改变在殖民地的不公平政策。
大陆会议为了使英国议会能清楚地了解殖民地人民的状况,采用了反对《印花税法》的小册子和文章所提出的理论:北美居民有着和英国宗主国居民一样的信仰,他们也相应享有同等的权利,无论何时,他们都不会放弃公民的宪法权利,更不允许自己的权利被剥夺。
1773年9月6日,波士顿宣布英国的高压政策和一系列违背宪法的条令通通无效,同时要求大陆会议以武力对抗英国,并继续抵制英国的进出口货物,进一步打击英国的经济。
一个月后,大陆会议要求各殖民地采取措施,抵制英国的高压政策。各殖民地代表表示赞同。年底,各殖民地开始拒绝英国的进口货物,拒不接纳英国生产的产品,如茶叶、葡萄酒、蜜糖等很快便从北美的市场消失了。
各殖民地的抵抗运动在通讯委员会的协调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北美13个殖民地空前地团结起来了。
【相关链接】
塞缪尔·亚当斯
有的人认为,美国的“国父”包含了在《独立宣言》上签字的13位殖民地代表;但公认的美国“革命之父”只有3个,其中之一就是塞缪尔·亚当斯。1722年,塞缪尔·亚当斯出生在一个制酒商人之家,是美国第二任总统约翰·亚当斯的堂兄。他毕业于哈佛大学,是自由之子的创建者之一和领导人,曾策动波士顿倾茶事件,震惊全美。1803年10月2日去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